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被开出2千底薪”,留学认知需要集体升级

1


留学新闻的背后,有什么价值?

 

这几天的教育新闻里,一则消息引人注目“女生花200万留学家里卖房,回国被开2000元底薪”。


标题很吸睛,引发网友热议,各媒体纷纷转载。

主人公是名26岁的澳洲海归女生小林。


她几年前在杭州重点中学读书,成绩一般。父母选择了送女出国之路,毅然卖掉了房子,在150多万元房款里,120万元留做留学基金。


小林选择了热门国家澳洲,热门专业金融。


可惜在澳洲留学的小林过得并不顺利,用6年的时间拿到研究生学历。

小林回国后投了六份简历,每一次都是一次“碾轧”。今年初,小林在父母帮助下,进入了一家国企,每个月工资拿到手5000元。

小林的工作主要是和客户对接采购,沟通和营销为主。 “留学生已经没有光环了,不管什么学历,都还得扎扎实实做出来的。”


我大体浏览了几家主流媒体的报道,每篇新闻脉络基本以陈述事实、留学趋势、归国薪酬和网友评论为主。

题目导向里, 200万投资和2000元底薪的对比,已经足够渲染,文章之后也列举了数据后表明“近半数海归初次就业工资在6000元以下”。

智联招聘不久前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初次就业的工资分布中,6000元及以下的占比最大,为44.8%,6001-8000元的占比22.7%,8000-10000元、10001-20000元的分别占比13.0%和13.7%。

文章表明留学进入常态化趋势,和国内大学毕业已无明显优势,以提问戛然而止“花几百万元留学,回国就业,面对的却是这样的现实。这几百万花得到底值不值?”

如果从经济学里的投入产出比来换算,无疑毫不值得。

但是,新闻媒体作为引导大众对公众领域进行思索的引路者,可以有更深入的探讨。

 

社会大环境对留学的认识客观吗?


家长有思考过留学的价值吗?


学生去之前对自己有定位吗?


留学机构和中介扮演了教育还是盈利的角色?


国外上万家大学,都是被称为“留学”,有哪些学校只是以镀金为目的的教育产业呢?

 

可惜,大部分媒体都在渲染数据,而很少有直指本质的引导,观众回复也停在情绪评价。


2


你对留学的认知,客观吗?

 

在这个流量吸金的时代,教育媒体不得不用危言耸听的标题和情绪化导向的结尾来吸引受众。

 

但除此之外,教育媒体应该有纵深的思考,而不仅是停留在诘问“值还是不值”的狭义语境。

 

在我看来,这个事件和数据,最大意义是指向教育理念导向:对留学的认知层面,我们需要集体思维升级。

我在从事留学咨询时,曾面临很多心急如焚的焦虑家长。

“我孩子成绩不好,还不如去国外镀金,回来能找一份好的工作。”

小林的案例无疑当头一棒,这已经不是二十年前海归稀缺的时代了。

很多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原始阶段,病急乱投医,并没有找到现代教育的根源。

在国内考学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很多家长心态还处在三Mang阶段:盲目、迷茫、忙乱。

很多人还没有开启对教育的本质认知: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名校的光环。

一些媒体新闻,提到了小林应对面试的场景。

“有一场面试,对方不客气地说:‘简历里有留学背景的很多,除此之外,你有什么优势?’

另一场,面试官皱着眉头:‘你26岁还没有过任何工作经验吗?’

无工作经验,2000块底薪,小林也忍不住问自己:这些年国外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相信很多留学生,和小林一样,在突遭诘问后,才开始思考留学的价值。

我在去英国留学时已29岁高龄,一直留意观察到身边留学生现状。

大家的状态,真是天壤之别。

有的学生,上课也在晒朋友圈,只和中国同学交往,只关注品牌折扣,还有国产流行剧。

课堂讨论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围观别的国家同学探讨。

临近论文期限,会看到他们慌张准备,拼凑出勉强过关的文章。

他们并没有开阔视野,英语水准也没有太大改善,熬完论文就准备回国了。当地文化、公共议题,完全不在他们视线范围内。

如果家里有亲戚牵线一份好的工作,就可以开启新的安稳人生了。

他们不知道,决定他们留学质量的,除了学习热情和英语能力,更多是思维模式。

3


留学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还有一些留学生,会相对积极地体验当地文化,寻找拓展视野的机会。

一个国内普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Lucy,在英国读研时有机会担任文化使者,在国际电影展上担当志愿者,为大型政府机构担任翻译,从忐忑不安到淡定从容。

她一直在思索是在哪里发展,在英国时找到了带薪兼职,也关注国内行业动态,回国后在一家创业型企业工作。

虽然底薪一般,但她觉得发展前景很大。

我在刚去英国时,也有强烈的焦虑情绪,我能完成学业吗?能有什么收获?


于文科生来说,泡在图书馆研究,看似艰苦卓绝,收获的也是受益的思辨能力。

我之前在公益领域工作,在全球社会企业发源地英国,有机会参观英国文化协会论坛,谷歌校园的社企创新活动,极大程度打开了认知窗口。

对于积极思考的人而言,留学给了他有机会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历史,也可以站在国际平台上去纵深思考,找到兴趣和价值的结合点,和在异国他乡迎难而上的勇气。

国内年轻作家温言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她认为对留学党来说,三种受益终生的技能比起学历,是更大的收获。

1. 有效搜集信息,进行独立判断的能力。

2. 适应环境、独立生活的能力。

3. 系统、快速学习,独立辩证地思考的能力。

而对比我提到的第一种留学生类型,只是停留在“留学”最低级的含义。

一个人即使出身名校,如果思维方式很僵固,也只是在工作起点略有优势。

有个排名世界前十学校的在读大二学生问我,我该读哪个专业的研究生。

我问到他的生活,他不能清晰表达,眼神无光,只说每天两点一线,再打打游戏就过去了。

我惊叹他学校周围是顶尖博物馆和文化圣地,他完全无感。

即使毕业了,他在工作岗位上,优势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10年前,许多人出国,是把出国本身作为目的,而不会过多考虑出国做什么。 

今天,新媒体、新行业的更新迭代,对一个人才的需求也不可同日而语,即使你出国了,有没有正视过自己的发展方向?

小林如果在国外多关注这方面,在回答考官提问时,即使没有工作经验,也可以自信地讲出优势来弥补短板。

对于家长,对自己孩子出国的预期,如何更理性、更客观,需要集体思索和升级:孩子出国的目的是什么?孩子有积极学习的能力吗?有自我认知的意识吗?

作家麦加在给孩子的信中写到:


“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

  

麦加作为父亲,他意识到孩子出国绝不只是拿个学历,而是人生走向自立自强的新起点。

4


在国内高校,情况如何?

如果学生毕业考入了国内普通学校,或者大部分普通家庭,承担不了出国的费用,一个人的发展会如何呢?

国内普通高校的确存在不少困境:很多老师困于职称评价机制,以及自身成长瓶颈,给到学生的精神扶持较为有限。


有的学生的确很迷茫,大学浑浑噩噩度过,直到毕业那天抓瞎。

不过,教育本质的不同,还是在思维方式上。

如果学生有能力搭建起积极思考的意识,也有可能有质的飞跃。

 

在一次Tedx演讲中,一位20岁出头的大四男生,在国内很普通的本科就读。他演讲的主题是“并不遥远的公民社会”。

 

在他高中时,他已经关注家乡农村教育发展,在大学开展公益行动,现在是青年公益实践中心领导者和哈佛大学社会创新种子社区成员。 

他在呼吁全场的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内涵:一个公民,关注比自我更大的公共领域,积极乐观,视野开阔,有行动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出国留学会对一个人锦上添花,但决不是决定未来的决定因素。

首先,即使在国内上学,也有很多提升视野的平台,但关键还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要有探索的好奇心。

一个人的“自我再教育”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国内很多致力于教育改善的机构也在努力,弥补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比如开展项目制学习、学生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北京一土学校创始人,前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说,这个时代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建立终身学习的能力,内心充盈、乐观行动,才能适应变幻莫测的未来。

在这个信息浩如烟海的时代,看到这则消息,如果能触发社会、学校、家长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不仅看重分数,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和适应未来的能力,也许是这条新闻的最大价值。

作者:Melody曾婷,积极心理&思维教练,致力于亲子教育、情感咨询和自我成长领域。帮助了几百位妈妈走出思维困境,构建更幸福的家庭,走向更蓬勃的人生。30岁赴英进修;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系硕士;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系统思维训练认证讲师;两次在TEDx演讲平台发表“女性成长思维”主题演讲;微信公号“女性成长思维”。文章发布于2000+在线平台,如人民日报夜读、读者、作家导刊、家庭、中国教育研究等。一对一咨询Wechat:37035772。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