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劝你,不要做职场中的老好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 你不断地付出,却只是被当成“老好人”“背锅侠”,不受重视?

  • 面对喜欢的异性,只敢默默关注,不敢袒露自我?

  • 想要去改变自己,却还是和周围的人一样“不务正业”?

 

其实,我们都是“社会人”,不免会陷入各种关系,产生各种情绪,经历各种问题。

 

科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幸福度,90%取决于其人际关系的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关系中的问题,怎么从中审视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由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在人际关系中成长: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本书作者、极有影响力的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认为,我们需要把重心从“关系”转向“自我”,了解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把问题转为契机,打破旧有的相处模式,构建为彼此充电的关系。

 

这本书和其他的心理学书籍相比,没有太多的“大道理”,而是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从问题入手,娓娓道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看见关系中的自己,找到成长的方法。

 

书中共有五个章节,分别是”从与自己相处开始”“看清关系中的自己”“与亲近的人的相处模式”“学会经营与他人的关系”“深度关系与内在成长”。不知不觉中,被作者带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层次,让人越看越过瘾。

 

如果把它当成一本问答集,你会看到作者的睿智与专业;如果把它当作一本案例集,你会看到许多与你类似的灵魂;如果把它当成一本工具书或者“医生”,你会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如果把它当作一本枕边书,你会被作者的洞见和温暖所触动。

 

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看到“关系中的自己”。这也是这本书的神奇之处。

 

一、

“不愿承认自己好”

是一种可怕的人生模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别人表扬自己的时候,总是想否认,想要对抗别人的赞扬。有的时候,事情做得快成功的时候,却跃跃欲试地想把事情搞砸,来证明“我并没有那么好”。

 

我就经常有这种经历。

 

小时候,我的成绩挺不错,但是老师和家人都告诉我:“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所以,我总是乐于否定自己,即使已经拿到了99分,还是会关注自己没拿到的1分,觉得自己不够好。

 

出来上班后,还是不习惯被夸奖,每当被夸,我就会懵掉。总之,就是怎么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好。

 

在书中,同样也有一个案例,案主的妈妈也是对案主要求非常高,只会盯着案主的不足,以致她形成了“不愿意承认自己好”的模式,她不知道如何给自己更多的认同和肯定。

 

“不愿承认自己好”,是因为核心价值比较低。看上去是一种自怜,其实更是一种“否定式自恋”。

 

“自恋”分成两种,一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所有人都不如自己;另一种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把一个无能、糟糕的形象投射到自己身上,自己可怜自己,这种自恋其实正是自恋的表现,被称为否定式自恋。”

 

当我们处于“否定式自恋”中时,我们是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过度保护自己。如果突然得到了别人的赞美,相当于是一种“侵入性体验”。

 

怎么打破困境呢?


1、首先我们看看困境的形成与自身哪些成长经历有关。

2、再看看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如果我们出现了背叛感和愧疚感,不要理会。

4、要和周围的人建立一种真实的连接,要说服自己有人值得信任。

5、可以做一种简单的镜像练习。比如说可以试着告诉镜子中的自己:“我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对自己更温柔、更包容,给自己更多的肯定和认同。

 

二、

打破自恋,

摘掉“典型好人”的面具

 

自恋,容易让我们戴上“典型好人”的面具。

 

你有没有想过,时刻以他人为重,做个“老好人”,是一种病?

 

书中有一个案例,是一位25岁女士的自述,她时时刻刻想着别人,为别人付出,一旦没有这样做,就觉得自己不是好人,很自私,对不起别人。自己并不重要,别人才重要。

 

有些人相信,只要付出就能和别人建立很好的关系。别人要什么,都设法去满足。这种信念,其实是一种对自己无所不能的自恋感。在现实中,要“包你满意”,是很难的。因为你就算不断付出,也不可能满足周围人的需求和索取。

 

这其实是一种“讨好”,而不是“爱”。

 

案例中的这位女士,必须要通过讨好、取悦的方式才能和别人建立关系,这种关系即使建立起来,也是对立的关系,而不是爱的关系。

 

如果他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中,就会把别人都视为不断索取的“恶魔”。

 

书的这个案例,是一个迎合性的投射性认同,也是一种和别人建立关系的模式。什么是迎合性的投射性认同呢?就是我对你那么好,你也应该对我好一些,否则你就是个坏人。

 

通过让别人产生愧疚的方式,来控制双方的关系。这就是迎合性的投射性认同的核心所在。这种关系,双方都会觉得不爽。

 

付出的一方会觉得委屈: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不曾真心对待我;

 

对方同样也会很委屈:你做的并不是我需要的啊,我却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想离开你,又觉得愧疚,只能小心翼翼地对待你……

 

那么怎么摘掉“典型好人”的面具呢?

 

胡慎之的建议是:


第一,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第二,试着接受别人的礼物。

第三,试着对自己好。

第四,试着欣赏自己。

第五,试着相信别人。

第六,打破无所不能的自恋感。

 

如果不愿意放下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我们是永远无法摘下“典型好人”的面具的,也会活得很累。

 

三、

只求过得不好不坏,

可能会活成一潭死水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停止奋斗的脚步,江河就会沦为一潭死水。

 

你愿意拥有这样的状态吗?肯定不愿意!但是,这似乎不是个“不愿意”就能解决的问题。

 

书中一位31岁的女案主,一直处在不好不坏的状态中,做任何事都无法全身心投入。而自己的外公、三舅等亲戚也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大成就。母亲提醒她要改变,她也想改变,但总是做不到。

 

这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惑。做成基层的工作,无法升职,想做出改变,却又力不从心。

 

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有所成长,必须在洞悉并坦然接受自己的同时,有所追求。

 

其实,在“不好不坏”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看不到的“好处”:能让人感到安全;能在家庭中得到完全的认同;能对父母产生深度认同。

 

我们对父母的深度认同有两种,一种是“我最终成了你”,另一种“反其道而行之“,成为父母最不希望看到的人。

 

以上这些“好处”,是在无意识中的。保持不好不坏的状态,正是我们基于这些“好处”而做出的选择。

 

这种不好不好的状态,正是一种“舒适区”,它让我们很有安全感。

 

但是,你想取得成长,就必须突破“舒适区”。运用“小步子原理”,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一点点地去突破自己。

 

当我们去做了,我们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真正的好处。

 

在我们做出尝试的时候,我们还要允许自己有犯错的机会。

 

当我们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人生的真正改变,就开始了。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引导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客观地看待自己在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认识到他人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当我们把重心从“关系”转向“自我”,重构内在关系模式时,改变就此发生了。

 

我鼓励大家读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它完全不是“鸡汤”,而是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它在回答各种实际问题的同时,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触动我们行为上的改变。

 

如今,到处都在说高质量的关系。在我看来,只有我们看清了关系中的自己,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发展更优质的关系,你说是吗? 

 

原创:怡记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