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初次相见的某个人或者某个地方,却会觉得格外熟悉亲切,感觉好像早就遇到过一样?
实际上,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库里肖夫效应”所反映的道理: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影,而并非事实。
阐述定义
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个有趣并且神奇的现象:用同一个人物的同一个镜头加上不同内容的小短片。结果是,观众在看的时候,会根据后面不同的内容而对原本镜头里的人物情绪赋予不同的解读。
比如,后面接的是一个欢乐的的场面,于是观众觉得那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如果接的是一个悲伤的内容的镜头,则观众会觉得那个特写中的人脸是悲伤的。
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判断的反应称作“库里肖夫效应”。
背景来源
1918年,一名年仅十九岁的电影导演库里肖夫,发现了这种电影现象,也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心理效应。
当时,他为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摄的一组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并与其他内容的小片断分别连接成三个新的小短片:
-
第一个是在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加上了摆了一盘汤的桌子。
-
第二个是莫兹尤辛的镜头后面紧接着一个躺在棺材里的女尸镜头。
-
第三个则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的镜头。
并不知情的观众分别看到三种组合短片时,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
并且观众一致认为:
-
莫兹尤辛看着那盘汤时,是陷入了沉思的神情;
-
莫兹尤辛看着女尸时,表情又是如此的悲伤;
-
而观察女孩玩耍时,莫兹尤辛更是将轻松、愉快的表情表现得十分自然。
事实上,拍摄时的莫兹尤辛始终毫无表情。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惊人的“库里肖夫效应”呢?
答案是,因为观影者将自己的经验投射到了眼前的镜头中,从而产生了联想。
因为人们在观影或者日常生活的经历中,普遍存在看到失去生命者就会悲伤,而看到玩耍的小孩会让人轻松愉快。
这样的结果,只是人们的内心联想的心理投射而已。
“库里肖夫效应”对于蒙太奇这种电影艺术的运用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各大品牌对于商标名称和商标图案的选择,无不是对“库里肖夫效应”的灵活运用。
案例分析
诞生于1886年大受欢迎的国际品牌Coca-Cola饮料在20世纪20年代初便进入了中国市场,结果却是几乎是无人问津。
调研其原因是因为中文译名的问题:当时的翻译者将Coca-Cola翻译成了“蝌蝌啃蜡”。
因为人们普遍对那些黑乎乎、黏糊糊的青蛙幼体充满排斥与厌恶心理,会将联想到“蝌蚪”和“嚼蜡”的心理投射到了Coca-Cola身上。导致在国外大受欢迎的饮料却因为名字而在中国无人问津。
20世纪80年代,Coca-Cola品牌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次,它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译名——可口可乐。
而这一次,可口可乐引爆了中国饮料市场。
同一种饮料,只因翻译的用字不一样,就让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情绪认知反应,这无疑是“库里肖夫效应”的生动诠释:你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你内心的投影。
小时候我们学过的成语故事“疑邻盗斧”,同样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首先能看到他内心投影于外在客观世界的事物,以及看到他想看到的事物。
相关科普
一、恩格斯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无论多么超越感觉,但总归来说,还是大脑的产物。大脑是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
我们的大脑皮层额叶对问题解决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加工过的信息都要传递到额叶进行进行更加复杂的加工,编织成行为程序,进而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与心理过程。
同时还要将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帮助完成活动,并建立起关于现实世界的模型。这种模型也让我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思维去理解、预测他人,从而获得掌控感。
二、可口可乐的案例以及“疑邻盗斧”的故事都在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这就是典型的内心世界有什么,看外在客观世界就是什么的心理规律。并且是他想看和能看到的客观世界。
当我们产生了一些无厘头的抗拒或者莫名其妙的冲动的时候,学会觉察,它来自哪里?自己遇到了什么?
是自己被外面的世界一言一行所影响,主观成见扰动了自己内心产生的投射与困扰?还是自己确实遇到了一些需要客观面对的问题与状况?
那么,个体的这些主观成见会在生活中投射出来的心理学影响是怎样的呢?
①、“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但在心理学上,人们从来都不是纯理性的,大量的情感因素影响着我们认知世界的结果。
所以,在在做出判断之前,我们应该先暂停几秒,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事实的影响。
②、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库里肖夫实验并指出,对于演员相同表情在不同情境链接下的不同理解,只是观众个人情绪主观成分的投射,而为演员的表演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元素。
这一心理效应也解释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是因为人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内心世界里想象出来的情感。
此刻,也在提醒我们,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我们面对的事物。
③ “库里肖夫效应”对现代广告学的理论支持。
各种影视作品或者宣传资料中,人们极易对人或事物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给剧中的人或事物贴标签。
商家利用“库里肖夫效应”引导说服、吸引悦纳消费者;同时“库里肖夫效应”也提醒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注意克服由主观投射心理引发的心理影响,防止自己陷入因循守旧、刻板固化的思维,从而导致判断失误与损失。
个人见解
库里肖夫发现这个现象已经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了,它对我们的影响也得到了很多的诠释,我们又应该从中领悟与借鉴什么,让自己可以更好的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做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与选择,并且更好的为自己服务呢?
① 学会创造性思维
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也许在这些枯燥反复、或者简单有趣的事情之中,就蕴含着很深刻的智慧、或者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观察思考,发现并且精进,而不是每日用一种常规性思维单调的重复。
我们都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更受我们自己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而打破思维定势,拥有创造性思维,会帮助我们更有能量快速的解决各种问题。
② 做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我们很喜欢某一个人的某一个特质,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在渴望自己也能够拥有,或者那也正是我们自己拥有的特质。
我们也生活在一个信息与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稍微不慎,我们就有可能迷失自我,陷入商家的套路,损失自己的时间与金钱。
此时,我们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反观内求,自我觉察,明白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未来的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拥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与工作?
可以勇敢尝试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温和坚定地坚持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轻易被别人的套路或者情绪牵着走,或者出现不切实际的判断与盲目地跟风。
③ 自我成长,提升认知
很明显,“库里肖夫效应”带给我们的并不是客观而深刻的真实情况。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顺遂,可以尝试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思维认知,完成自我认知升级,能够更加平静、理智、更有智慧地判断与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将会多出更多的可能,也就拥有了让自己幸福的更多可能。
让生命保持正向成长与发展,让我们的内在心灵本底处,不断获得滋养与丰富,我们便会在发展中收获美好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