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那些购物袋像一本立体的时尚杂志,我不羡慕!

中国有句谚语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于是,每逢春节,人们总是要贴新的对联,穿上新衣,迎接新的一年。

有些人总是沉浸在旧的时代。就像陈奕迅唱的:“听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候我们的爱情”。听个毛线!你自己爱听就去听!现在的小鲜肉唱的不香吗?

有些人热衷一切旧的事物,包括缅怀过去的回忆。旧的就一定好吗?未必,人生是一条波涛起伏的曲线,情绪和感受也是。你的一天或者一生总是要经历喜怒哀乐,川流不息的河流。

有些人还会想如果能回到过去就好了,逃避做一个成年人。以为孩子可以保持单纯,没有生活的压力,有很多奶糖,路边摊的零食,还有动画片和小朋友玩耍。但他们忘了,小孩子也是要听家长老师的唠叨,高中生不能玩手机,未成年人几乎没有合法赚钱的工作,没有经济自由。

其实,生活啊,怀旧时总觉得过去无比美好,但这种带修饰和筛选的记忆,仔细想想,不是因为它们美好才珍贵,而是因为珍贵才美好。时光的美好,只是因为它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简单得说,如果没有更新,时代就没有进步,社会就不会有发展,也没有我这篇文章,那会很无趣?!

那么这种对旧事旧物的怀念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这其中包含依恋,熟悉和安全,就像婴儿戒奶吮吸的手指 ——过渡性客体。即使是成年人还是没办法“戒奶”。

人越老和怀念过去是成正比。你越老越会沉浸在过去的英雄事迹。高峰过就会有下坡,没有人能永远站在时代的巅峰。

恋旧是一种哀伤不能。也就是你越能充满表达对旧事旧物的哀伤情绪,你就越能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轨迹往人生下一个阶段去走: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囤积障碍”也是一种丧失不能。家里都是满满当当,穿过的破旧衣服,喝光的洋酒瓶,烂掉的婴儿车,杂物非常多,理由总是“舍不得”,“万一哪天用得到”,屋子里东西多才有安全感。

囤积障碍是指获取并难以丢弃大量物品,生活空间杂乱,以至于带来痛苦并影响社会功能的行为。DSM-5将囤积障碍视为新的障碍类别并给出了明确的诊断标准。

收藏和囤积障碍的区别在于收藏者在平时更新藏品时,一般不会表现出难丢弃的特点,反之。过度的囤积和收藏,比如对限量鞋子和乐高的狂热收藏,会吞没个体时间,精力和感情,对他人造成影响。

除了用哀伤来治疗恋旧和囤积障碍之外,以前的断舍离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断舍离是指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物品,舍弃没用的东西,离开去物质的依赖,断掉不需要的物品。

在心理健康的角度上讲,则是舍弃以让步空间迎接新的美好,实现你与被留在你世界的人与物铮铮发新的相遇。

物质是人格的表现,如何对待物质更是人格深层次的表达。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说,这种环境关系的改变,也会影响心理。

心理不健康的两大原因是冲突和匮乏。以上是冲突型,还有一种是匮乏型。换一句话说童年缺失的爱,需要用一生不停的补偿回来。渣男越匮乏越想越寻找诸多女性,母亲般的爱,寻找依赖。精神分析是一门修正时间的错误,匮乏是一个黑洞。

买买买,螺旋式购物也是一种匮乏,以这种方式去减少焦虑。阿德勒指出,个体因为身心的缺陷致使目标不能达成时,将会以其他方式甚至过度补偿来弥补这种缺陷,以减少焦虑和自尊。这是买买买的原因。童年长久的匮乏和压抑,当生活变好的时候,螺旋式购物用来填补过去的缺失,连感情也是填补匮乏的方式。

还有一个要注意就是“勤俭节约”,在新时代里,过分的勤俭节约,是一种对俄狄浦斯的防御,无法满足本我的欲望和被超我打压的能力… …

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便利了,手机可以帮我们干很多事,购物方式也更加便捷。那些购物袋你扔掉了吗?

文:空间在时间里流淌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