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疗愈之旅 | 真实的“信任”是怎样的?

克里希和阿曼娜的“内在小孩”系列,是有机相联的。在疗愈旅程中,恐惧和羞耻感是所有创伤的底色,而被遗弃感、被剥夺感、空虚感,是这些创伤的集中展现形式。

今天我们来谈谈“内在小孩”系列的第三本——《真爱旅程》(又名:从幻象信任到真实信任)。

看起来,这本书讨论的主题是“信任”,实际依然和恐惧紧密相连,因为导致“不信任”的深层原因依然是恐惧。

“不信任”的根源在于四种普遍的创伤经验:被遗弃;期待一直得不到满足;被忽略、挤压生存空间;情感虐待和身体虐待。有些人“否认”他们曾遭到过“虐待”,或是有什么童年创伤,坚称他们拥有非常幸福的童年,但实际上几乎99%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创伤,内心存有羞耻感。

譬如体罚,在某些时代可能看起来是稀松平常的,而当子女成年后回溯童年的经历,也会认为它们琐碎、微不足道,但实际上,肉体的惩罚和虐待对于一个弱小的孩童来说依然具有压倒性的伤害。这些殴打和伤害会揉碎他们的自我感,使内心充满羞愧,进而引发次级的情绪反应,比如痛恨自己、无法敬重自己。

克里希和阿曼娜的这本书,在深度上比《拥抱内在小孩》更胜一筹;有更丰富的案例;在实操指导放面也更具体一些。但是在叙述方面依然沿袭这套书的“传统”,章节逻辑结构不清,前后内容交叠,有时候感觉不明要点,不知所云。

当我们在说“我信任你“时,

究竟在表达些什么?

大多数人提及信任的时候,实际在隐含地表达“期待”。作者简明直接地指出这是”幻象的信任“,并不真实。

当我们信任某个人的时候,通常意味着他符合我们的期待。但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感受到这个人、如实如是地去看到这个人。

这种情况埋伏着隐患,它预示着当这个人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或者他没有用如我们所想的方式对待我们时,我们就不信任他。

我们在心里阴暗的小角落里积攒着被背叛和被侵犯的感受,当这些感受被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断言自己“不再信任任何人“,由此就陷入了”全面的的不信任。“

也因此,大部分人都在”幻象的信任“和”全面的不信任“之间摇摆着,而这个摆动过程的实质则是“期待”和“放弃”的交替。

当我们“不信任”时,

恐惧的内在小孩接管了一切

不论何时,我们内在永远都有这个小孩,他需要我们了解他,慈悲地审视他的遭遇,不再责备他;他还需要我们在意他,滋养他。不论我们的外表有多么的成熟,内在都会携带这个小孩,需要我们告诉他,“不论何时何地,我都要你,我都爱你。”

当内在小孩受到刺激,产生反弹行为的时候,其实,只是不带评判地看就可以了,这样就够疗愈他、滋养他。他的行动受恐惧驱使。给这个情绪以空间,它就会慢慢流动开。

内在小孩的反弹行为可能是对外的,譬如指责/批判、操纵/控制、嘲讽/报复;也可能是对内的,比如退缩、彻底垮下、麻木/隔离;还可能会直接否认/放弃。

不论外在发生了什么,在我们内在都发生着相似的想法:“没有人爱我“、“没有人支持我” 、“我总是被忽视”、“没有人了解我”。

这样的想法背后可能是失望、恐惧、愤怒、羞愧等等,不论是什么,情绪都是一个带我们走向真实信任的重要入口。不要试图去压抑、削弱,或是否认。

像带着一个孩子一样带着自己的“内在小孩”,陪伴他,他就不会失控。

走向信任:

脱离制约,重塑自我


大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与本真的自己失联,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是不被鼓励的。我们曾一股脑地接受了养育者、社会为我们制定的行为规范、法则、价值信念。这些东西确实曾好好地保护我们长大,但同时它们也为我们套上了很多旧的、不再合适的限制信念。因为我们接受的教导往往来自强烈的恐惧、压抑和无意识的传统。

作者用尼采的“骆驼-狮子-赤子”来比喻脱离制约的过程。

身为骆驼,我们传承了智慧,同时也消化吸收了来自养育者、师长及前人的无意识、偏见与压抑。当成为狮子的时候,我们开始反叛,总是说“不”。在这个阶段,一个人开始恢复了自己的力量。最后,我们才会重新发觉自己的本真状态,回到“赤子”状态,放掉了狮子阶段的愤怒和怨恨。

作者建议读者来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念,看看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哪些信念和制约。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还要关注自己头脑中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强调了与原生家庭中断接触的重要性。

“我们发现脱离原生家庭与否对于个人成长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当我们一直和抚养我们的亲人保有羁绊,而不试图进行任何脱离的行动时,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到他们无意识里的负向模式和恐惧。

而我们大部分人都诞生成长于一个水平式的生活环境里,所以除非我们有所突破进行脱离,否则这种以恐惧为基础的思想形式会不断地紧抓住我们。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牵绊时,我们也会持续地紧抓着我们从小就接收到的自我认同,而这些自我认同往往由羞愧、不值得被爱还有无价值感所构成。紧抓着这样一种自我认同,只会让我们更难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与智慧。(p169)”


作者提出“中断”的必要性,是考虑到“羁绊”的问题,但大多数”粘稠“的中国式家庭恐怕难以区分羁绊和健康的情感。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标榜“集体主义”和“孝道”的社会,作者这种言论更可能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成为众矢之的。武志红在《巨婴国》中对集体主义和孝道都有精妙的诠释。

脱离制约意味着”允许自己冒险“。允许自己去做我们心有渴望,而制约一直制止我们做的事情,或是做一些别人说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或我们不擅长做的事情。

同时,要停止期待从他人处获得爱、认可和赞赏,特别是不再期待从养育者处获得什么。


拜伦凯蒂说:如果只有一个祈祷的机会,那就祈祷“不要让自己从他人处获得爱、认可和赞赏。” 作为一个弱小年幼的孩子,没有爱和认可的生活实在太残酷,如果我们运气好,碰到富有爱的能力的养育者,我们不需要做什么便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爱。但更多的人拥有的只是普通的运气,况且并不存在完美的父母。

因此,此刻,是时候学着爱自己了。

“只要我们仍然还期待从父母亲身上得到些什么时,我们就会继续受困在同样的陷阱里,一次又一次地带着羞愧、疲倦、抑郁、没有办法爱自己的感觉离开,也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们羞愧的自我形象。(p77)

通过脱离与再度联结,我们才真正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的循环:

我们已经经历过黑暗的隧道,并允许自己从受伤的内在小孩的视角来感受那些从小就存在的伤口;我们也找到了勇气,脱离自己的根源,让我们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


脱离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尊重我们的过去,并再度联结道自己的根源和家人,并且能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他们。


选择一种“垂直式”的生活,

迈向真实的信任


幻象的信任是暗含期待的,依赖于别人以及世界对我们的方式。

真实的信任,是对生命进程的信任,相信“我与创造我的这个宇宙是一体的”,“生命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在支持我”,是”如实如是地接受事情和他人本来的样子,不再期待有所改变“,是信赖自己——相信自己够好、值得拥有爱,认可自己,爱自己。

真实的信任,建立在我们真实的看待自己基础上。我们要爱自己,既爱自己好的部分,也接纳自己的影子人格,阴暗的一面。然而,拥抱自己的伤口要比拥抱自己的阴暗面要容易的多。这些阴暗面往往被羞愧感和否定所掩盖着,而”期待自己是完美的“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幻象之一。

学习拥有自己的力量,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在亲密关系中敞开,诚实袒露自己的感受,是收获爱与信任的重要途径。

水平式的生活方式追求安全、和谐,抗拒改变,这是人们信任生命并且让自己变得更有生命力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障碍。在水平的生活方式中我们很容易被恐惧制约、被内在孩童掌控,难以信任自己的聪明才智,难以信任生命。

垂直的生活方式则是冒险的和诚实的。对自己的感受和内心诚实,对亲密伙伴诚实,对自己的心诚实,做出冒险,并引以为豪。当我们能够以一种垂直的方式生活时,我们就开始臣服于自己生命能量的流动,融入存在,也就迈入了真实的信任。


文:王媄仪  (公众号:默拾趣(Mo-shiqu))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