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咨询师,我常常对来访者说:你现在的生活,就是你5年前、10年前所想要的样子。那么,你未来5年、10年乃至更久的生活,就是你现在所想的。
这可以用心理咨询的疗效因子来解释——潜意识意识化。
它指的是,你在内心深层不为觉察的潜意识,通过某些心理过程浮现出来,清晰地呈现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就好比,在放满物件的抽屉里,打开后,你才看见原来抽屉里有很多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充满着惊喜。
如果不是15年前与心理咨询的相遇,也许我的今天,不是我想要的、现在的样子。
01
曾经的原生家庭,
充斥着彻头彻尾的控制
有一种控制叫:你活在我的掌控里,你不能是你。有一种痛苦叫:我活在你的控制里,我不能是我。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想回忆过去以及过去的原生家庭,那相当于把愈合的伤口重新揭开。只有当我们达到了自我的修通,我们才能有勇气去呈现。
人生即将过半,回首来时路,才猛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如一些来访者一样,充满着家长的专制与控制,只有过而无不及。
因这样的家长专制与控制,使我的人生路上,一直在往家的相反方向逃离。
上大学,上的省城,离家几百公里。上研究生,上的外省,离家几千里。就业,在跨省的千里之外。
曾经被压抑的,总会被伺机反扑。也许我的离家远读与跨省就业,就是对家长控制的反抗与拒绝。
15年前,我硕士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在新家庭与原生家庭的冲突中,父亲说,无论怎样,你都是我的儿子,哪怕你到哪个省,到哪个国家,你都逃不了(你都逃不脱我的手掌),我都能找到你!
那时的自己,恨不能即刻逃脱地球。这样的父权专制,就是彻头彻尾的控制。
那时的自己,似乎力量是不足的,所以痛苦异常,总是彻夜难眠,甚至在恶梦中醒来。
那时常常做一个梦:梦到自己飞到宇宙中,然后掉落下来,到无边无际不中……
醒来是恐惧的,一身冷汗。
学了心理后,试着自己给自己解梦:我向往自己想要的自由,所以飞向了太空;但是,无疑我内在的弱小,让我害怕,所以找不到方向,仍然害怕与父母的分离,这是深层的分离焦虑在作祟。
过年的时候,父亲让我买礼物给亲戚。
我买了80元一袋的礼包,他会说,哟,你那么有钱,买这么贵的东西?!
第二次,我吸取教训后,买了50元一袋的礼物,他会说,你堂堂一个研究生毕业的人,这么吝啬?
这样的事,搁谁都会火大。到底要买什么,买多少钱的标准,你倒是之前说啊!为什么要“马后炮”呢?
正如演员朱雨辰,他母亲对他高浓度的母子关系,是造成他现在年届不惑但仍然单身的重要原因。他说,“母亲太无微不至了,让我觉得我已经不太敢反抗她了”。母亲用他的一日三餐的无微不至,成功地让儿子变得飞不起、离不开。
这样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控制,无疑是让他窒息的。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控制型人格的另一个特点。一切都只有他的标准才是对的。
02
家长的全能控制,
让我无法成为真正想要的自己
一个人终其一生,最重要的目的是,成为自己。
心理学家李子勋在《自在成长》一书中说,其实人的一辈子,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完成自己。
每个人都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一往无前,只是有的人成为了自己,最后活得通透,达到了自我的修通。
有的人没有,依旧痛苦纠缠着度过一生。
在三四十前甚至更久前,很多家长都是野蛮成长起来的,并没有科学的养育子女的知识、心态,所以出现控制欲特别强的、强迫严重的家长,比如我们的父辈、祖辈。
在他们的眼中,如果孩子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会有强烈的失控感,所以就需要通过控制孩子的方式来达到内心的平衡,但他们没意识到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甚至永久的创伤。
从心理层面说,控制与强迫思维源于“肛欲期”的发育问题在潜意识中对强迫人格具有很大影响。弗洛伊德也强调肛欲期(大致从18个月到3岁)的固着和这个时期的攻击冲动对强迫人格形成的影响。
我的原生家庭,显然属于“控制型”家庭。这样的家庭里必然有一个或两个失控型的家长。
因为怕失控,所以要控制。
动画片《包宝宝》反映的是,包妈妈对包宝宝的过度控制的养育。当包儿子不断长大,找了新的女朋友,要离开妈妈时,包妈妈无法把握,再也无法控制儿子的离开,以致于一口把孩子吃回了肚子。
这就是一种对关系失控导致的极度恐惧导致的“吞噬”。这样的“吞噬”,对一个人的成长无疑是致命的。
一个控制欲的人,具有典型的“肛欲人格”,这是一种行为上极度强迫的、控制的人格,它源于早年的“肛欲期”,人格发展不够健全。其典型特征是牢不可破的僵化思维、不惜代价的控制他人。
在肛欲期时,个体在人格发展阶段有固着,没有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即俄狄浦斯期。
幼年的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这是排泄控制的失败与受挫。长大成年后他们需要通过控制他人来完成心里的平衡,以达到内在自体的自我“救赎”。他会想,我小时无法控制我自己,现在我还控制不了你吗?
这样的家庭关系无疑是紧张、焦虑的,父母是善于操控的能手,他们通过语言、行为来控制孩子。
陷入这样的控制关系里的人,痛苦不堪。
一方面被拖入父母无法自拔的全能自恋幻想里,一方面陷入他们强烈的权力控制里,在这样的全能自恋感与强权控制的双重夹击里,子女只会倍感窒息,痛不欲生!
在这样的控制里,我已不是我,我也无法成为我。
03
与心理咨询相遇,
是寻找心理“自由”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
当我为我的原生家庭痛苦时,为我的父子关系受伤时,我急于寻找一个出逃的指引与方向,我需要一份逃离被控制的力量。而在当年我的心理咨询中,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分离原生家庭,是心理咨询带给我的第一次新生。
机缘巧合下,我与武老师相遇。在北京。
在长达三小时的会谈中,武老师说:在这样的过于紧密的关系里,你无法成为自己,更无法成长。不与原生家庭进行分离,是无法解决的。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回家后,我立即着手“分离”原生家庭的工作。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们是一个孩子时,痛苦是被大人戳破的气球,令人痛苦和恐惧。当我们是一个成年人时,我们学会了在别人戳破气球前自己先动手戳破。气球虽然也破了,但这一次却令我们获得了隐秘的掌控感。
召集了全部家庭成员了,我表达了我的主张。尽管父母不愿意,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们还是答应了“远离”我的要求——代价是需要重新买一套新房,必须新买。
对刚结婚成家的我和妻子来说,这无疑是另一种雪上加霜。但相对于住在一起的被控制,被“绞杀”,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一次的心理咨询(以及后来的若干次,包括邮件往来),让我获得了新生。我主动戳破了气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与心灵自由。
一个人的成长,不只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但如果没有人指引,也许你会一直呆在原地,无法动弹。
选择新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带给我的第二次新生。
心理咨询后,我获得的第二次新生是,我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心理工作——多年以后,我意识到,这过程不就是象征着逃离原生家庭的控制吗?我不是在成为真正想要的自己吗?
曾经的那份让人艳羡的工作,慢慢地,我却开始变得窒息,我无法伸展我自己。
如果我们不去做尝试,我们就无法分清,这样的窒息到底是自己变得弱小了,还是被控制的力量更厉害了。
当我们跳出来看自己,我们就能发现,其实是内心的恐惧制约了自己。
04
当你遭遇了人生的艰难苦恼,怎么办?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太容易,少数人稍为平顺,大多人还是一地鸡毛。
一是,突发事件导致的知、情、意方面出了问题。突发事件包括失恋、失业、升学、离婚、死亡等临时事件或人生转折点,导致一个人在感知、情绪、意愿等方面的退行,而进入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无法排解。
二是,长期事件或情绪累积,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解决,累积下来的情绪或创伤,处理不当则可能会“溃烂”、“发脓”。
三是,追求品质提升的“心理繁荣”或人格重建。如果经济水平较好,那么来访者可以选择“锦上添花”式的长期的个人成长心理探索。通过长程咨询,找到内在的卡点,提升个人生活品质。
当你遭遇了这样的一些艰难苦恼,也有长时间走不出,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调整或矫正的“手术”,让来访者恢复自我的各种功能。
首先,思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去除内在冲突。
人是一个矛盾体。我们总是想要变好,但又不想要更好。但与其说不想要更好,不如说不敢要更好。
对于个体与家庭的分化来说,你需要个体化,就需要与原生家庭进行分离,就需要经历分离的痛,需要自己为自己负责,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支点”获得帮助,这样才能成长。
当你发现,你的力量撑破了那份冲突,你必定能获得内在的新生与成长。
其次,寻求心理咨询,获得“心理自由”。
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如果你在痛苦中觉察到自己有一些改变的需要,或许它开始时不过是一枝幼苗,那么,请你一定要浇灌它,让它茁壮成长。这或许是你改变自己最原初的动力。
心理咨询相遇,就是寻找心理“自由”的过程。它让自我变得有力量,让你知道坦然面对好的或者不好的选择,而不是:在原来的状态中动弹不得,哪怕一丁点的改变,你都感到恐惧。
“自由”是一种富足的状态,是一种生命“俱足”的状态,可以解释为:你是不匮乏的,有,更好,没有,你也一样好。
时下的人们都在追求“财富自由”、“车离子自由”。
然而,从生命本质看,我们最需要的是:“心理自由”。
最后,在行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升华获得成长。
心理咨询只是一个杠杆、一个支点。在咨询探讨中,我们明白了一些影响因素,发现了关键问题,明确了价值方向。
但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实践,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变好,变得更有力量,甚至更有钱,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改变,却又需要经过痛苦的过程,比如付出、比如煎熬、比如万分的努力,这又是很多人无法忍受的。
蜕变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有了价值方向而不行动,那么,它也就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了。
记住,只要你准备好担起自己的生命重量并做出行动,别说5年后、10年后,现在你就能接近你想要的生活,收获属于你的自由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