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过后,菩萨保佑 | 睡眠与酝酿效应

文:奕君
编辑: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作为一位算数国家一级苦手运动员(自封),学堂君最不愿意面对的莫过于数学。

不知道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是否和学堂君有一样的经历:

冬日夜已深沉,头上的青丝已经被自己薅下三千。你紧握着笔迟迟不动,整道题只写了个“解”字。

想到明天一早艰难起床之后还要去上早八,你毅然决然地关上台灯滚上床去睡觉,梦中祈祷着满天的神佛拯救自己的数学。

第二天睁开双眼,还没等你洗漱完毕,瞟过一眼昨天的题目却发现解题思路异常清晰,所有昨夜困扰自己的难点全部迎刃而解。你的笔尖滑动写下答案,长出一口气后,不禁疑惑着是什么影响了你。

难道世界上真的有菩萨保佑,文曲星君捞人?

心理学告诉你,这位“菩萨”的真名可能叫做酝酿效应

酝酿效应是何方神圣?

酝酿效应最初来自于一种生活中的现象:

当持续探索一个问题而不得其解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边,转向与此无关的活动。一段时间过后再次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惊讶的发现自己获得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即常说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往今来,这种现象在不知多少伟人探索世界的旅程中扮演了“菩萨”的角色。

我们在初中物理课上都听过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

当阿基米德为了检验黄金王冠中是否掺有银而苦思冥想却无果时,暂时抛下烦恼、放松身心的选择,使他获得了酝酿效应的青睐。

在阿基米德将身体浸入热水里的刹那,这位“菩萨”,或者用阿基米德可能会采用的说法——这位“智慧女神”,便挥动权杖让他洞悉了浮力。

虽然酝酿效应无处不在,但这一现象在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更没有一个科学性的概括与命名。

这样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26年。

那时,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了创造力的四阶段模型,将创造力的产生分为:

1.准备阶段(preparation)

2.酝酿阶段(incubation)

3.明朗阶段(illumination)

4.确认阶段(verification)

而其中对于酝酿阶段的描述为:个体的注意力不再放在问题上,而是转向其他事物,即个体不再有意识地思考问题。

华莱士将这种当我们转向研究其他任务一段时间后,再次研究之前的问题得到满意答案的现象,称为酝酿效应[1]。

酝酿效应与睡眠有何关系?

ps:为方便理解以下内容

请大家回想一下关于盲人摸象的故事

我们假设要让三位盲人恢复视力后看着大象

选择自己当初触摸的是什么

最初的选择如下

甲触碰了大象的腿,认为自己摸到的是柱子

乙触碰了大象的鼻子,认为自己摸到的是蟒蛇

丙触碰了大象的耳朵,认为自己摸到的是蒲扇

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尝试将酝酿效应同其他生理现象结合,从而进一步解释酝酿效应,其中睡眠正是近些年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睡眠,原先没能解决的问题在睡眠后得到了解决,这种因睡眠而产生的创造力提升也可被视为一种酝酿效应[3]。

关于睡眠产生的酝酿效应,主流说法有三种:

1.触碰象腿的甲——睡眠重组问题表征,从而产生酝酿效应

这种理论认为,在睡眠期间对记忆的再加工重构了大脑中与任务相关的表征,这种重构促进了知识的获得[4]。

-小剧场-

甲没有选择正确,他异常坚定自己摸到的是柱子而不是大象。当他得知自己出现错误时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梦会周公。

在梦里,他对大象的印象从一个直上直下的柱子逐渐的转变了。甲意识到,记忆里的“柱子”并不是直上直下的,下端有膨大、上端又有弧度,比起柱子似乎更像是四根上方有连接的生物。

他恍然大悟。

第二天醒来,甲再次来到测试的场馆确认了自己摸到的“柱子”实则是大象的腿,他不禁欢呼道:“感谢睡眠让我的表征重组!”(虽然他并不会这么说)

2.触碰象鼻的乙——睡眠的激活扩散说

这种理论认为解题失败可能会部分激活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的记忆痕迹。在酝酿期,这些痕迹激活先前被忽视的关键知识,导致相关的知识互相结合,从而促进问题解决[5]。

-小剧场-

乙看到了甲的失利,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感觉,肯定自己摸到的是一条蟒蛇,从而如同甲一样回到家里入眠。

梦里,乙见到了儿时的学堂,教书先生是位见多识广的长者,嘴里侃侃而谈,提到一种不常见的动物“象”,其四肢如柱,鼻子如同蟒蛇一般等。

他恍然大悟。

第二天醒来,乙再次来到测试的场馆确认了自己摸到的“蟒蛇”实则是大象的鼻子,他不禁感慨道:“原来这就是睡眠的激活扩散说!”(虽然他也不会这么说)

3.触碰象耳的丙——睡眠的线索同化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睡眠通过激活了问题所对应的信息,当睡眠过程中回忆起一定的线索和提示的时候,脑海中的信息就会结合这些信息进而解决问题[6]。

-小剧场-

丙看到了甲和丙的失败,他没有盲目的回答自己摸到的是蒲扇。相反,丙环顾四周寻找提示,听到一旁的路人隐约提到一种名为“象”的动物却没有继续思考。

一段时间无果,丙请求改天再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回家后在思索中陷入沉睡。

梦里他回想起来了更多有关路人提到的“象”的信息:腿很粗就像建筑的柱子、长长的鼻子好像蟒蛇,耳朵很大就像蒲扇一般……

他恍然大悟。

第二天醒来,丙再次来到测试的场馆确认了自己摸到的“蒲扇”实则是大象的耳朵,他指向大象并确认了自己的答案成为了唯一的成功者。每当夜里入睡前,他便会长吟道:“真感谢睡眠的线索同化理论帮了我的大忙!”(我相信他如果知道这个理论会说的)

求神不如求己

在大量实例中,睡眠同酝酿效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睡眠引起的酝酿效应可能只针对特定的任务类型[7],其具体机理和适用条件仍然在进一步探索当中。

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为我们展示了部分可以运用酝酿效应的情景——

比如有研究证实,通过运动(如15min跑步机行走的方式)可以提高酝酿效应、促进创造性思维[8]。所以,如果一时解题无果,不妨到学校运动场上放松一下转换心情。

但不管怎么说,酝酿效应这位“菩萨”并不会因为睡大觉就对你青睐有加。酝酿效应不过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阶段结果,多去增加前置知识、细心发现线索才是重中之重。

一觉过后菩萨保佑,但求神不如求己。

新学期将至,希望各位再接再厉!

投票:你有因睡眠产生过酝酿效应吗?(单选)

  • 差一点,梦中思路清晰无比,醒来脑子空白无比

  • 有却无用,但梦中的真理大概是“香蕉越大,香蕉皮越大”这种类型

  • 有的,真的帮助我解决了苦思已久的问题(真菩萨保佑!)

  •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哎,科学家们能不能去研究下到底怎样的睡觉可以有酝酿效应呢?为啥我考前恶补后的睡眠,通常都只起到了,一键清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Vol. 10). Harcourt, Brace.
[2]Sio, U. N., & Ormerod, T. C. (2009). Does incubation enhance problem solv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35 (1), 94.
[3]李子逸,张泽,张莹 & 罗劲.().创造性思维的酝酿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doi:
[4] Wagner, U., Gais, S., Haider, H., Verleger, R., & Born, J. (2004). Sleep inspires insight.
Nature , 427 (6972), 352-355.
[5]Yaniv, I., & Meyer, D. E. (1987). Activation and metacognition of inaccessible stored information: potential bases for incubation effects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 13 (2), 187.
[6]Seifert, C. M., Meyer, D. E., Davidson, N., Patalano, A. L., & Yaniv, I. (1994). Demystification of cognitive insight: Opportunistic assimilation and the prepared-mind hypothesis.
[7]Brodt, S., Pöhlchen, D., Täumer, E., Gais, S., & Schönauer, M. (2018). Incubation, not sleep, aids problem-solving. Sleep, 41(10), zsy155.
[8] Frith, E., Ponce, P., & Loprinzi, P. D. (2021). Active or inert? 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creative ideation across incubation periods.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55(1), 5–14.
作者简介:奕君,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