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为什么人人痛恨,却又不敢退出?

前两天,和朋友聊起“内卷”这个话题,发现果然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可识辨出内卷,果真“万物皆可内卷”。

从未出生那一刻的胎教到出生后的早教;从幼儿园开始的择校一路“卷”到大学的名号、绩点,更别说进入职场后的“996”“007”,甚至连情感交友都可以直白地内卷。




内卷时代,

我们皆是帮凶。


我们谈论的内卷,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概念,现在的内卷即“白热化的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

然而面对内卷,我们似乎毫无办法,只能通过打工人的自嘲等等来宣泄情绪。

就像朋友的吐槽,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哎,说完更不想上班了……”朋友如是说道。

“但是不敢啊,看一眼银行里的房贷,发现已经没有资格任性了。”

不忍心让孩子留在老家读书,那孩子读书,必须有户口,要户口就必须买房,供房就必须做打工人,都打工人了,哪里还有自由?

“不读书吧,以后就是个废人,没钱没房可能连老婆都娶不上,……”

 

这简直就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

然而到底是什么推动着我们不停地卷入这场没有尽头的竞争?

 

记得前段时间知乎很火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腾讯年薪75w员工回家做公务员工作?

这个时代,最能代表一个人的词语已经变成了大厂 年薪百万,仿佛这几个字已经代表了一个鲜活的人。

 

自我追求不再是向内探索,追求自我,谈恋爱不再看对方的三观,性格、才华等个人价值,而是全部转化为“房子、车子、年薪”这些数字化的成功标准。

 

可能我们一生中,从未意识到我们所有人的追求其实都如此一致,也就成为我们不得不卷入的包袱。

因此,我们痛恨内卷,却又不得不承认,我们又是内卷的帮凶。


 为什么我们如此痛恨内卷

却又不敢退出?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身处内卷其中的消耗,却又不得不卷入其中。一旦卷入,就无法退出。

其背后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情绪,就是集体潜意识的支配个体自我感受之间的割裂感。

 

集体潜意识:又译作“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底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

 

“成功标准,出人头地”似乎已成为我们每个人默认的一致概念,即使我们不想上班,我们仍然希望自己或后代“有车有房年薪百万。”这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如果我们不追去这些,就会被亲友担心质疑,记得窦唯不修边幅坐地铁的新闻引发热议,其实暗含的心理情绪也是,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去评价:“当年如此辉煌,他怎么混成了这幅德行?”

 

我们的价值观被社会主流裹挟,我们不去争取这些,就会让父母担心,让朋友笑话,让后代受苦,自己也没有面子。

集体潜意识成为隐形的道德压力,让我们不敢退出。

 

然而作为个体的自我,当每个人看清楚内卷的实质时,都是绝望的,它让人成功却不能成长,更何况身处其中是极其消耗精神和体力的。因此,我们的感受又是身心痛苦。

 

夹在其中的我们会产生很混乱的感觉,一方面痛恨内卷,一方面又不得不成为内卷的一份子,产生强大的焦虑感。



内卷背后:高度一体化竞争


内卷成为国内近10年突出的现象,和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则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的基底。

人类学家项飙在谈内卷时说道,“内卷”是有一点中国特色的,在现在的语境下,它描述的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竞争。


他说道:我们今天讲的内卷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不分化,大家认准一个目标为同一个唯一的目标活着。


否则的话,如果你在职场不高兴,你去干点别的,开个面馆不行吗?

 在其他国家可能可以,但我们不可以。

如果去开面馆,即使大受欢迎,大家的潜意识还是会认为“你怎么混成这副惨样?”

因为开面馆不是我们集体潜意识的成功标准,除非将面馆做成连锁上市公司。

 

儒家文化和自由竞争培育了我们独特的集体潜意识

我们的集体潜意识的基石来源于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不强调竞争,他提供了一体化的背景。

而我们现在又加入了非常自由主义的市场竞争,也就是要出人头地。

 

综合起来就是,我们要在统一的思想框架内,统一的资源标准内,争夺一份属于自己的资源,大家不用想别的,就为了这么一点资源忙碌着。

 

因其单一化,项飙将其称为“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以及“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

 


内卷化时代,

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时至今日,内卷在国内已经超出原来的涵义,变成了一种非常耗能的高度动态陷阱。


“耗能”“陷阱”点出了内卷的实质,一句歌词可以道出它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这荒唐,是生活的原样。它让人受折磨,觉得苦,觉得累,觉得无路走又无处躲……”


那么内卷化时代,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个陷阱,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厘清自己的需求,是要成长还是成功?


人生一世,我们为什么要活在别人为我们制定的框架呢?


自己感到不舒服难受,一定是有些东西阻碍了自己内心,可能是自己并不喜欢也不追求这个成功框架,却被强迫一定要走这条路,也有可能是自己还不清晰自己所要的是什么,只好走这条路。


那现在就是关注自己内心的时候,这不但需要极大的勇气,无视外界的成功评价,也需要很好的社会支撑,即亲友无条件的包容,不会因为自己做出框架外的事情而评判自己。

 

彻底退出内卷,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既然在一体化竞争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出路,很多人也渐渐认识到,可以换一个新的环境,离开这片内卷化的土地,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自己的发展。

 

为自己发声,争取多元化的标准。


每个人都只有在活出自己的时候,才会感到存在的意义。


然而我们很多时间,却被框在集体潜意识的框架内。


而一个尊重多元化的土壤,才会让每个人真正的活出自我。


所以,这个多媒体的时代,不要小看每个人的发声,我们也值得为自己发声。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内卷的时代,找到自己的本心,活出真正的自我。

原创:叶紫苏苏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