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偷闻高跟鞋|这样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解释?

文:壹心理
来源:壹心理知乎
原文标题:西安一男子一月两次到业主家门口偷闻高跟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解释?

恋物癖,是一种性偏好障碍,患者表现为反复收集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物品,依赖其得到性刺激或性满足。

像之前类似新闻“买穿过有味道的袜子、内裤、鞋子、胸罩、丝袜”等,都属于恋物癖行为。可能大家会觉得恋物癖是天生的?其实,恋物癖并不是刻在基因立的东西,更多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以及,大家对恋物癖还存在一些误解。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聊聊,为什么会有恋物癖?

01.童年时偶遇的链接

恋物癖大多数源于儿童时期,那时候我们并没有建立正确的性关系知识,就已经被其它关于性的认知和印象发生了扭变。

比如,性兴奋和某种物品错误的产生链接,导致条件的反射。可能是多次反复形成的,也可能是偶然意外发生的。

如男孩在第一次DIY的时候,意外地摸到了一个假发套。自此,假发套甚至毛发就会跟性快感划上等号。

每次他看到假发套或者毛发的时候,都会唤起当时的快感。这些物品也就成为了他性迷恋的物品,无法替代。

02.性心理发育异常

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罗伊德认为,将男性恋物归因于童年时期由「阉割焦虑」造成的创伤。

弗罗伊德提出,一个男孩子在他还是幼年时期的时候,由于“恋母情结”会对父亲产生敌意和恐惧,甚至会担心父亲将自己当作情敌,对母亲造成威胁,进而将自己阉割。

这个时候,小男孩往往会去找寻一个物品,来代替母亲发挥保护和关爱的作用,比如毛毯。

在正常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情感寄托会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逐渐转移到其他女性身上,从而进入到正常性爱关系。

但是如果发展病态化,这种对物品的情感就会一直延续下来,进而成为恋物癖。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案例。

有位男性患者偷女性的内裤上瘾,在与心理咨询师交流的过程中,他承认年幼母亲去世后,便用内裤来作为自己的“所恋之物”,借此来替代母亲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这和FBI犯罪心理画像中的“恋物癖罪犯幼年的母婴关系通常非常疏离,以至于幼儿长大后,依然无法与女性正常交流,只能通过偷盗女性内衣来满足性需求”的说法很类似。

为此,对于“所恋之物”强烈的性需求,其实反映出亲人缺位后严重的焦虑和不安。

03.社会文化的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在你青春期兴致勃勃的时候,由于缺少正确的性知识和性意识,加上男女交流匮乏,从而转向一些具有异性象征的物品发泄,比如充气娃娃,或者飞机杯。

起初可能只是偶然,反复几次后就很难自拔、习惯成瘾了。

而且,相较于男/女朋友可能会伤害、背叛、离开自己,物品就可靠多了。这也是恋物癖群体增强自己控制感的一种方式。

暧昧不清的不确定感,变成一种确定的放心的掌控感,自己就不会受伤了。

最后:)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恋物癖”是不是就等于“变态”?因为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下,恋物癖的新闻常常是以负面的形式曝光出现。

也正因为这样,恋物癖人群会不自觉地产生“病耻感”,会对心理上产生不认同、怀疑、批判甚至是厌恶。

他们很可能会铤而走险,通过偷窃、偷窥或偷拍的方式来满足自己。而无论是哪种方式,在性欲被满足后,有恋物癖的人往往会被巨大的道德感所击溃,从而陷入到极大的自我矛盾中。长久以往,甚至会走向焦虑和抑郁。

其实,只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和法律,不对其他人造成侵害,这就是属于自己的事情,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另外,恋物癖也是指众多性癖好的其中一种。

2017 年《性研究学报》研究显示,有 1/3 的美国人在生活中曾尝试过至少一项的特殊性癖好。

这意味着,有恋物癖并不等于“变态”。

而 DSM-5(《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中也指出,

“只有这种(因恋物对象而引发的)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才构成精神障碍”。

也就是说,如果这种性迷恋没有使得自身陷入痛苦和焦虑,生活和工作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那这就只是一种个人癖好而已。和运动方式,食物口味一样。

本质上,和你沉迷于游戏、酒精、美食或其他爱好,没有多大的区别。

当你敢于面对和接纳自己似乎“难以被理解”的性癖好时,你才真正认知自己。

我是壹心理,一个专业的全生态心理服务平台,为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在线解决方案,输出健康、科学的心理学价值。

我是壹心理,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简介: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的回答,壹心理拥有壹心理测评、壹心理学院、壹心理倾诉等功能,为需要心理帮助的用户提供在线心理学服务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