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作为》:“验证性偏差”如何制造幻觉?

看了一部婚姻悬疑剧《无所作为》,着实被震撼了。


从事婚姻心理治疗的妻子,和颇有名望的肿瘤科医生,结婚恩爱14年。直到一桩命案发生,妻子才发现,自己的丈夫不仅屡次出轨,还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谋杀犯


真是莫大的讽刺。


震惊到网友们纷纷在弹幕里说:“女主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假的吧?


听起来好像不可能,但为什么不可能?这个故事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情感的复杂,是爱情的盲目。


人们总以为“知识”和“理性”可以战胜一切,却常常忘记了人是一种“情感”动物。


14年婚姻还是看不透枕边人,“验证性偏差”如何制造幻觉?| 观影

01

14年婚姻,

还是看不透枕边人


最初,我也跟女主一样,完全不会想到,凶手是男主。

男主,登过《纽约杂志》的肿瘤科医生,很多人认识他。医术高明,风趣幽默,最关键的是:他很爱自己的妻子。


女主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小挫折,打电话给丈夫,丈夫带着轻松的口吻鼓励她这只会让你起来更强大。


女主知道男主不喜欢那种虚伪的交际场合,但考虑到儿子的学校生活,还是希望男主出席今晚的宴会。男主一口答应,还油嘴滑舌地哄她开心我会去的,为了你,因为你很美


而在宴会上,好些男人都围着一个性感女子攀谈,男主似乎对她没有任何兴趣,反而和自己的妻子调情。

周遭的一切,好像跟男主毫无关系,男主的眼睛,似乎自始至终都集中在女主身上,还有他的事业。


直到警察来找人,女主才知道——男主这三个月来,都是在假装上班。他之前还跟女主说,宴会结束后就要赶往外地,参加研讨会。

男主跟患者的母亲发生不正当关系,早就被医院开除了。他的出轨对象,就是宴会上的性感女子。他们还生了一个女儿,女主见过。

不能轻易责备女主“傻”。


直到最后一刻,网友依然发弹幕里怀疑:凶手不是男主吧。还有人猜测,凶手是女主、女主儿子、女主爸爸、被害人丈夫……


整个剧情是以女主的视角展开的。女主判断失误,在于验证性偏差”


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人们总有一种认知倾向,根据自己的预设,去收集和判断信息,无意中屏蔽了不利证据。


如果一个孩子被认定为“坏学生”,那么,周边的同学、老师、家长,更容易看到“坏学生”做的错事,并且放大这件错事。比如,当“坏学生”暗自下定决心要考到好成绩,一不小心进步迅猛,就被人怀疑是不是作弊。


而“三好学生”偶然做了一次坏事,周边人都不会怀疑到他头上,就如《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


对于自己的“好丈夫”,女主一直都有“验证性偏差”。她只看到了丈夫“好”的一面:哄自己开心,给病患带去欢乐。对于“情妇”的步步逼近,只觉得奇怪。忽略丈夫旧同事的惶恐表情。在警察拿出丈夫的违纪声明时,疯狂打断对方说话,不想听到丈夫出轨的事实。


再后来,她还专门找其他人聊天,反复确认一个信息——我丈夫不是杀人犯,你也觉得如此,对吧?


02

对“理想”的痴迷,

只是自我欺骗的幻影


这个故事开局就暗示了答案:爱情如何让人盲目。这个答案,还是女主自己说的。


14年婚姻还是看不透枕边人,“验证性偏差”如何制造幻觉?| 观影

丈夫谎言并没有多精明。女主看到男主在医院里,陪患病儿童玩耍,逗他们开心,就轻易认定,男主是个富有同理心的人。


帅气,有才,有爱心,又幽默这样的男人多完美啊。自此,对于周边朋友的质疑,充耳不闻。

直到后来,谎言一层层撕裂,男主说了一堆诱导的话,想把杀人嫌疑推给自己的儿子,女主才真正认清现实:这个男人原来是高功能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 他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天之骄子。

– 他对于患者的关心,是想在“治疗”过程中,获得别人的崇拜。

– 他出轨性感女子,是想证明自己的魅力。

– 他跟女主结婚,不过是把学历高、家底厚的妻子,作为成功的门面之一。

– 如果外界存在巨大威胁,他就会把亲密的人推出去顶罪。

14年婚姻还是看不透枕边人,“验证性偏差”如何制造幻觉?| 观影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也许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


律师一针见血地说,很多人请我打官司,常常以为,赢了之后,一切都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实际上,我只能混淆视听。事实是怎样的,还是怎样。


女主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时,也跟客户说过类似的话。事实已经发生了,拼命否认,也不过是混淆视听而已。关键在于以后应该怎么应对。


此刻,女主才逐渐在迷局里清醒过来,不再疯狂地寻找“我丈夫还是好丈夫”的证据。

父亲说的一番话,也是打破女主幻觉的关键。


在她的记忆里,父母有着完美的婚姻,父亲常常写祝福、送鲜花、买珠宝,用尽一切宠溺母亲。可父亲说:这些礼物是他的出轨后的悔恨和歉意,对母亲来说却是不幸的剧毒。


原来,女主近乎疯狂的“自我欺骗”行为,在她童年时期已经形成。女主跟男主相处时,只看到了男主“宠溺”的部分。她已经习惯了用“否认”、“合理化”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不被外界伤害。


还记得,警察第一次找女主时,提出想跟男主谈谈,了解他是否看到了什么。


14年婚姻还是看不透枕边人,“验证性偏差”如何制造幻觉?| 观影

女主的反应,挺奇怪。女主并没有全天24小时跟男主待在一起,为何如此笃定?这种百分之二百五的信任,差点把她坑入嫌疑人名单里。


她一直在逃避。她早就察觉不对劲,却用另一种力量催眠自己。

03

敢于直面不完美

才是破局的开端


严歌苓写过一个女性如何在婚姻里沉沦、麻痹自我的故事——《小顾艳传》。


小顾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她对“出轨”的敏锐程度,远远高于本剧女主,用三条线索就发现了情妇是谁。但小顾却囿于狭隘的认知,她为了救出狱中的丈夫,固执地付出一切,以为这样便能换回大团圆结局,赢了开场,却惨淡收场。

本剧女主相反,她输了开场,却以高智商的回应,成功摆脱烂摊子。


眼看着丈夫即将胜诉,摆脱犯罪嫌疑,她自告奋勇要帮忙作证,实际上,早已跟闺蜜、检察官串通好,不露痕迹地反转结局。

这是女主最后才做的决定。在协助男主打官司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了男主的真面目,不再奢求“完美”的婚姻,不再骗自己说丈夫是好男人。


不顾一切地维持“完美”的形象,有时候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尤其当自己曾经拥有,后来却失去了的时候,最为痛苦。哪怕曾经那些都是谎言,很多人也宁愿待在谎言编织的幻想里。如果没有人来编造谎言,那么就自己骗自己吧。


我们早该知道,当一个人想方设法让婚姻变得完美的时候,婚姻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就如之前说的《小顾艳传》。杨麦不爱她了,从来都没有爱过。可她总是把杨麦短暂的温柔,当做是爱,不肯戳破那是出轨的歉意。她沉醉于为杨麦付出的爱里,以为只要杨麦接受了自己的爱意,俩人就会一直幸福地待在爱巢中。


可是,幻影总归是泡沫,总要有醒来的那天。如果醒来得太迟,自己可能早就习惯了虚幻,再也无法面对现实。就像小顾,改嫁之后,依然以“杨麦妻子”自居。


抛开对“理想婚姻”的执念,才能真正感受到婚姻的模样。


原创:西希越读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