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世界上所有老师都消失

01


有一回哆拉A梦,大雄又被胖虎欺负。

哆拉A梦拿出一个叫「独裁者按钮」的法宝给大雄,大雄看谁不顺眼,只要按下这个按钮,对方就会消失。

刚开始,大雄可喜欢这个法宝了。胖虎要打他,他就让胖虎消失。小夫嘲讽他,他就让小夫消失。后来大雄越来越失控,说出「所有人都给我消失!」的愿望。

结果整个世界上的人瞬间消失,只剩下大雄。

过了一阵子,大雄才醒悟过来,他许下的愿望,让他陷入永恒的孤独。

孤独中,大雄想起胖虎、小夫等人虽然欺负他,和他有过争执,但也有过相互帮助,彼此支持的时候。就像爸妈、老师和哆拉A梦虽然也曾训斥过他,但很多时候都是为了他好。

当大雄后悔,有了「希望一切能重来」的念头,所有人都回来了。

原来「独裁者按钮」的作用,不是让人消失,而是教育孩子学习人际关系,学会珍惜的教育工具。

02


当初考博的时候,同时考了哲学和教育,都考上了,就两个同时读。

读教育带给我很大的挑战,一来我本科跟硕士都没读过,二来我对教育并不像其他同学,他们有的是校长、有的是老师,总之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有教育工作者的视角,但我那时还没有。

读教育的过程就像哲学家傅科说的除魅,又像海德格说的澄明。我在不断打破我过去对教育的刻板印象,也在打破对于教育工作者,以及自己学生身份的主观理解。

教育,在我看来就像药物。药物可以拿来救人,但药物也有副作用。

就像疫苗,疫苗可以救人,但要制造一款完全不会死人的疫苗,几乎不可能。因为人类有各种体质,药物无法顾及所有人的体质差异。

所以科学某种程度是无情的,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验证,某些疫苗的死亡率可能是百万分之一,但这个百万分之一就是会死人。

教育没有对所有人都有益处的方案,政策的环节、教师实践的环节、家长社经地位的环节、不同地区文化、教育资源差异等环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

看教育,不能只看特例。不能只看效果特别好的特例,也不能只看效果不彰的特例。

尽管特例很容易被放大,但特例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再好的教育方案都有修正的空间,都有改进的可能。

所以我不用「成功」、「失败」这样的字眼形容教育,我用效果或效益的程度来说明,我以为更贴切,也更能避免我们陷入偏颇的认知中。因为拿一个例子来说事很容易,但没有完美的教育方针,没有完美的教学方法。

同样地,没有完美的老师。

03


中国文化有个特性,就是「家天下」。

家族的利益摆在国家之前,小团体的利益先于社会群体的利益。这是因为过去中国政体基本上就是家族掌权,一个朝代就是一个掌权家族的权力延续。

这种人际关系又被称为「差序格局」,也就是人际交往之间讲求等级高低。

差序格局的优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关系就没关系。

但缺点就是容易公司不分,人际界线模糊,使个人空间被他人入侵。

有些家长开孩子的房门,不管孩子说几次,他们永远学不会敲门,而且他们还觉得自己没错。

后来孩子成家了,他们去拜访孩子之前也不会先打个电话,往往直接到了孩子家门口,让孩子没有拒绝的空间。

这些家长没有跟孩子完成彼此独立的分离,对孩子来说是个困扰。但反之,好处就在于当孩子跟家长提一些要求,比如帮忙出首付、带孙子之类的事情,某些孩子也觉得理所当然,觉得这就是老父亲、老母亲该做的。

回到教育现场亦然,我不喜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这句话呈现出的就是从前那种边界不清的家天下、等差格局观。

把老师当成「父亲」、「母亲」,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儿女的关系模式。

因为这是一种彼此关系的不清,用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给师生伦理关系开后门。

师生关系可以很友好,但不用跟亲子关系做模拟。这会让很多事情说不清,很多可以保持好的界线跟着模糊。有利益的时候,容易形成共犯结构。

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前皇帝杀人诛连九族,包括老师、学生都杀,我以为就是因为从前的师生关系不够单纯,有了宛如亲人的牵扯,这才让皇帝忌惮。所以有些悲剧的发生,不过是什么因种什么果。

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们彼此以师生之礼待之。

父亲、母亲,请你回家尽孝去,别用在家庭以外的地方。

04


前两天跟学生讨论到「教室里有哪些必需品?」。

除了教学需要的物品、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环境,也谈到教室里的人。

当中我们谈到「老师是教室里的必需品吗?」

有些学生同意,有些学生不同意。

从逻辑上来说,教师不是教室里的必需品,但教师是学习里的必需品。

回想一下,从小到大,我们学会的许多事情中,有些事情并没有明确的老师,也没有明确的进过哪间学校。

我们就是自己的老师,我们同时也是自己的学生,我们学会走路、学会分辨我们身边的好人和坏人、我们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说谎、学会变得美丽和变得丑陋……

我想当人类灭亡那一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会消失,世界上所有的学生也会消失,因为再也没有什么学习的必要。

所以文明就是一群人类在进行学习活动,不断修正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完美的进化之旅。

当人类都死光了,这个旅程也就结束了。

就像一个人死了,他就无须再学习任何事。

孔子在《列子》中就谈了这件事。子贡学习倦怠,问孔子「何时能休息?」

孔子回答:「生无所息。」

所以孔子叫子贡看看山上那些坟墓,表示人生没有所谓休息,我们只能面对人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不断学习精进。休息那是人死了才能享有的权力。

子贡听完回答:「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

死亡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君子也好、小人也好,死了就躺下,真正可以休息了。

君子跟小人的差别,就在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毋宁说也是面对「何时该休息」的态度。

君子自强不息,他们在人生中不断精进自己的修养,终身学习。

小人往往逃避生活的难题,该学的时候不学,但除非他们死了,否则他们逃不掉生命本身的考验。

05


听说今天是教师节,希望我们趁此机会反思。

反思我们都是人生的学生,也是自己解决人生难题的老师。

反思我们不可能逃离人生的考验,除非我们死了。

反思人是不完美的存在,而教育是我们实现自我完善最好的方式。

然后希望大家都能把握好师生关系的人际界线,不要要老师开后门的时候,才对老师特别好;也不用老师的决策不符合自己小利的时候,诋毁老师。

老师尽他的责任,是为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和责任感,不需要学生或家长反馈一些跟教学无关的东西。

在双减上路、校外培训被打击的这一年教师节,希望我们都让教育环境变得单纯一点。好让教育发挥它完全的作用,不要公私不分,最后让所有人搅在泥潭里。至少,这不是我眼中理想的教育,也不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文:高浩容(公众号:容我说;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你好,光明村》等著作。)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