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艺术 | 心理咨询中的体验与扮演

作者:陈彬华
来源:微信公众号:彬华同学(ID:asthedusk)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与聚焦的创始人简德林发现,即便是类似的情况,也有些来访者更快产生改变

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好奇,并驱使他们通过录音和逐字稿研究这一现象。 


结果发现,那些更容易发生改变的来访者,在第一次咨询时便显示出了一个特征 


当咨询师问及或是反映他们的感受时,他们常常会有类似的话: 


“伤心……倒也不全是伤心……好像,还有点解脱的感觉?” 


原来,这些来访者会深入自己的体验,核对自己的体验


从弗洛伊德开创谈话治疗开始,体验便一直在心理咨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为改变离不开体验,所以体验在教育、研究还有组织与社会变革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扮演与体验密切相关,诸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等方法,都是在用扮演来创造体验过程。 


这篇文章会为大家简单分享精神分析、图式疗法(Schema Therapy)和慈悲聚焦疗法(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中对于体验和扮演的运用。 


希望能拉阔大家对于体验和扮演的想象。 


01

精神分析中的体验与扮演 


精神分析中,移情是治疗发生的关键。 


我可能会因为我的自由联想,而将我对父亲的感受,转移到了咨询师的身上。在我的体验中,他扮演了父亲的角色。 


而治疗的瞬间常常出现在矫正性情感体验”中。 


比如我正和咨询师经历的冲突非常类似于曾经与父母的冲突。曾经与父母的冲突,结局是我被压迫、噤声。而咨询师与我的冲突却在对话中解决了。 


这时候我可能就在这个体验中收获到,原来冲突发生时,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书房里的一张躺椅,上边铺着东方花纹的毯子


02

图式疗法中的体验与扮演 


图式疗法虽然不按精神分析的话语去分析,也非常看重同样的过程。 


图式疗法的实践者会借由意象练习(image exercise)直接邀请来访者去体验过往的经历。接着再用意象重构(imagery rescripting),去想象和感受过往经历要是不同,会是如何的体验。用新的体验去重写既有的体验 


图式疗法的创始人自然不是凭空想出的这套方法,他一方面受益于精神分析对于早期经历对成年影响的洞见,另一方面也受到完形疗法对于未完成事件看法的影响。 


说到完形疗法,如果是从事心理相关工作的读者可能不陌生。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完形疗法的基础除却完形心理学的理论,还借鉴了心理剧的方法。 


其实我们只要看完形疗法的空椅子”技术(chair work)就能明白了。


空旷背景前的一张空椅子

空椅子技术其中一种典型做法,是让来访者在两张椅子上分别扮演自己内心的两个部分。如此便能够帮助来访者清楚地体验内心的不同部分,让不同部分进行对话,实现内心的整合。 


图式疗法承袭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这些部分做了概念化,类似“内部家庭系统”,会将不同部分称之为“受伤的小孩”、“愤怒的小孩”、“惩罚的父母”还有“抽离的保护者”等等。 


空椅子还会让来访者对着另一张椅子想象,那是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他人。 


比如来访可能会对椅子上“过世的母亲”表达ta的追思与懊悔。 


而图式疗法有时会直接由咨询师扮演那个空椅子上的人,让来访者得到回应。这对于“想象力不足”的来访者会更有体验感。 


另外,这样不光可以完成过往“未完成的事件”,还可以为生活做预演(比如表白、求职等等)。  


03

慈悲聚焦疗法中的体验与扮演 


比较扮演角色的方法,慈悲聚焦疗法对体验的运用还要更加直接,它会让来访者直接去练习感受慈悲。 


在参加创始人Paul Gilbert的工作坊时,他说他之所以开创这个疗法,就是因为他在和人一起就认知工作时,发现有部分来访总是难以见好。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他才发现许多人在调整自己的认知时,对自己的“语气”非常糟糕。


 比如一位来访者在咨询里发现,一件事真的怪不得自己。可他对自己说的话却不是咨询师嘴里的“这不是你的错”,而是恨铁不成钢地说,“这不是你的错!” 


所以,他慢慢接触到了“慈悲”这个概念,并发现许多来访都很少体验过慈悲,自然很难对自己慈悲。 


不过戏剧和扮演仍旧对他的工作有启发。


他借鉴了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也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方法,让来访去想象慈悲,去想象/回忆他人对自己的慈悲,去想象一个慈悲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神情、动作……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都是“演出来”的,怎么有用呢? 


但有大量的研究支撑了它的有效性。譬如,我们发现想象自己在弹钢琴时,弹钢琴动作相关的脑区会有激活;再比如,扮演确实会改变我们的认知等等。 


想到一句话叫Fake it until make it(假装如此,直到做到),虽然这句话也可以往扭曲自己体验的方向走,但也对不少人带来了启发。  


04

结语


阅读到这里,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体验呢(笑)? 


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从事着怎样的学习或工作,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自己的体验,相信你都能从这篇文章里得到你需要的东西,来助力你的行动。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关于“体验”的内容,可以阅读与“体验式学习”、“聚焦”还有其他相关的书籍,比如《体验学习》、《聚焦》还有《U型理论》等等。 


希望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关于体验式学习与参与式学习的内容~


作者简介:陈彬华,一位社工、人类学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公益从业者生性喜欢安利,喜欢为社科出生的朋友介绍心理学,也喜欢给咨询师介绍人类学,在CBT治疗师面前夸赞艺术治疗,在后现代咨询师面前安利图式疗法,相信费老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社会行动与助人工作领域同样适用。本文转载微信公众号:彬华同学(ID:asthedusk),分享个人的思考学习。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