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拉康心理
来源:Lacan心理(ID:Lacan-psy)
前几日,一位同行分享了这样一段来自“患者”的吐槽:
某何姓主任;
面诊费11000元/小时;
治疗费20000-40000元/小时;
整个疗程至少需要几十万。
高至如此的咨询费用,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然而,这已不是我们看到过的第一位“高人”!
此前,我们多次发文揭露的某“爹娘在上网”心理咨询平台的创始人夏XX(真名胡X),其咨询收费同样高达万元/小时。
课程费用则高达数十万。
而夏XX的咨询效果也堪称神奇。
某位被医生诊断为精神疾病且需持续药物治疗的病人,在听完夏XX的传统文化课后神奇的康复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神奇”,其咨询费用才如此之“高”!
而某何姓主任大抵也有着这种不可告人的“神奇力量”。
这样的收费“正常”吗?
我们不妨来测算一下。
假定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标准符合正态分布。
在正态分布中,
平均数上下各延伸一个标准差,包括总面积的68.26%;
正负1.96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5%;
正负3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9.73%;
±4s之间的概率为0.9999,即包含总面积的99.99%。
2017年12月,基于1510位心理咨询师的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的平均收费标准(面对面咨询)为391.4±219.74元/次,四舍五入约为400±200元/次。
此即意味着,在咨询收费的正态分布中:
达到600元/次,已超过84.13%的同行;
达到792元/次,已超过97.5%的同行;
达到1000元/次,已超过99.865%的同行;
达到1200元/次,即超过99.995%的同行。
而当咨询收费达到10000元/次,其收费已超过平均值48个标准差,已经超过99.9999999999…..%的同行。
哇喔!!
同时。
在抽样统计中,当一组数据超过平均数2倍标准差,通常被判断为为异常,超过平均数3倍标准差则为高度异常。
-
意味着在咨询师的收费标准分布中:
超过800元/次,已属异常;
超过1000元/次,则属于高度异常。
所以说,那些收费达到万元/次的,从统计角度来看似乎已跟我们“凡人”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从概率来讲,应该属于开天辟地式的人物!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仅是根据统计标准,基于当前数据和理想化正态分布所得出的结果。
跟各种心理量表的测量结果一样,仅是一种基于统计的,客观量化的参考。
如果。
让大家定一个主观标准,超过即意味着该咨询师可能“不可靠”甚至存在“诈骗”嫌疑!
大家觉得多少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