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为何越来越低龄化

# 壹心人7大作业1 #
作者正在参加壹心人活动,欢迎参加投稿,赢丰厚鲸币!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79746

好累啊

哎,真没意思

为什么没人理解我

都是我的错

我真没用…

以上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内心的独白。

近年来抑郁这个词频繁的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甚至生命的“杀手”之一。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从“谈癌色变”变得“谈抑色变”,无论是电视剧、电影等,还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只要一谈到“你得抑郁症”仿佛从此这个人就被划定了,被贴上了特殊的标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近80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人轻生身亡,这数字还不包含自杀未遂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现代人的崩溃往往就是一瞬间,而且悄无声息。甚至越来越低龄化。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且具有高发,高复发的特点。


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类人类健康杀手。很多人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犯病,但专家指出,儿童抑郁症不可忽视。


近年来抑郁症开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罹患抑郁症,抑郁症正危害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健康。打开网页新闻里出现的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孩子最小的只有13岁。

事实证明,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

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中重度的抑郁检出率为7.4%,也就是说差不多5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人有抑郁倾向。

而2021年的上半年短短一段时间就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事件

2021年4月13日 长春红旗街15岁女生跳楼

2021年4月15日 河南信阳第六高级中学一高二男生跳楼,经抢救无效身亡

2021年5月9日  成都49中学某学生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2021年5月13日 湖北安陆德安中学一八年级14岁女生跳楼,经抢救无效身亡

2021年5月28日 呼和浩特市民族中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在卫生间自杀身亡

诸多的悲剧,令人心痛,也让人不经惋惜和感慨。

他们还只是孩子呀,正值豆蔻年华,为何在这样美好的年纪,这般厌世,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究竟是教育的错,还是孩子太 “太矫情”太脆弱?

是什么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1

抑郁症为何越来越低龄化


1、父母的过高期待


你怎么这么笨,你好好学学你们班**同学

你真是太没用了,你怎么那么没出息

你这种成绩还能考什么大学,我还怎么向**炫耀呢?一点不知道给父母长脸

不要总是做不切实际的梦,你是个学生,如果不能搞好学习,你还有什么资格谈梦想

不知道这样的话我们的父母有没有对孩子说过呢?因为很多时候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对孩子精神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在这个应试教育以分数,成绩为导向的大环境中,家庭教育也沉浸在竞争之中。很多家庭都是以成绩的好坏去判定一个孩子的好坏,常常忽略了孩子的闪光点。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好,而成绩差的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大量的虎妈和鸡娃,很多孩子不免被传达了要么优秀,要么完蛋的信条。

甚至有很多家长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症或者抑郁倾向。理由是“现在的孩子,吃的好,住的好,条件好,没有什么烦恼的,要是有烦恼也是自找的”孩子出现了消积情绪也只会被批评“生在福中不知福”。

2、父母的职业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还记得看过这样的一组关于高考状元父母的职业情况的统计数据,这组数据是从2007年到2016年,长达10年的数据统计,其中,大多数学霸的父母的职业都是以教师、公务员、科研人员为主,根据这位专家的调查统计大概有35%左右的学霸都出自教师家庭。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来自北大徐凯文教授的一份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的是“教师、医护人员、公务员三大类别人员的子女自杀率更高” 

那些事业出色的父母,或者自身比较优秀的父母,就越容易自以为是,过度膨胀,对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深信不疑,在教育中固执己见无意中一次次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在孩子教育的路上,比起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孩子影响更大的是父母对文化的认知,比起父母的职业和地位,孩子更加重视的是你是否是称职的父母。


3、父母间的冲突与父母的忽视


要不是因为孩子我早和你离婚了

 

父母之间的冲突也是抑郁情绪的一大诱因,它会让青少年在情感上产生不安全感。

美国行业组织儿童医院协会为NBC新闻收集了46 家医疗机构数据发现,自2016年以来,6-12岁儿童因自杀或者自残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1.3%的人报告说他们曾试图自杀,而9.1%的孩子说他们有自杀行为,而在这些家庭中,有88%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有自杀的念头,有一半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曾经想过自杀。

一些孩子曾试图发出“求救”。但是对抑郁的错误认知让大人错过了沟通和发现的机会,甚至让问题更加严重。

4、容貌焦虑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关于“美与丑”评价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网上一篇《“容貌焦虑”?九岁女孩患上抑郁症,竟因老师太漂亮》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开始关注到容貌焦虑这个词,而数据表明对容貌焦虑的青少年到成年初期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50%~285%,男孩患重度抑郁的可能性更高。


5、校园霸凌


根据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报告中显示:


全球有32%的学生近一个月内,至少一次被学校的同龄人欺凌,每3个学生中就有1个曾遭受到同学的欺凌。每个经历过被霸凌的孩子,都有心酸的故事,甚至伴随他们一生,内心深处的那道伤疤总在黑暗之中吞噬着最柔弱的灵魂。

前段时间鹿道森的遗书曝光,他用一段文字描写了当年在学校被霸凌的经过,甚至也用死亡的方式发出来自己最后的呐喊“请停止校园霸凌。”可见校园霸凌也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


6、孤独感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青少年深陷网络,一旦回到现实就会出现严重的悲观厌世,心境低落的抑郁症状,记得之前看过的家庭教育的课程里提出,我们的孩子就真的那么喜欢打游戏或者沉迷网络吗?

其实不是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在现实世界里没有得到肯定与鼓励,但是游戏和网络世界却可以,比如游戏通过了会显示“你很棒”这类的字样,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很少会说出这样的话语鼓励孩子,久而久之让孩子慢慢逃避社交,加上学业的压力,同学之间的攀比心,不被同伴的接纳以及早恋,感情的纠纷都是导致孩子孤独感的原因。


02

怎样面对抑郁症


以上列举了众多抑郁症低龄化的原因,那么怎样面对抑郁症呢?


1、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心理学认为:孩子人格的形成,父母的教养方式起着决定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应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多聆听孩子的心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应多沟通,多鼓励,多肯定。少一些指责和批评。要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2、正确积极的死亡教育 

中国是一个谈“死”色变的国家,现在的孩子更聪明,也更早熟,死亡教育会让他们更早的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必须好好珍爱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着自己不同的使命和个性而来,父母应告诉孩子生命的美好在于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


3、加强亲子间的互动与户外活动的时间

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有一半达不到推荐的运动强度,缺乏运动是抑郁症发作的潜在因素之一。


运动能使人体分泌多巴胺,而这种多巴胺能保持心情愉悦,多巴胺浓度越高就会让人越快乐越幸福。所以增加户外活动也是让孩子快乐起来的方法。


4、学校和老师应积极面对

除了面对家长孩子每天接触最多呆的时间最久的地方就是学校。

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档案,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说明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都高度重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网上一份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  问卷”在家长群彻底炸了,这是因为在这份问卷当中涉及和包含了诸多与自杀相关的题目,虽然上海市长宁教育局的官方对此前的“不当”问题进行了回应与道歉。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由此也不免引起了深思,因为这份问卷是直接用国外的干预问卷,而且这份问卷是针对17岁以上的,且必须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在场才能填写的。

为什么这样一份问卷会直接用于中小学生身上呢?对此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性,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多重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

如今的青少年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与考验,对青少年的关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应该更加关注青少年内心的世界。

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甚至也需要正规的治疗,他们不是“娇气”,只要渡过情绪的河流,依旧可以看到阳光如初。

作者:柒月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