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择校焦虑时,你在焦虑什么?

一些家长为孩子择校而焦虑,比如张三(化名)就为孩子选择初中而焦虑,选A,升学率高但是离家远。选B,新建几年升学率不彪悍但是离家近。好难选啊!

01


首先,焦虑有没有错位?


去上学的是孩子,所以,择校主权在孩子,家长是顾问。况且即将上初中的孩子是青少年了,青少年的一大特点是渴望独立,为将来成年和父母彻底分离做准备。如果父母能顺应青春期的特点,可以减少冲突,为TA的成长助力而不是增添阻力。


如果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家长要么是努力抢过来孩子的焦虑让孩子躲在父母的羽翼下,要么是试图让孩子感染自己的焦虑,在焦虑中裹足不前。


外在的学校好比一个个盒子,孩子好比珍珠,最重要的不在于最后选了哪个盒子,而在于,珍珠是焕发光彩,还是日渐黯淡,甚至专注盒子的外观,搞丢珍珠。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选择串起来的,选择,好比一个个节点,勾勒出人生的轮廓。


做选择的能力不是18岁或25岁从天而降,而是逐步炼就。模拟再多,不如实战,选择学校是锻炼孩子做选择能力的实战机会。做选择前需要搜集信息,实地考察,听取建议,明确自己最重要的需求,选择后的评估反思等等。如果实在不放心,第一次父母可以带着TA做,以后TA就可以自己做。从一件事中学习了一项最重要的人生技能,不是很好吗?


张三还是很焦虑,孩子还小,选错了怎么办?选错了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对象,一辈子都完了啊!


这种焦虑我把它叫做“多米诺骨牌式焦虑”。这种焦虑有两个明显的漏洞。


02


第一,张三认为的选错,真的是错吗?张三认为第一张骨牌倒下了,是真的倒下了吗?


张三认为选择对错的标准是孩子的成绩,孩子上初中之后成绩从原来的班级前十变成了中间二十几名,按照张三的标准,这肯定就是选错了。


但是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学校只是其中之一,别的原因有:初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同,适合的学习方法不同;人到新的环境会有压力,压力太大影响学习效率等等,如果能够及时倾听孩子的心声,疏导孩子的情绪,陪孩子重新找准TA的优势,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需要的其他协助,一点点提高成绩是水到渠成的,这段经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到:人生总有起伏,只有努力,风雨之后有彩虹。


张三还担心孩子早恋,如果孩子早恋了,那肯定是选错了。青少年欣赏异性很正常,一个孩子,如果成长在充满尊重和爱的家庭,TA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只有那些经常被忽视被打压缺爱的孩子,才会因为补偿心理去早恋,而且很可能找“渣男”。


所谓的“早恋”问题,根源在更早期的时候,而不在于择校。如果因为“早恋”,父母开始发现亲子关系中不健康的部分,为时未晚。如果因为“早恋”,能激励孩子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奋斗,那算不算一个“对”的选择?


第二,就算人生第一张骨牌倒下,第二张和后面的无数张就一定会倒下吗?要想骨牌全都精准倒下,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准确的算好距离,大小,并严格按照计算结果摆放。只有把生活高度机械化才有这种结果。而生活是有很多种排列组合的立体鲜活存在,这里倒下了一张牌,跟另一张牌可能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如果非要用一种方式让所有的牌都倒下,那就是不变的思维模式。

03


选了A,看不见选A的好处,而是坏处,就后悔怎么没选B;同理,选了B,看不见选B的好处,而是坏处,就后悔怎么没选A;在这样的纠结中,可以利用的外在资源无法利用,内在把宝贵的能量都白白消耗了,最极致的情况就是此前担心的结果一一应验,不是选错,而是思维模式让哪个选择都不可能对。


而换一种思维模式:不管选哪个学校,都一定会遇到挑战,人生就是在升级打怪中成长,不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让孩子去体验“我选择,我负责”,当TA在新学校面临困难的时候,会更有底气。遇到现实和幻想的碰撞,以后做选择TA会考虑更加全面,也真正理解做选择是什么意思,经验从体验而来。有了很多次这样的大大小小的经验,TA的人格会越来越成熟而灵活。人生的竞争,最终是人格层面的竞争。


对未知没有掌控的时候会让人焦虑,但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未知因素都掌控在自己手里。面对未知,父母除了提供物质支持,还可以:


一、逐步退出孩子的地盘。我们既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出建议,又更多尊重他的选择,传递的是对孩子的信任(我相信你可以搞定各种问题),以及安全感(即使遇到问题,我会和你一起搞定)。


二、和孩子、老师保持真诚、顺畅的沟通。了解TA在学校的情况,理解孩子的各种感受,舒缓孩子的负面情绪,让TA越来越有智慧解决问题。


三、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把单一“不好”事件看成灾难的开始。给孩子传递赋能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内耗式的思维模式。


04


看了以上内容,张三说,我还是很纠结,太难选了。那么这个焦虑,很可能不是由择校这一事件引发的,而是内心早年压抑的焦虑在外部世界的又一次投射。就好像投影仪的镜头上有一块黑点,那么幕布上不管播放哪部电影,黑点都会在。今天是择校,上周是工作,下周是和某某的关系,焦虑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引发这个焦虑的潜意识层面原因可能有:


和孩子的分离。一个内心还不够成熟的父母,潜意识是渴望和孩子融合的。如果张三能够放心的让孩子为主去做各种决定,意味着已经接受了和孩子的分离,把孩子人生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孩子真正独立就为时不远了,对张三来说,这是很可怕的。


和父母的分离。如果张三能够在各种事件中强迫性重复地体验到焦虑,就与自己早年焦虑的养育者保持了一致,那种熟悉的焦虑味道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张三引发焦虑的思维模式被撼动,从此张三不那么焦虑,这就和家族的style不一样了,意味着背叛和被抛弃,张三的内心还是未分化的孩子,这样的被抛弃意味着死亡,这比焦虑严重多了,还是宁愿焦虑。


所以,并不是张三看不懂,而是潜意识不希望张三看懂。


05


那怎么破?终于有一天,张三受不了焦虑和痛苦的折磨,决定找咨询师了。


当张三不论咨询师说什么,回应说,我还是很纠结,太难选了。会让咨询师容易陷入一种焦虑,“我都说得这么详细这么清楚了,你还是不听,非要固执己见,你怎么就不听我的?”。这个时候咨询师同步感染了来访者的焦虑,并体验到来访者生命早期的养育者的态度。


如果张三还继续“搞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对咨询师的攻击“你到底懂不懂心理学”“你根本就没有帮到我”;或者咨询请假;迟到。张三是在用这样的非语言方式,对咨询师述说自己早年被对待的方式,如果咨询师没有足够的觉察,就会被来访者“引诱”得见诸行动,被激怒并用各种方式表达愤怒。张三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被粗暴对待的强迫性重复,继续在焦虑和痛苦中度日。


如果咨询师能觉察各种负性移情,并只是把张三的各种“作”当做理解张三的渠道,允许张三有自己的节奏,让TA有机会慢慢体会到被压抑的各种感受,再慢慢用言语表达出来,在咨询师那里体验到被稳稳接住的安全感,焦虑被照见,就可能慢慢消失。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愿每个人都被温柔以待。

作者:陈琳Anna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