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内容

心理学作为一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根据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实践领域的不同,心理学分支已经有100多种,包括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等。

然而,对于很多普通大众来说,它还是比较神秘陌生的。在认识心理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误解出现,比如认为心理学家会算命,或者可以一眼看穿别人在想什么。

所以,对于心理学内容写作者来说,让大众对心理学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毋庸置疑的是,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外在的心理表现,可以被直接观察到,包括我们的语言,动作;而内在的心理活动,也可以间接感觉到,比如我们的情绪与认知。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科学的向大众解释心理现象,提出能够改善个体生存状况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何为心理健康?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其主要内容如下: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够发挥有限的个性。

了解心理学可以增进我们的认知,让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更有把控感。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坐着感性的马车,那么一定让理性做你手中的缰绳。”

当我们感到失望,愤怒,伤心……可以学着探索情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学着去审视自己的认知是否有所偏差,承认自己每一种情绪的存在,然后坦然地接纳他们。而对于情绪的控制,也有好多好的方法可以学习。

在没接触过心理学之前,我也会认为愤怒就是不好的;认为如果我伤心了,就一定是别人的错,或者一定是我自己的错。

而在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后,我认识到每种情绪都有它背后的价值,我可以坦然的去面对他们,去感受他们,最后去接纳他们。而具体的接纳方法和过程可以和更大的人进行分享。

很多心理学效应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了解这些心理学上的现象能够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一些觉察。

比如非常有趣的“鸟笼效应”——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通过深入剖析这样的现象,可以发现人们绝大多数的时候总是习惯性采用惯性思维。也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有多么的重要。

心理学效应的科普是非常有趣的,也比较容易理解,但它们同时又是能够给人以启示的。

毫无疑问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关心的还是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会面临高考后该何去何从的选择,恋爱中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婚姻中如何解决沟通问题,工作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提升个人能力……这些与大家息息相关的问题,也都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给出一些更加客观理智的分析和建议。

最近我看见了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相关解读都非常细致,能够让人更加了解自己的某些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然而我也看见极少数作者或者读者会过分的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原生家庭上来的现象,这样实际上有些矫枉过正了。


如何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勇敢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是我们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而不是觉得事已至此,做什么都没有用了。

正如依恋理论的创始人John Bowlby所说,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从摇篮到坟墓,都围绕着各种亲密的依恋展开。尽管我们对于依恋的姿态最主要是由生命初期的关系塑造而成,但我们还是可以改变的。”

恋爱婚姻,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学业职场……这些都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也许作为读者,更希望看见这些比较切实的内容。

另外,人们对很多个体行为还存在非常多的误解——

  • 比如,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成瘾行为?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以及它的干预措施有哪?

  • 比如,很多人对于强迫症有很多困惑,这方面又该怎么分析,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科普一下呢?

  • 比如,很多人会有处女情结,对性行为的认识还非常有局限性,在当下性教育特别匮乏的阶段,这方面的教育也可以通过书写传达一二吧?

而对于一些已经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可以多一些科普文章,比如正念,冥想,催眠等。

对于一些已经诊断出有某些心理问题的人来说,适当的宽慰,让他们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的状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很有可能是有帮助的。比如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多表达一些理解他们的话,也许他们的思想压力就会小一些。

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觉察和理解自身的途径,帮助我们看到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理解自己想法和情绪背后的原因,而被看到和被理解就是疗愈的一方面。


而对于大众来说,写作者如何深入浅出,触及灵魂地书写,既保持专业性,又能让其他人很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这个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文:温寻梅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