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看不惯别人野性消费?

前一阵子,又有某外国品牌忽视国人对国家完整性的重视,做出让国内消费者失望的举动。致使一群国内消费者,通过对国产产品的高额消费,表达他们对于某些国外品牌的失望,同时表达对于国内品牌的支持。

这股消费风潮,有人在网络上称其为「野性消费」。

野性消费,引起某些人的支持和效仿。但也引起某些人的担忧,他们担忧野性消费会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01

什么是「野性消费」?


如果我们想要批判一个社会现象,在批判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个社会现象,否则很可能陷入「稻草人谬误」。

所谓稻草人谬误,就是一个人嘴上说是要讨论A,实际上讨论的却是B。比如有的人大肆批评野性消费,但实际上他批评的压根不是野性消费。那么他批评半天,就是在批评一个稻草人,一个假想敌,再怎么批评也批评不到点上。

所以我们要先给野性消费定调,才能好好讨论野性消费的问题。

野性消费的核心概念,是「野性」。

但野性是坏事吗?比如因为看见某些外国品牌有了不恰当的营销,我们通过支持本土品牌来回应,这表示这些消费者在做坏事吗?

从相关的事件来看,这个野性或许应该翻译为「非理性」。而某些人似乎把野性解读为「不理性」,因而带有贬抑。

非理性和不理性是两回事。理性,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他的意思是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通过分析、综合与使用语言等能力,进而明辨是非,获得真理。

所以理性不是指一个人总是铁面无情,像个机器人一样对待每一件事。真正的理性是能够应对各种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而「非理性」,指的是和理性相辅相成,人具有的另一项能力。非理性包括人的情感,对生命的热爱。比如一个人如果完全理性思考,他可能不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人。但人有时会选择听从非理性的声音,舍己为人。

当一个人想要舍己为人,他的理性还是在运作,比如一位牺牲自己的消防员,他在救人的时候,会运用理性来思考「我该怎么救人」。

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乃是一体两面,是人的意志做选择的依据,所以人不会变成一台行走的电脑,也不会变成一个纯然感情用事的动物。

至于不理性,则是指一个人在该理性的时候,他却硬是要做出不理性的决定。所以一个不理性的人,当下他往往处于没有理性,也没有非理性的状态。不理性的人,他基本是把自己降格为动物,听从动物的本能冲动。

因此,包括存在心理治疗在内的人本心理学,都会着重于引导人们合宜的使用理性与非理性。比如有些男性觉得哭泣是可耻的,是没有男子气概的,于是他们会压抑自己非理性的需求,但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会造成危害。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这些男性会渐渐接受自己非理性的需要,懂得和伴侣倾诉,允许自己也会有情感方面的软弱和需要。

所以一个人要避免的不是非理性,而是不理性,以免不理性给自己造成危害。

比如之前有个新闻,一位女士跟男友吵架,结果赌气跳到水里,要男友来救她,结果男友不太会游泳,结果女士因此丧命。此外,研究显示,酒精会降低一个人的理性能力,导致人做出更加不理性的行动。这都是我们平常要避免的情况。

从这里我们回头看「野性」,如果一个人的消费是不理性的,那这种野性可能就是我们不乐见的。但如果一个人说的野性是非理性的,那么这可能只是一种爱国的情感表现,并不是什么坏事。

§02

为什么非理性有时让人焦虑?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理性往往被大人过份强调,而非理性却因为经常与不理性混淆,导致被视为应该要排除的人格缺点。

同时,大人也因为拥有孩子没有的权力,使他们内心涌现无能感的时候,更容易用语言和肢体暴力去剥夺孩子思考的自由,进而阻碍他们学习使用非理性的能力。

因此,理性消费,如果是非理性的消费,我以为是应该受到鼓励的。就像我们出于爱国而把原本要买外国货的钱,转而买国货。但我们因为使用的是非理性,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在挑选国货的时候,做出理性的选择。

比如为了展现对国家的热爱,选择买国货,然后我用理性在国货品牌中选择我喜欢的牌子,购买我需要的产品。短时间看起来,我好像买了挺多东西,实际上我只是把接下来生活需要的东西,提前买好而已。

但不理性的消费,是把理性抛掉。用心理咨询的术语,就是任由自己的心智年龄「退行」成小婴儿,任由自己变成一只巨婴。然后把卡刷爆,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所以不理性的消费者,在外国品牌辱华之前,他们大多平常就是没有节制,经常做出不理性消费。不管国货还是洋货,他们花起钱来都一个样。

既然不理性的消费,我们要避免,那为什么非理性的消费,也会引起某些人的焦虑呢?以致于有些人面对他人的非理性表现,会急着要阻止对方。

比如有的男性非常怕看到女性哭泣,他们会因此手足无措。有的男士会开始干些其他的活,假装没看见,逃避面对哭泣的人。

有的父母害怕看见小孩哭泣,他们有的会大声喝叱孩子,要孩子「不许哭!」,甚至威胁他们「再哭,我就叫警察把你抓走!」。

表面上看,这样说的父母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根本展现不出任何力量,而是慌张下,通过对孩子吼叫的方式宣泄对自己的无能感。

还有些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他们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在那个年代,任何一点浪费粮食的小事都会被大人严厉斥责。到了现代,当他们看到某些人大手大脚的花钱,会引起他们在那段日子受的心理创伤。他们会通过攻击那些消费者,安放自己内心对浪费的焦虑。

但就像我们看一条或小红书,有些人改造房屋的花销比一般人买房的钱还多,对于那些有资本,也有审美能力和改造愿望的人,他们花能力范围内花再多钱,那依旧是理性的,而不会被说是野性的。

这就反应「野性」压根充满某些人的偏见,好像在指责某些人用超出我们自己能力范围的方式花钱,他们就是不对的。

所以当我们看见野性消费的现象,首先我们要分辨一下,这群消费者到底是受非理性驱使,还是受不理性驱使。

接着,如果觉察到他们其实是非理性消费,但我们如果内心还是有焦虑、不安的感受,那么这时候我们可能要自我检视一下,我们是不是在成长过程中,非理性的自我受过大人无情的打压,导致我们没有真正接纳自我非理性的一部分。

§结语:

消费没有必要全是理性的,

因为人本来就不是只有理性


有太多人的非理性意愿没有得到尊重,他们的非理性能力没有得到增长。这都是非理性和不理性混淆,使得非理性被污名化的结果。

同样地,属于非理性消费的野性消费,也是一种被污名化的消费方式。不理性让一个人不考虑后果,但非理性是一个人通过他的热情和情感,驱使自己去承担更重大的责任。

就像有的人放弃人人称羡的好工作,选择出国读书,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性能力使他知道该如何做好准备,完成申请,但这依旧是一个冒险的行动。但这个冒险不是不理性的冲动,而是出于非理性的动力。

消费,是现代人表达意见的工具。看见欣赏的艺人代言某产品,我们可能就会买该产品。出于爱国的热情,我们可能会把原本买外国货的钱,转而用来支持国货。

我们没有必要害怕野性消费,只要我们的消费物有所值。这需要我们将理性与非理性恰当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更完整的接纳我们自己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情感和激情。

文:高浩容(公众号:容我说;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你好,光明村》等著作。)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