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语言筑起的“心灵之墙”,这本书帮你打碎它

01

你在用语言

构筑心灵之墙吗?


在童话《小王子》中,狐狸这样对小王子说:


 “我从眼角里瞅着你,你什么也不要说。语言是误解的根源。但是,每天,你都可以坐得离我稍微近一些……”


喔,在这部家喻户晓的童话中,原来有这样一个关于语言的看法:语言是误解的根源,所以你干脆不要说话了,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信任。


不知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还是挺认可这个观点的。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对一个人,我们想看到他的真实感受,只要凝视双眼就够了,这胜过他的千言万语。他有可能明明很感动,但是嘴上却在抱怨;他也可能明明很喜欢一个人,眼神中都是爱慕,言语却冷得像块冰。只要我们透过这双眼睛,就能够感知那连接心灵深处的状态、精气神。


相比之下,语言就不太靠谱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间用语言构筑心灵之墙,把自己和别人隔离,让关系变得疏远,感到孤单,却不知道这其实是自己造成的。有些人,甚至用语言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不仅用语言筑起心灵之墙,还为自己打造了一间心的牢笼。


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一位从集中营中侥幸逃脱的女士,在获救后,悲恸欲绝。


她感到难以承受,这并非因为在集中营所经历的九死一生,也不是因为战争造成的丧失,而是因为愧疚。因为她得知自己的弟弟已经身亡。在他们分散之前,她因为很生气,和弟弟说了一句非常恶毒的话。而这句话,竟成为了她和弟弟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们可以想象,不管他的弟弟实际上是如何感受的,她都会因为这最后一句“暴力”的话语而承受愧疚的暴击。从此,她立下誓言,后半生绝不允许自己说一句会让自己后悔的话。


所以,语言不仅是误解的根源,更是构筑心灵之墙的砖头,搭建心灵牢笼的钢筋。

02

推倒心灵之墙的,

也许只是一句话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当遭到辱骂、讽刺、指责的时候都可以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语言暴力”,但鲜少有人能意识到对自己使用的“语言暴力”。


事实上,人们经常在沟通中,以微妙的形式涉及暴力。比起真正暴露在日光下的悲剧性事件,生活中还充斥着许多不易察觉的暴力。它们可能来来自家人、朋友、亲密爱人,甚至来自你自己。

 

语言在你的自我防卫和迟钝的情绪感知下,会变为匕首利箭,击中他人,酿造愤怒,发动反击,最终会事与愿违,两败俱伤。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使用语言表达感受”这件事,也就是沟通。这个沟通,不只是和别人,也对自己;这个沟通,不仅关涉到如何使用语言,也关涉到人类生命的重要议题——如何通往爱与自由。


一本畅销17年的书——《非暴力沟通》,给了我们答案。

 

这本书讲述了一种能促发和谐生命体验的沟通方法与原则。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一名心理学专家,曾因使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冲突和争端,于2006年获得和平之桥奖。

 

非暴力沟通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因此,非暴力沟通所使用的语言就是一种爱的语言。这个方法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突破你的情绪思维模式”,它提供一种“模版”,让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并运用。

 


一位在戒毒中心上班的女士,因为学会“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

 

一天晚上,一个毒瘾发作的男人闯入了戒毒中心,要求立即入住,接受戒毒治疗。但当时,所有房间都已经满了,女士给了他另外一个戒毒中心的地址。

 

男人非常不满意这个结果,情绪激动,拿起一把刀逼迫这位女士,抵住她的喉咙,对她吼道:他妈的,不要对我撒谎!你一定还有房间!”

 

女士非常害怕。情急中,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她想起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课程中给学员的忠告:在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说“不过” “可是” “但是”这样的词语。

 

于是,她将本想脱口而出的“可是,真的没有房间了”,替换成非暴力的沟通方式,首先说出了自己的观察。


“看起来,你真的很生气。你想有一个房间可以休息。”

 

没想到,男人竟然开始向她吐槽自己的糟糕感受!“就算我是个瘾君子,我也需要尊重。……连我父母都看不起我”

 

就这样,在持续35分钟的谈话后,男人终于把刀放了下来,女士也成功地帮他在另一个戒毒中心找到了住处。

 

所以,语言可以不是误解的根源,可以不是筑起心灵之墙的砖,全看我们怎么使用它。看起来穷凶极恶的毒瘾男人,因为一句话,流露出了脆弱——穷凶极恶那一面伪装的心墙轰然倒塌。

 

有时候,推倒心灵之墙的,只是一句话。而有时候,这样一句话,也是救命的话。

 

03

非暴力沟通,

铺设通往爱的道路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强调,非暴力沟通能够创造和谐的生命体验。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的生命体验呢?

 

有时候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往往要从它的对立面入手。比如,信奉“丛林法则”和““性恶论”的人生,就不是和谐的人生体验。

 

因为相信成功只属于少数人,所以必须要挤破脑袋,脚踩头颅,竞争、征服,才能得偿所愿;因为相信人性本恶,所以你总是会担心自己受到伤害。

 

这样的生命体验怎么可能和谐呢?

 

充满了碾压和杀戮,为了生存,必须不择手段。对于这种弱肉强食的观点,作者明确表示,“请恕我无法同意”。在这样的体验中,压力、焦虑自然会成为常态。

 

不和谐的生命体验遵循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和谐的生命体验是人呆在爱与自由中的状态。下面,让我们仔细看看,非暴力沟通是怎么样让我们走向爱与自由的。


 

非暴力沟通(简称NVC),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首先,我们如实地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事实” 。然后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这个情绪,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要尽量具体地表达清楚。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表达出,这个情绪感受背后未满足的或已经满足的需要。人的感受,根源就在于我们自身的种种需要,而需要的发生,往往是由一些价值观、信条、“认为”所引导的。


所以,当我们表达需要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表露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倾向性。

 

比如:我需要你尊重我,我需要自己是个优秀的学生,我需要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满足个人的价值倾向性,就是一个人满足自我感,做他自己的最大需要。

 

最后,为了改善我们目前的处境,或者推动事情的进展,让沟通“生效” ,我们还要提出非常具体的请求。具体到让对方足够清楚,你希望他做些什么。

 

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是非暴力沟通。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位妻子可能对刚回家的丈夫说:

 

“亲爱的,我看到你把鞋袜随意丢在进门处,没有把它们收好——这是观察;

我感到很生气——这是表达感受;

因为我需要整洁,而且刚刚整理完房间——这是表达需要;

你现在能否把鞋放到鞋柜里,把脏袜子放到收纳篮里呢?——这是提出请求。”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同样的情境,假如,这位妻子见到刚回家的丈夫,劈头就问: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只要自己舒服了就行!看不到我刚擦完了地收拾好房间吗?”

 

那么,可以试想,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刚刚享受了两分钟闲适的丈夫,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它不会激发对方为己自己辩护或者反击的冲动。当一个人感到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或者“要伤害自己” “对自己不公平” 等等,他势必会累积愤怒。

 

而愤怒不会自己消逝,它总有机会在糟糕地沟通中以隐晦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常说的“冷暴力”就是这样来的。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非暴力沟通是一个接纳、理解并表达自己需要的过程。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看见”,也就是被理解,被懂得。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先从看见在自己身上的情绪感受入手,比如:


我现在很生气。觉察“我有这种情绪”,这就是一种接纳;看到这个情绪是由什么引起的,这就是一种理解;最后,再基于自己的需要,具体地提出自己的请求,这就是在以实际的行动支持自己的需要,是对自己的深深尊重。

 

这难道不是爱自己的一种非常实际的表现吗?

 

人往往是通过自己理解他人的。只有先能够觉察、接纳自己的负向情绪,才能够做到真正地理解、包容他人。严于律己之人,往往无法宽以待人。

 

非暴力沟通之所以能够行之有效,是因为它建立在一种对人类需求的普遍理解和认同之上。比如,每个人都需要爱。那这个方法很方便啊,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表达要素,我们就能向自己展现爱了。

 

这样的表达方式,意味着,我允许自己清楚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和内在需要;同时,我们也给予别人允许,用行动邀请着他们也像我们这样对待自己。


 

因此,非暴力沟通最终改变了两个人的互动模式。长期进行非暴力沟通,一个人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人际关系视角,进而体验到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更和谐的生命体验。

 

读了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后,我发现,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对来访者使用的情感反馈、语义简述等给予支持的技巧,基本都融入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中了。

 

所以,大家如果真的能够学会并应用好这个方法,真的很划算喔!假如你的心理困扰不是很大,就可以尝试着对自己使用非暴力沟通。也许你很快就能帮自己澄清当前的感受和困扰,还省了一笔咨询费。

 

有时候,语言就像一团模糊的风,字词相连,成句成段,再带上语调的感情色彩,我们似乎很难说清楚一段话究竟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但是,在暴力与非暴力沟通之间,永远有一个地带是清晰的、敞亮的,那里有着一颗愿意敞开去爱的心,爱自己,由己及人,到世界。



文:王媄仪  (更多“荐书、灵性成长、心理学“相关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默拾趣”(Mo-shiqu)。我是媄仪,一枚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者。
陪你一起慢慢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成为你自己。)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