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意,哭喊,孩子是在表达什么?

首先,六个月大的孩子,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个阶段对于婴儿最重要的是什么?


虽然心理学界百家争鸣,但是对于0-1岁这个年龄段的发展来说,理论专家们都比较一致的认为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这时婴儿的心理健康,不在于吃了多少,口唇刺激多少,更多的在于养育的质量。在于养育者是否及时,敏感的回应孩子的需求和哭声,是否给予温柔的拥抱,是否耐心专注的喂奶,这些都至关重要。

我们讲过依恋理论(Bowlby,1969),(可以关注我前面的回答:听说婴儿半夜要醒好几次,可以不理他让他自己醒着吗?zhihu.com/question/3600这个时期,婴儿对养育者的安全依恋是我们养育者最重要的任务。


养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如何进行互动,都影响着婴儿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认知,也极大影响着孩子日后多方面的发展,包括自我概念,自信心,情绪理解,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能力,学校成就,道德责任感还有将来的亲密关系等等(Thompson, Easterbrooks, & Padilla-Walker, 2003)。

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也认为,这个时期婴儿的任务是信任对抗不信任没有人可以成为完美的父母,也希望在作为养育者的时候,不要过度责怪自己,苛求自己因为婴儿的需求表达非常复杂和细腻频繁,养育者无法完全满足和符合婴儿的需求。

但是,引用Erikson的一句话,只要父母和谐的养育是富有同情心、充满爱的,0-1岁的心里冲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basic trust vs. mistrust)就能得到顺利解决(Erikson,1950)。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次进行亲子互动的时候,高效高质量专注的去完成,很大程度都可以给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

不顺意,哭喊,孩子是在表达什么?


孩子是采取更为强烈的方式进一步表达需求。


我们家大宝发生过一个故事,对我感触很深。有一天中午,他表达不满情绪,非常强烈,大宝只让我抱,一直让抱着,一直哭,去公园,去车库,去哪里都不行,就是哭。

我就一直抱着,边走边觉察和反思,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下午我有个事情要去谈,无奈我带他同行,结果他就好了,玩得很开心。谈完事情带他回家的路上他也睡得很香甜。

这件事情之后,我就想要搞清楚——我的孩子为什么会用更激烈的方式表达需求。

这个事情大概发生在他一岁多一点的时候,他还不太会说话,那一阵子我工作也很忙,也怀了二胎。那个时期因为我的和先生的忙碌(先生忙上忙下照顾我照顾家),老人的身体不好,也觉得太热,孩子就呆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

我有劝说过几次希望家人可以多带他出去玩,但是也因为忙碌没有真正身体力行的做调整。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我每次中午回家,大宝都格外的粘我,他这是给我信号,结果一直没等来想要的改变,孩子就用这种剧烈的方式来表达积压已久的情绪。

这次事情之后,我深深反思,马上在自己的时间上做了调整,每天保证固定的“遛娃时光”,也找了愿意多走走多跑跑的阿姨帮忙,这样在我忙碌的时候可以多带他出去公园玩耍,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亲近大自然。然后我的洋洋大宝贝又变得开心快乐起来,每天脸上都乐呵呵的。

所以孩子会哭,会有不良行为,家长要首先觉察孩子的情绪表达,然后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行为,发现一下内在原因不要责怪孩子,往往是我们家长忽略了一些东西,才会使得孩子有不良的情绪积压于心中,表达出所谓的“干嚎”,小宝贝会一直哭喊。

我们也聊过镜像的力量,养育者的回应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养育者对于孩子的回应方式是一面镜子,是孩子认识自己情绪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知道如何处理情绪的一面镜子。

所以如果孩子经常“干嚎”(其实我倾向于使用哭喊,因为干嚎仍然带有一丝对小宝宝的批评成分),我们可以先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需求时的回应。

当孩子在表达需求的时候,我们是如何采取的回应?我们有没有带着温柔专注目光和互动去响应孩子的需求?我们是不是在孩子频繁表达需求的时候选择无视?我们是不是表现的耐心不足?其实我们孩子如何处理情绪能够映照出父母的影子。

当孩子表达需求的时候,以下是养育者的消极回应(扭曲的镜子):

  • 重复告诉孩子“别哭了,别喊了,听话”而没有关注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 在响应孩子需求的时候,同时还在和他人对话、看电视等等,做着其他事,没有专注地与孩子互动。

  • 任由孩子哭喊,认为这样可以教育孩子在面对无回应的时候下次就可以不喊了。

  • 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带着责怪,比如“你气性可真大呀”,“宝宝不乖了”,等等,虽然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能听懂这些语言,但是从养育者的神态、语气、周围的环境,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孩子感受的可能更为直接,那就是无安全感,缺乏信任感。

  • 在孩子进一步采用哭喊表达需求的时候,其他养育者在一旁笑,比如说“哈哈哈,真可爱,光打雷不下雨”,这是非常错误也是缺乏同理心和缺乏共情的做法。


有种观点认为,如果父母敏感地与孩子交流,选择性地对孩子的各种情绪表达出反馈,那可以帮助婴儿建立起与父母类似的情绪表达方式(Gergely & Watson, 1999)。

5个月的孩子就能够把人的声音和面部表情进行匹配,通过一个整体来理解这些信号的意思(Moses et al., 2001; Tomasello, 1999)。

在6个月左右的时候,婴儿的面孔,声音和姿势随着父母的反应不同而给出相应不同的响应。

一个经常跟孩子脸对脸互动,微笑,大笑,悦人的声音去跟婴儿对话的妈妈,她的孩子常常会是一副高兴的面孔,也有着悦人的声音和轻松的姿态。

相反的,如果妈妈是迟钝的,反应慢的,忽视的,或者易怒的,这可能会使孩子流露出伤心的面孔,有着沮丧的声音,或者无精打采的姿势。这些传达的是,“我不开心,我很生气,我要抱抱,我拒绝”。

6个月大的孩子,正是愤怒表情的频率和强度逐步增强的时候。如果孩子被强制睡觉,如果孩子喜欢的东西被拿走,他们会表达愤怒,会哭喊,从而进一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这个阈值完全是随着养育者的回应而提升或者稳定的。时常被忽略需求的宝宝,会逐步采用更加激烈的方法来表达需求,甚至更极端的方法表达需求。(Sullivan & Lewis,2003)通过这种情绪的表达,婴儿能够保护自己或者克服障碍(Schultz,Izard & Ackerman,2000)。

所以,当孩子在愤怒,表达不满,是在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什么;这时候,不是想如何去教育他,而是应该去反思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我们有没有听懂孩子的语言,感受到孩子在表达的需求,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更好的回应和满足孩子的需求


同时,适度为最好,家长的关怀和互动不可过度因为有研究发现,当妈妈比如说在孩子睡觉或者看向别的地方的时候,还不停的非常精力旺盛的跟孩子交谈,会让孩子感到应接不暇,为了躲避妈妈的多度关注,他们会形成回避型的依恋关系(Cassidy & Berlin,2008; Isabella & Belsky, 1991)。

以下是积极适当的做法和建议(准确的镜子):

  • 积极觉察孩子的需求,并给出及时积极的回应(比如孩子拍打自己的身体,扭动身体,踢腿表现出不耐烦的动作,这个时候要及时和孩子互动,或者安抚孩子休息。)

  • 在孩子哭喊的时候,不要袖手旁观,而是抱起孩子和他“碎碎念”,比如说告诉爸爸/妈妈你想做什么,爸爸/妈妈在。

  • 不要以抵触情绪面对孩子的哭喊问题,哭喊是需求没有得到回应的升级,所以要还是回归到第一点——积极觉察孩子的需求。

  • 不要放任孩子哭闹,以此来「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法完全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 在孩子哭喊的时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抱着孩子溜达溜达,陪孩子玩耍。

  • 给孩子看绘本,讲绘本,孩子虽然不具有看书识字和很多的记忆能力,但是色彩鲜艳的植物和动物都可以给宝宝记忆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通过讲解的内容来安抚孩子身心。

  • 这个阶段不要盲目的把孩子“闷在家里”,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溜达,看看同龄的小伙伴,带孩子一点一点看看更大的世界。

  • 这个时期不要关注孩子是不是「不听话」「气性大」,也不要要求或者抱有错误的期待,比如期待孩子一定要听话,甚至跟其他的孩子做对比,这样会影响父母的心态,对孩子先入为主的判断,错过很多关键的亲子机会。

参考文献: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OKS Print.) New York: Basic Books.
Cassidy, J. & Berlin, L.J., (2008). The Insecure/Ambivalent Pattern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 65(4):971 – 991. DOI: 10.1111/j.1467-8624.1994.tb00796.x.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Gergely, G., & Watson, J. S. (1999). Early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Contingency perception and the social-bio-feedback model. In P. Rochat (Ed.), Early social cognition: Understanding others in the first months of life (pp. 101-136). Mad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oses, L. J., Baldwin, D. A., Rosicky, J. G., & Tidball, G. (2001). Evidence for referential understanding in the emotions domain at 12 and 18 months. Child Development, 72, 718-735.
Isabella, R. A., & Belsky, J. (1991).Interactional synchrony and the origins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replication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2(2), 373–384.
Thompson, R.A., Easterbrooks, M.A., Padilla-Walker, L.M. (2003).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Infancy, Handbook of Psychology. doi.org/10.1002/0471264
Sullivan, M.W., and Lewis, M. (2003). Emotional expressions of young infants and children: a practitioner’s primer. Infants Young Child. 16, 120-142. doi:10.1097/00001163-200304000-00005
Schultz, D., Izard, C. E., & Ackerman, B. P. (2000). Children’s anger attribution bias: Relations to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ocial adjustment. Social Development, 9, 284–301.10.1111/sode.2000.9.issue-3
Tomasello, M. 1999.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Cambrideg,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文:鸽子  (和一双儿女共同成长的幸运妈妈,也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罗切斯特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研究者,目前专注心理学对于育儿、家庭、婚姻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你和你的小孩是我的初心。初来知乎,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帮助的内容,请大家多多关照。)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