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一家名为“灵彤彤恋爱学院”的情感咨询机构凉了,结果在它还没凉透的时候,因为太魔幻反智,成了热点。
放张宣传海报让大家先品品:
“大学时就能引导追求者送50多万的珠宝”、“历任男友非富即贵”、“指导平民女孩跨越阶层婚姻”、“脱离平民阶层”、“让男人对你的肉体痴迷”、“让高价值男人反过来跪舔你”、“让男人对你忠心、主动花钱投资、为你事业铺路”….
深入调研下去发现,这家机构的“能人”奇多,远不止啵啵老师一位。
比如能教学员释放魅力,让男人小到买30W手镯大到买房,深谙“舔狗”培养法, 号称“捞金顶级高手”的暖心老师;
比如擅长新加坡勾魂洗脑术,指导多位网红与富二代向婚姻方向发展的渣男终结者YOYO老师;
比如被学员称为:赵敏、黄蓉和任盈盈的撩汉结合体的闻瑾老师…
“能人异士”各显神通,就明白地差告诉大家:就是教你如何从男人身上捞金。
当然,没过多久,此机构就被多家主流媒体点名,随后凉透。
历史总是重复的上演,上一次传播这种价值观念,走相似套路被封的,是ayawawa。
一直以来,社会对女性的约束和要求,让许多中国女人在婚恋市场上产生焦虑,于是,在婚恋市场这片“蓝海”里,ayawawa的言论开始大行其道。
她的理论和一系列课程培训里,最喜欢利用的就是“进化心理学”中的MV和PU。
MV(Mate Value),指伴侣价值、婚姻市场价值。
PU(PaternityUncertainty),指亲子不确定性,是男性对后代的不确定感。
男人的MV和他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有关,女人的MV与她的外表和生育潜力有关。
在ayawawa的培训体系中,当一个女人MV高,PU低,她就有最好的竞争力。
“有人给你评估过长相吗?能打到几分?”
“你选择了“高攀””,他出轨了,你活该。”
“把自己打扮漂亮,早生孩子,不要找凤凰男。”
“表达情感要夸张频繁,这样男人才会像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戒不掉夸奖崇拜对你们上瘾。”
“我一个三线城市小姑娘,就有人请我吃饭,给我买单,我想得到资源是很容易。如果我是个二十多岁男文青呢?狗都不理我!”
…..
在这些观念里,什么都可以被交易和量化。
你要知道自己有几分,才能避免“高攀”,最后找到心甘情愿给你花钱的男人,获得最大利益。
而这些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告诉女性:
女性没有主动选择权,毕生的价值,就是为男性乃至社会服务的;
女性不应该也没必要去创造和斗争,而是要依附于男人,用身体和心理去讨好迎合男人;
没有所谓的“男女平等”,女性可以利用男性无可企及的“性别优势”轻易得到男性艰难奋斗才能获取的一切;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要会示弱懂乖巧,尽量爬的高一点,过的舒服一点。
大部分家庭对于孩子的情感教育是缺失的。
在女人的情感世界里,面临的问题又太多,于是,深受荼毒的女孩子们坚定的认为:
只有变成低自尊的洋娃娃,才能得到最好的、利益最大化的爱情。
然后,自我价值观扭曲。
但,不是这样的。
波伏娃的《第二性》里写道:
男人极大的幸运在于,他不论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当她发现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在出生之时,女性就被父母、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培养成主流价值观里所期待的女性发展的方向:
学业、恋爱、结婚、生育、为家庭减少在个人事业上的投入….甚至,自己都延续了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
这种潜移默化的观念传输,让女性不自觉得形成外部评价体系。
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弗罗姆所说:“只要观察一下人的决策现象,就可以发现人们错误地认为决定是他们自己做出的,而实际上却是屈从于传统、责任或明显的压力”。
女性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女人=相夫教子、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应该做好后勤、女性别太有事业心….”
于是,女性将外部的期待和评判,当做了一种标准,做的决定是别人期望的决定,有的欲望是屈从于别人的欲望,
最后,彻底失去真实的自我,无法遵从自己内心去生活。
在一些情感咨询的个案中,咨询师总会试图让来访者关注自己的内心和当下自己的感受。
因为一个人,尤其一个女性,关注和照顾自己的内心感受、自我认同,是最重要的一点。
也只有当一个女性开始意识到自我,才会开始关注个人内心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家庭或社会需求,寻求改变和成长的路径。
然后明白:女人有与生俱来的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选择不生小孩,可以选择不结婚;
女人的价值不需要被男人定义,不需要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体;
女人和男人一样,要学习要工作,同样可以有事业心。
当一个女人为自己而活、知道自己要什么、认识到自己不但是一个生命,还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时;
她看起来也许还是柔软的外表,但却不再柔弱,内心无穷的力量,会超越年龄、阶层,作为一个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人格、尊严的存在,与世界站在一起。
所以,搞定男人,就能跨越阶级?
人类所谓寻情逐爱,其实是一场精心计算的价值匹配?
幸福是来自一个男人持续的投入,即使这段关系不平等?
用力压抑的自我,在心口不一的虚假话术面前不值得一提?
所以,靠教唆女性算计男性的名义来骗女性的钱,到底是在坑谁?
这些物化女性的观念,更像是一个用来反验大众智商有没有被带跑偏的契机,毕竟,深究一下会突然发现,想靠深蹲猛地起跳,容易心梗。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