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划到的183高富帅仍然不和我心意?

文: 京师心理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现在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仿佛自己左滑、右滑一下就能够在线上拥有无数好朋友。处在信息泛滥的轰炸下,往往一张图片、一段个人信息描述,就能让我们判断想不想认识和了解一个新朋友。

网络的连接太便捷,打破了我们交友的节奏和规则,却让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远。朋友圈里充斥着“当代年轻人孤独大赏”、“朋友圈里3000人,能说话的约等于0这类层出不穷的10w+推文

孤独环绕着的我们,渴望与心仪的朋友建立联结。

但每当问到大家想认识什么样的朋友的时候,人们往往回答希望和忠诚、有趣、富有同理心等等具有良好品质的人在一起。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交友和网络冲浪时交友原则是一样的吗?在线环境与线下的实时互动相比,友谊的形成有什么差别呢?

斯坦福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员在Social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Science期刊上研究了这个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我们在网络中选择线上好友的方式和在现实中选择真实好友的方式截然不同[1]。


线上选择好友往往包含过多理想特质,想找一个“完美朋友”;而真实世界里的我们交朋友时则会从感受出发,丢掉那些网络要求的条条框框。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招募了140名本科生针对这个问题参与研究。首先,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其中包含19个人格特征(例如:慷慨的、富有活力的等等)。从这个列表中,参与者选择了他们最希望朋友拥有的三个特征——“大方”、“主动”、“靠谱”,以及三个最不可取的朋友特征——“独立”、“自负”、“有野心”。三周以后,相同的实验参与者被邀请回到实验室再次参与调查。每一个人都被告知会遇到一个新的人,并让他们确定是否想和这个人成为好朋友。

在实验开始之前,参与者先阅读了一份关于这位“未来朋友”的一页个人信息资料。资料中重要的部分涵盖了他们在研究的第一部分中选择的最期望或最不想要的朋友特征。在阅读信息资料时,参与者被要求评估他们与这个人建立友谊的可能性。然后参与者将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与这位“未来朋友”进行互动:要么与“未来朋友”面对面进行线下聊天,要么通过在线聊天进行互动。在实验期间,为了不让聊天内容本身干扰实验结果,研究者要求参与者和“未来朋友”仅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一系列图片,并在实验结束后,再次要求参与者表达他们对与此人建立友谊的兴趣程度。

该实验的研究人员可在三个独立的信息条件下检查参与者的预期朋友偏好:

(1)仅根据信息资料中提供的信息,

(2)阅读信息资料并在线下实时交互中与“未来朋友”互动,

(3)阅读个人资料并在网上聊天环境中与“未来朋友”互动。

实验结果显示,当个人信息资料中包含他们认为在结交新朋友时最为理想的特质时,参与者表达了对与其成为朋友的更高兴趣。然而,一旦参与者与潜在的朋友在线下相遇,之前看到那一页的个人信息资料对参与者追求友谊的兴趣程度的影响马上就消失了。无论之前有没有看到那一页信息资料,参与者想要形成友谊的意愿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参与者与这个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完全基于他们在面对面实验期间产生的互动经历。

更有趣的是,这个结果也适用于在线聊天组。在线上阅读某人的实时消息,即使回答是像描述一组图片这种完全不带个人偏好的问题,在这样线上的互动结束后,之前个人信息资料所产生的影响也已被完全消除——参与者是否能和这个人成为产生友谊的小火花可能完全基于他们在线上互动时的感受。

这个实验室结果对于日常生活的我们有什么启发呢?也许仅仅通过网上信息匹配寻求的理性好友只是符合我们对朋友“应该是什么”的理想标准。而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可能源于这种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存疑,更有可能是因为信息条件并不意味着相处的轻松愉快。

学堂君认为,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在和一个人交流、相处过程中才慢慢建立的。在选择结交朋友乃至选择建立下一步关系的对象时,我们往往会倾向于想象很多好的他人特质,并按图索骥去寻找。但是当在线下交友或者线上聊天的时候,我们更多依赖的,其实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觉”。下一次,也许不应该被网络信息所迷惑,抛开那些要求和束缚,好好敞开心扉聊聊天,也许朋友触手可及。

-学堂君-

“独立”——你其实想排除“不愿意与你分享”的好友,而被贴标签的人可能是“坚强”;“有野心”——你其实想排除“比起你更在乎自己前途”的好友,而被贴标签的人可能是“仅仅在工作中展露野心,不影响交友”。

学堂君觉得很难通过几个标签来筛选好友,因为标签的范围每个人都画了不一样的圈。

参考原文
[1]Huang, S. A., Ledgerwood, A., & Eastwick, P. W. (2019). How do ideal friend preferences and interaction context affect friendship formation? Evidence for a domain-general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proces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948550619845925.

作者简介: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soon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