哪个色号的口红,最有吸引力?| 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

作者:慧心荣德
翻译:黑猫
编辑:江栖月
来源:微信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原文标题:哪个色号的口红,最有吸引力?| 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2021/9/27)


口红,是每个爱打扮的美少女必备的化妆品,也是男生送礼物最为稳妥靠谱的选择。即使是平时不太化妆的小仙女们,在出席庄重的场合时也会略点绛唇。但在众多眼花缭乱的口红色号中,你知道哪种颜色的口红能令你更有吸引力吗?


心理学家为此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女性测试者涂抹不同色彩的口红:红色、棕色、粉色,以及不涂口红,在觥筹交错的夜晚,坐在酒吧最显眼的位置等待一个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家会统计受到吸引,并上前搭讪的男性数量,以此来判断哪种颜色的口红更有吸引力。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色彩的口红,涂抹红色口红的女性测试者,被20-28岁之间男性搭讪的次数最多,并且从她们出现到第一次被搭讪间,相隔的时间也更短。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女性原本在面部特征和肤色之间就有较大的对比度,即更加的“黑白分明”,这种更高的对比度,又被认为是女性化的面部特征和女性面容魅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娇艳的红色口红,则进一步加强了面部的色彩对比度,从而让女性显得更具吸引力。


可以说口“红”这个名字,起得是相当的有道理。各位在座的男同胞们,当你们还在因为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给自己的女性朋友而苦恼时,不如考虑一下红色系的口红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颤颤巍巍的走出口腔诊所时,印象最为深刻的通常是最痛苦的那一刻,比如钻头的声音;或者是诊所明亮舒适的环境。而这两部分记忆,一好一坏,也往往决定了你会怎样定义一段经历。

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峰终原则(peak-end rule)。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只对这两部分的记忆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能力去记住所有的事情,因此只能挑选一部分进行储存。

我们能够记住最痛苦或是最快乐的回忆,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规避或是寻求它们,而我们对事件结束时的印象,则会影响我们之后回忆这件事时的总体感受。


一项有关人们对手术的记忆和疼痛程度的调查表明,人们对于手术痛苦程度的印象,取决于手术时的疼痛峰值强度和手术最后三分钟内的疼痛程度。


也就是说,等到疼痛消退得差不多后再结束手术,人们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就会觉得这场手术并没有那么痛苦。同样的,如果以一段较为愉快的经历代替疼痛作为结束,那么这段回忆也会变得更加愉快。


等等,这听起来怎么有点耳熟……这不就是打游戏连输几把、最后说“赢一把就睡”的小编本人吗?不说了,小编这就打开手机,去体验下峰终法则的究竟有没有这么神奇!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狗”,每一个二货狗狗背后,都会有一个二货的主人,这句话其实不无道理。

心理学家经过多项研究发现,狗狗的性格往往和其主人的性格是相似的。而在众多相关的实验结果中,神经质(neuroticism),即情绪的稳定性这一特质,在主人和狗狗身上是最为一致的。

当狗狗属于情绪不稳定、有攻击倾向的类型时,通常它们的主人也会是情绪稳定性较低、神经质类型的人格。


那么究竟是主人的性格影响了宠物,还是宠物的性格改变了主人的性格?


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心理学家认为,任意一方的存在都会导致另一方的出现。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发现,人们会倾向于找和自己相似的人作为朋友或是伴侣。因此,情绪不稳定的主人会不自觉地选择和他们同样情绪不稳定的狗狗作为宠物饲养。


而长期饲养不安或是咄咄逼人这类情绪不稳定的狗,也会增加狗主人自身的压力和焦虑。除此以外,神经质类型的主人在饲养狗狗方面也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他们对狗狗的过度保护,会让狗狗更难适应陌生环境,从而变得更加情绪不稳定。


不知各位毛孩子的家长们对此有什么看法?你家的猫猫狗狗和你也有相似之处吗?至于没有养宠物的小伙伴们,你们觉得未来的主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当你和父母住在一起、而你又喜欢宅在家里看番刷剧时,这句话就会在你耳边从早到晚循环个不停。诚然,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让我们的身体更有效地抵抗疾病侵袭。

但你知道吗,不科学的、过量的运动反而会让人减寿。

在一项长达近30年、包含了8500被测试者的实验统计中,心理学家发现,每周运动2.6到4.5小时的人,比每周少于2.6小时运动的人,其自然死亡概率要低40%。

但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每周运动超过4.5小时的人,却并不比每周运动2.6到4.5小时的人更加长寿——不仅如此,那些每周运动超过10小时的人甚至死亡率更高!

对此,心理学家们认为,适量的运动才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另一项实验统计也表明,每天行走至少7000步的人,会比每日步行少于7000步的被测试者寿命更长、更不容易死亡,但每天步行数超过10000步的人,却并不比那些每天行走7000步的人要活得更长久。

由此可见,“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并非完全准确。如果要在这份运动量上加一个限制……那就是:适量。


参考文献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why-bad-looks-good/202109/are-women-more-attractive-in-red-lipstick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automatic-you/202109/peak-end-rul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animals-and-us/202109/why-do-anxious-owners-tend-have-anxious-dogs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evidence-based-living/202109/how-much-do-you-really-need-exercise

作者简介:慧心荣德,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慧汝心以解忧,荣吾德以隆业——慧心荣德! 慧心荣德是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网址: www.huixinrongde.com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