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都孤僻高冷?No!你和天才的主要区别在这儿

文:邢乎
编辑: 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天才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能是个天才?

一提起天才,可能我们马上能想到《心灵捕手》里的威尔、《名侦探柯南》里的柯南,还有在各种电影里出现的霍金图灵爱因斯坦等人……

离我们更近的,还有前段时间大上热搜的北大学神韦东奕,他在阿里达摩院的数学成果展示,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每个字都认得,连在一起就是看不懂(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吧)!

每次镜头切到他们,我们仿佛能感觉到庞大的数字宇宙在他们脑中翻涌,然后把结果主动递送到他们面前——其实这并不夸张,因为天才看到的就是这样!

2001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典的脑科学研究,标题是“what makes a prodigy”,作者 Brian Butterworth 报告说,一位数学早慧儿童脑区的正电子成像研究表明,他有异常活跃和发达的“场景记忆”,因此可以“看见”大量且漫长逻辑推演的中间结果[1]。

就像《后翼弃兵》中贝丝一躺下就能从天花板上“看到”一局局棋谱的展开,然后凭空模拟出各种实战训练。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天才?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

天才与非天才的差异

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上的差异。由于人格特征已被证明能预测人生的成功率,我们接下来就主要讨论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

在人格中,大五人格模型被视为最经典的人格特质模型,它可以解释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个体间的差异。

“大五模型”有五个基本的人格维度,依照这些维度的英文字头,被心理学家称为“OCEAN”或“人格海洋”:

  • 开放性(O):看一个人是否对未知充满好奇,对多样事物有包容心,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 尽责性(C):看一个人是否有责任心、自律

  • 外倾性(E):看一个人是否活泼、爱社交

  • 宜人性(A):看一个人是否脾气好、容易信任别人、心地善良

  • 神经质(N):看一个人是否情绪化,容易紧张和焦虑

通过1995年到2020年间发表的13项研究,分析了7976人(其中包括3244名天才和4732名非天才)的人格特质,研究者们发现:普通人和天才最大的差别在于人格的开放性!

有天赋的人比没有天赋的人在开放性这一项的得分更高

2012年,心理学家 Miller 和 Speirs Neumeister 也发现,开放性是高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创造力的重要预测因素,而创造力恰恰是组成天才定义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一些与开放性相关的特征,如对新知识的好奇、发现力、想象力等,也都和天才的特征息息相关[3]。

也就是说,相比普通人,天才对这个世界有更强的好奇心和包容心,面对新鲜事物他们更愿意探索猎奇,而不是“肥宅”在原地。

而在其他方面,比如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神经质方面,天才和普通人倒是没有太大差异[2]。

因此,天才不是只有孤僻高冷范的,ta们也有可能善解人意(宜人性高)、热情似火(外倾性高)。

情绪种类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吗?

心理学者Schmitt(2008年)等人通过对55个国家的居民人格特质分析发现,女性的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水平普遍高于男性,然而关键指标——开放性没那么显著[4]。

而在另一项专门针对天才的研究中,发现天才女性在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和开放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天才男性。

不过,2016年的一项针对天才的研究也指出,与同龄人相比,天才女性在神经质方面得分较高,在外倾性方面得分较低[5]。

在这里也许可以想象一下电影《后翼弃兵》的女主贝丝,从小在孤儿院生活的她一直与孤独为伍,属于不太合群的那种类型,脑子里也总是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许更像是天才女性们面临的真实状况吧。

那么普通人想成为天才,现在还来得及吗?

2006年,心理学者Roberts等人通过研究20岁到40岁普通人的人格特质的变化,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都在逐渐增加。然而外倾性和开放性只有在青春期才会增加,此后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6]。

也就是说,过了青春期,你的天才指标——开放性会越来越低,变成天才也是希望渺茫啊。

天才是如何诞生的?

1.遗传

要说天才是如何诞生的?那首先得要“生”得好。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Thomas Bouchard Jr. 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量了88对同卵双生子的IQ。在这些同卵双生子中,48对是从婴儿期就分开抚养的,40对是在同一家庭中成长的普通双生子。

结果发现:一起长大的这些双胞胎在IQ总分、言语理解和执行力上的相关分别为0.88、0.88和0.79——也就是说,这些双胞胎的相似性绝大部分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在这三项分数的对内相关分别也高达0.69、0.64和0.71!这说明,即使是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双胞胎,也因为基因而具有高度相似性

研究者最后得出结论:IQ分数大约70%的部分都可以用遗传因素解释[7]。

无独有偶,心理学者Pedersen等人在1992年所做的实验中也发现,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大概有80%来自遗传

所以,是不是天才,看起来是注定的。

2.普通人的天才时刻

不过,作为大多数没有基因加成的普通人中的一员,我们也不必气馁!

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像天才们一样随时保持高水平智商,但在某一个时刻——比如进行原创性思考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达到那样的巅峰

当你在画画,画笔在纸上流淌,完全表达出了你的创意时;或者当你想问题,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角度时,那也是原创性思考诞生的时候。

心理学家埃森克及近期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考时,大范围的脑区会被激发、活跃起来。

人脑倾向于将熟悉的任务交给专业化的脑区模块处理,因而在循规蹈矩地面对问题时,人们只有局域脑区激活。而当人脑处于完全的创新阶段时,被激活的脑区范围最大。

这也意味着,当我们深度思考时,大脑会像被点燃一样,完全投入于此时此刻[8]。

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汪丁丁这样总结道:

“人们的原创思想总是伴随着激情。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也能像天才一样瞬间「看见」那些奔涌的火花。”

汪丁丁把这个过程描述为:普通人的天才时刻

即使不会成为天才,我们也会拥有自己的天才时刻,自信一点啦!

-学堂君-

学堂君有时候在想,有时候天才的性格孤僻可能并不是因为”孤僻”,而是比较难找到可以平等交流的朋友?当天才们聚集在一起,可能也都活泼外向,甚至商业互吹。

参考文献:
[1] Butterworth. (2001). What makes a prodigy? Nature Neuroscience, 4(1), 11–12. https://doi.org/10.1038/82841
[2] Ogurlu, & Özbey, A. (2021).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in gifted versus non-gifted individuals: A three-level meta-analysis. High Ability Studies, 1–25. https://doi.org/10.1080/13598139.2021.1985438
[3] Miller, A. L., & Speirs Neumeister, K. L. (2012). Multiple variables for predicting creativity in high ability adults. Advanced Development Journal, 13, 84–102.
[4] Schmitt, Realo, A., Voracek, M., & Allik, J. (2008). Why Can’t a Man Be More Like a Woman? Sex Differences in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cross 55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4(1), 168–182.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94.1.168
[5] Mammadov. (2016).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gifted students: Mediation by socio-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variables. Thesis (Ph.D.)–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2016.
[6] Roberts, B. W., Walton, K. E., & Viechtbauer, W. (2006). Patterns of mean-level change in personality trait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1), 1–25.
[7] Bouchard, T. J., Lykken, D. T., McGue, M., Segal, N. L., & Tellegen, A. (1990). Sources of Human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e Minne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 Science, 250(4978), 223–228.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2218526
[8] Starchenko, Kireev, M. V., & Medvedev, S. V. (2014). Brain organization in creative thin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94(2), 160–160. https://doi.org/10.1016/j.ijpsycho.2014.08.703

作者简介:邢乎,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