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理科普文的一点感悟

一位写作爱好者问:我写文章,该从哪个点去写啊?找不到方向,拿不起笔。我说,你拿个A4纸,再拿一个笔,随便写写试试?似乎很多人在没动笔之前就难倒了,就是无从下笔。

今天谈一下我自己的感悟吧,先说3个点

1、真诚


记得叶圣陶说过,写作就是“写话”,就是把我们想说的话,用文字展示出来,平时用语言沟通是把话说出来。

说话的时候,一定是你内心想说的话,即使是撒谎,也是发自内心的想遮掩吧。把你最真的一面表现出来就好了。


一位小伙伴问我:“又该写感悟文的时候了,有点压力,不知道咋写,愁死我了。”


刚刚在讨论的时候,我还羡慕的不得了,好有共鸣的感觉,她分享了最近在看一个督导,来访者只是具体的生活问题,咨询师在挖童年创伤之类的,然后她分享自己的感悟就是:来访者的问题分轻、中、重的程度,有时候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就可以,不用挖的太深。


我说:“这个话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章选题啊,你就把这个案例描述出来,然后表达你的看法,先说不认同什么,然后再表达你认同什么?”,这样一篇先破后立的文章就出来了啊。


说完她好像恍然大悟的样子,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是因为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细腻的看到,有时候一个想法转瞬即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小建议:下次再有想法、思考冒出来的时候,就顺着你的思考把它记下来,可以用手机下载记笔记的APP,我自己用的是微信收藏哈哈,当你形成这样的习惯后,你会更加熟练的把想说的话写出来。


所谓真诚,就是你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把你想表达的说出来。


2、逻辑问题


先说结构问题,一般写作,有观点,也有素材,最多的问题就是没有有效的论证,逻辑主要体现你如何论证。很多人写作就是写流水账,想到什么写什么,读者看了就会很蒙圈。

结构一般有平行结构和递进结构。

很常见的逻辑谬误是无层次,就是主体论述只有一个层面,看似分的3段,实际都在说一个东西。段和段没有逻辑关系。其实真正的平行结构是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阐释主题,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这就是 “并列式”的逻辑。

还有一个是递进式的结构,常用的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不过还有时间上的递进,等等

小建议:写文章前,先列框架,通俗理解就是归纳段落大意,写几段,分别写什么内容?

比如写一篇食物的题材。三段式

第一段  蔬菜:萝卜,青菜,西红柿

第二段  水果:苹果、香蕉、荔枝

第三段  蛋奶类:鸡蛋、牛奶、酸奶


段和段不同,是平行结构,从食物的不同方面去论证。你懂了吗?


3、自嗨式写作


经常听到有小伙伴说自己喜欢自嗨,也确实有很多人自嗨,那么学点不自嗨的技巧吧。


就是你要共情读者啊,你写文章要有双向沟通思维啊,但我认为这样表述太过具象,不好懂,也浅,就好比小孩子不吃饭,你和他说你多吃啊,吃跑了给你奖励啊,根本不管用啊,他其实就是脾虚啊,不从根上解决问题,收效往往不明显。


那么写作的“根”是什么?就是自我觉察,也理解为自我对话。比如你喜欢自嗨,你为什么要自嗨呢?你的动机是什么?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会想用心理学哪个理论啊,哪个理论高大上啊,显得我有学问啊,写出来的文章像论文,自己觉得挺满意,可是读者看的时候,大致的划一下屏幕,然后说:我对这些理论的东西不敢兴趣。我的小心心啊,费力不讨好啊。


后来我顿悟了:“心理学科普文写作,不仅仅是科普心理学,如果只是干巴巴的科普知识,看你写的文章还不如看专业的书籍。心理学写作关键在于你这个人,给读者赋能,类似咨询差不多”,所以也尽量体现作者的一些价值观,态度等。


写作就和聊天一样,是与读者对话,但又不止是对话,你要让读你文章的人收获一种新的知识,或者情感上给予鼓励,获得力量感,这其实就是助人嘛。


所以,写作的初衷是为了助人,为了科普心理学知识,不是自我展示。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我疗愈文,说一些自我的经历,感悟。这样也可以,但是作为心理科普文就是不合适了,心理科普文尽量减少自我暴露,你要给读者科普信息,而不是大段的篇幅去自我疗愈。


写作助人的话,就是你与读者的想象聊天。


你平时看过陷入困境的朋友是什么心态,你理解他。然后你表述在文里,在试着安慰他。告诉他你理解他的感受,我也相信你有力量可以自己走出来,我觉得你很棒,很珍贵,我发自内心的欣赏你……


那么读者就会感到有那么一个人,在乎我,鼓励我,给了我家人都没有给到的支持,他就会获得滋养。


所以写作考验的不止是写作水平,还有作者的共情能力,理解他人能力等。当你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疗愈型人格的时候,你自己就是太阳,所有你接近的人,都会获得光亮。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我是李大芳,转载需授权。
作者:李大芳,来自内蒙古,性格哲学家型,如沐春风的心灵疗愈者,具有深刻洞察力的笔者。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