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潇肖
来源:亲社会实验室(Prosocial_Lab)
饮食是个体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之一,不仅对身心具有重要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早在 2005 年,全球畜牧业供应链的 CO2、甲烷排放分别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和44%,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一大来源。在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环境与动物保护意识日渐高涨的背景下,素食引起一些民众、企业、NGO等的关注。
一种新的旅行方式——素旅行应运而生。通过全程全素食安排,这种素旅行为素食者出行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通过产品设计提升了参与者对环境、食物的关注。
素旅行的核心特征
本研究涉及的素旅行发起人从事旅游业十余年,开始全素后有感于出行不易,开始策划素旅行。在他看来,“素旅”包括三个层面:
(1)表层体现为素食,全程只提供纯素餐饮(不含蛋奶、五辛、酒)。提供住宿的民宿老板平时也偏好素食,在素旅行成团期间亲自下厨,专门研习素食烹饪技巧和菜品,甚至还为素旅行团员购买了一套单独的烹饪设备。
(2)中层强调旅行的本质,旅行不是走马观花或是采购特产,而是用心体验“不同”与当下的“感受”。提升用餐过程的仪式感。通过餐桌布置、食材搭配等(图1),使参与者关注用餐过程、食物本身,以及旅行体验。有受访者提到,“当我走进餐厅时,已经能感受到他们的体贴和热情。在开始进食之前,我的眼睛已经尝到了食物的味道。”
图1. 素旅行期间民宿特别提供的全素餐食及餐桌布局
(3)底层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借助旅行体验实现个体成长。素旅体现为慢节奏,减轻通常旅行团的匆忙感,鼓励参加者在登山时注意呼吸的调节,充分感受优美的环境,让游客沉浸在体验中。增加旅途中的惊喜,导游在背包里提前准备了茶壶和炉子,在游览途中,引导游客品尝用泉水泡制的茶(图2)。有参与者说,“你需要冷静下来欣赏大自然,而茶有助于冷静……我想不出比这里更好的天然氧吧了。”
图2. 武夷山景区溪边的品茶布置
此外,素旅行每次成团人数限制在六至十二人之间,以鼓励参加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例如接风洗茶会让团员相互认识、交流心得。
本研究发现参与素旅行的动机包括游客个人的素食偏好、改变家庭成员对素食的态度以及当地景点的吸引力。通过参加素旅行,受访者谈到以下收获:
(1)对素食形成了更积极的态度。有非素食参与者表示,“如果吃素是像旅途中这样的,有这么多种类和新鲜的食材,我不会再担心纯素会导致营养不足……吃这几餐感到非常有能量。”
(2)正念体验。“在这次旅行中,特别是徒步途中的品茶环节,我其实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是把自己沉浸在那个环境中。品茶,倾听流水,感受微风,这些都是你想太多时总是忽略的事情。”
(3)自我反省。一位和家人一起参团的游客表示,“参加这次素旅行使我跳出母亲的角色,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我觉得天空和地面突然变宽了,把小我从自己身上拉了出来。”
本研究提供了深入理解素旅行的框架,为旅游业尤其是食品旅游(Food tourism)的从业者具有实践启示。食品旅游产品的设计除了要满足游客对当地美食的需求,还可以提供学习和反省自我的机会。游客能够在慢节奏、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中提升幸福感,并反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落实活动细节与营造场景体验也至关重要,使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获取认同感,反思旅行的意义乃至生活的目的。素旅行像是个体成长小组,以素食为媒介,使人关注饮食与环境,深度联结内在与外在。
作者说
亲社会的概念日益扩展,从个体间的亲社会行为到群体间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反映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亲环境行为。本期推文介绍近期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研究者以在武夷山开展的为期4天的素旅行项目为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的方法,探索素旅行发起人、承办方(当地民宿老板、制茶师、导游)以及参与者的感受与洞见。希望通过此文对亲环境有所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