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预期看延迟退休的可实施性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以来,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就备受争议。

 

据网络调查和相关部门与研究者所做的针对延迟退休社会调查看,反对者众多,支持者甚少。

 

这就给政策的实施和推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大部分民众为什么会反对,他们又在担心什么?

 

随着实施时间的临近,延迟养老方案的制定早已提上了日程。

 

那么,该方案要结合哪些方面考虑,才具有可行性呢?

 


01  延迟退休年龄一刀切还是分档位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那么,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有方案提出:先统一男女退休年龄到60岁,再同时延长男女退休年龄;另一种方案是,男女各自延长,女性延长步伐比男性快,最终统一男女退休年龄。

 

也就是说,退休年龄有可能会延迟至65到70岁。假设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的话,男性之前对于60岁退休、女性干部55岁退休、女性工人50岁退休的心理预期,将分别拉长5、10、15年。

 

这样的设定,是否合理,哪个身份和性别受到的影响最大?

 

显然,对女性干部和女性工人的影响是最大的。

 

除了身份和性别,还有身体和心理素质差的人,也是受影响最大的人群。

 

面对反对者众,又不得不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无奈,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人社部正在制定的延迟退休方案,大约每三年提高一岁,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立缓冲机制。

 

从延迟退休的动议提出,到人社部的方案酝酿,以及“小步慢走,建立缓冲机制”,无疑都是在给大家进行心理预期的建设及安抚

 

那么,对于每一个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人,他们的心理预期又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预期,所谓众口难调。制定统一的标准,必将会忽略一部分人的需求。

 

根据当前人社部的思路,虽然步子放缓了,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最终是要有个统一标准的。

 

到底是一刀切,还是分性别、分年龄档位制定延迟退休法定年龄?分了性别和年龄档位,到底还是要延迟退休年龄。那么延长的部分,是否能为众人所接受?


鼓励生育计划生育,从鼓励提前退休到法定延迟退休,任何没有底线和一刀切的方式,在若干年后,都会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如果初期不考虑长远影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的后代将会再次为此买单。

 

02     延迟退休年龄是刚性制还是弹性制

 

有没有可能保留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退休,在此基础上,鼓励延迟退休,自主选择?

 

个人根据自己的身心情况及各方面需要,决定是否退休或留在工作岗位上,让个体自主,形成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这样做,是综合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迟退休与工作压力

 

对于要奋斗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来说,需要从两个维度来衡量自己对工作的胜任力。

 

一是时间年限和每天工作时长,二是工作量的大小。

 

工作年限越长,每天工作时间越久,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疲劳。工作效率降低,对工作的抵触情绪增多,不但对工作不利,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在时间的分配上,年龄越大,精力越不济,如果工作量趋于饱和状态,势必增加个人压力,引发职场焦虑。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不一样的,个人状态好的,可以自己选择延迟退休。而感觉年龄大了不能继续工作的,自愿退下来。

 

二、延迟退休与心理需求。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涉及到工作的意义,不过两个方面:安全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部分人都还停留在安全需要这个层次上,也就是说,工作是为了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

 

那么,把安全需求搁到延迟退休上,对于有岗位又身心康健的人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能在岗的收入比退休金要高,他们是乐意的。

 

但是,假若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身体和心理有困扰的人要等到延迟的法定迟休年龄才能领到养老金,无疑会引起他们的生存恐惧。

 

而有一部分人,有能力有精力发挥他们的余热,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他们完全可以工作到他们愿意退休的年龄为止,不设上限。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是不是都是优胜劣汰,良性循环

 

三、延迟退休与就业压力


人社部称:“当前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延迟退休年龄呢?


因为现在的养老压力比就业压力还大。


前些年,国家鼓励内退、早退,年龄大的给年青人挪位子,缓解就业压力。


现在,当初早退、内退的负面效应渐渐显现,养老金入不敷出。只能靠延迟退休这个不得已的办法,缓解养老资金池的困难。


然而,作为个人,可能需要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包括年青人的就业和中老年人的失业,他们无业期间的生存困境如何解决?


如果自主选择退休下限以上的退休年龄,可能解决这一矛盾。

 

四、延迟退休与参保意愿

 

如果延迟退休后,法定退休年龄高至65岁以上,那么,将会影响很大一部分人的参保意愿。

 

年青人交保费,到达退休的年龄感觉太遥远

 

自由职业者交保费,可能觉得是一件不划算的事。

 

对于失业无业人群,参保的意愿可能就更低了。

 

即使是中老年的在职人员,有望在较短的三五年至二十来年拿到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相较之前大大缩短,他们也可能心生怨言

 

这会不会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养老金的收入呢?

 

虽说如此,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是不会在时间与付出之间权衡的,他们可能会更看重在工作中的充实和成就感。


以上四点,差不多是不同群体不同人的各自心理预期,如果忽视它们,后果将逐渐出现。

 

所以,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才不会抓了这头,丢了那头。

 

03   延迟退休的心理预期与现实考量

 

国家考虑的是整体利益,与个体的心理预期一定会有冲突。

 

就现实来说,跨过当前难关,是权益之计

 

但是长远效应也要考虑。人社部的“蚕食”策略照顾到了国民的适应性问题,但可能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只有与民众的不同心理预期相匹配,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案,才有可能让方案顺利实施,且保证少些后遗症。

 

这里要专门解释一下“蚕食”用在本文中的含义,是逐步推进,让人有个心理准备,以备突然空降的政策引起恐慌,也就是给大家一个心理预期时间。因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无贬义和攻击的意思。

 

延迟退休既然不得不为,那么就寻找一个平衡点或相对自然的法则来顺应各方需求。

 

这样,既能保障国家养老政策的顺利实施,使养老体系轻松、健康发展,又能关照到国民的各项需求,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

 

不知现在的你,可否把自己的心理预期与整体民生衔接,支持国家进行有建设性的延迟退休方案出台?


—— END ——


文:曾沥仪  (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壹心理昵称燕归来,平台认证心探教练,优质答主,心理作者。微信名仪生平安(IDzly2263)。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