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京师心理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你怎么对我这么冷淡?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你怎么对我这么粗鲁?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
现实中我们似乎总能发现这样的狗血桥段:男方无意中表现出的冷淡/粗鲁的表现拨动了女方敏感的神经,然后便是一场翻天覆地的争吵……
人心善变——这似乎是大多数人在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就得出的一个结论。喜新厌旧、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忽冷忽热……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都揭示了人心的善变性。但人表现出的善变真的能反映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吗?TA的冷淡或粗鲁真的是变心的表现吗?
关于这一问题,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TA态度的变化很有可能并不是TA的本意,TA只是“太冷”或“太热”了。
是什么堵住了我的喉咙?
“最近的风又在作妖了,好难受啊……”
“哦”
“你不这么觉得吗?”
“还行”
“你是不是冻傻了?”
“没”
“你能多说点话吗?”
“……”
在冬天,这样的对话似乎能触到某些人的痛点:某一方拼命地寻找话题来维持对话,另一方却惜字如金般地不肯多说一个字……这是为什么?嘴巴难不成被冻住了吗?还是说友谊的小船真就说翻就翻?别紧张!你那惜字如金的友人很有可能只是“冷”得不想理你。
在深入这一答案之前,我们先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温暖-冰冷,这对形容词在用于表示我们身体感受的同时,往往也可以用来修饰我们的情感体验。
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与温暖和冰冷相关的情感体验似乎与我们的身体感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温暖的目光似乎真的会让我们心头一暖,冰冷的话语也仿佛会让我们感到如坠冰窖。
但一般而言,温暖与冰冷最初本该仅仅用于温度的描述,为什么我们会把它们和我们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呢?
听起来这像是语言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事实上,心理学家也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解释。
早在1958年,心理学家Harlow就发现,对于猴宝宝而言,可以提供温暖的“棉布妈妈”(没有奶嘴且由棉布包裹的假妈妈)会比可以提供食物的“铁丝妈妈”(有奶嘴但是由铁丝组成的假妈妈)更有吸引力[1]。
类似的,心理学家Bowlby也发现,父母的温暖怀抱对婴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这两个研究发现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对于婴儿而言,早期的物理温暖暖接触的重要性将很可能胜过基本的食物满足。
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早期经验中温暖接触(拥抱与抚摸)与关怀者(父母)的频繁同步出现将很有可能使物理温暖与情感温暖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们会用形容物理感受的“温暖”与“冰冷”来形容我们的内心体验。
而除此之外,神经科学研究证据也表明,物理温暖和情感温暖将会激活相同的脑区[3]。
这一结论从生理的角度上,为物理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联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进一步,如果两者间真的存在紧密的联系,既然温暖的目光能让人有“热乎乎”的感受,那反过来,温暖的环境是否也能让人感到情感上的“温暖”呢?
2008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告诉你,这是可能的!
在这篇研究中,作者发现:仅仅让实验参与者接触热或冷的刺激(比如:冰咖啡、暖宝宝),参与者们就会相应地认为他人更加温暖或冷漠。
并且,接触了热刺激的参与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和朋友一起分享奖品;而接触了冷刺激的参与者则会更倾向于独自享受奖励。
基于以上发现,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物理刺激的温暖与否将影响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温暖”与否[4]。
答案似乎一下子变得明朗了。
友人在冬季表现出的冷漠并不一定是因为感情破裂,而很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实在是太冷了!
换句话说,冰冷的环境影响了友人对待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从而让其表现得更加的“冷漠”。
是什么挥动了我的双拳?
作为上述结果的拓展,其他研究者们也陆续发现了物理温暖带来的好处,比如:更多的信任[5]、更多的分享[6]与更多的亲近[7]等。
但,越温暖就越好吗?事实上,当温暖升级为炎热,等待你的很可能就不是友人温暖的笑容,而是迎面的直拳。
“最近的太阳太大了,好难受啊……”
“哦”
“你不这么觉得吗?”
“还行”
“你是不是热傻了?”
“没”
“你能多说点话吗?”
“……”
这对话似乎有点熟悉?不过,相比于冬天,盛夏期间友人的惜字如金很可能并不是因为冰冷环境带来的情感淡漠,更多的可能只是在与心中翻涌的烦躁感斗争。
在炎热的太阳下,我们似乎总会感到疲惫与烦躁。与之前提到的温暖与冰冷不同,高温显然是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那么,高温究竟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呢?以及它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媒体曾将内乱与暴动事件高发的夏季时期称为“漫长而又炎热的夏天”(long hot summer)。这一称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某种共识,即炎热的天气会让人们变得更有攻击性。
乍一听,这一共识似乎很有道理,但其更多只是我们的日常经验与直觉感受,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事实上,虽然一些档案研究确实揭示了炎热天气与暴力事件的高度相关,但其并不能说明炎热天气与攻击性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
因为两者的相关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着其他的解释,比如说,有可能只是因为相比于其他季节,夏季有更多人出游,产生了更多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引发关系摩擦的机会,才造成了冲突事件的高发率·。
因此,要想准确地了解高温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光凭直觉体验与事件分析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科学严谨的实验室手段进行研究。
在实验中,研究者大多把实验参与者放在炎热的环境中,然后通过观察他们是否会给一个研究者虚构出的对象施予更强的电击(电击越强说明攻击性越强)来研究高温与攻击性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与攻击性整体呈“倒U型”的关系,即在某一临界温度(约27℃)之前,温度越高攻击性越高,而在某个临界温度之后,攻击性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双眼?
这一结果显然不太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人的攻击性随温度上升而增高姑且还能理解,但为什么超过了一定的温度后,人们的攻击性反而会下降呢?
关于这一点,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高温除了提升人们的攻击性外,也会降低我们对他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高温天气的人海中),而这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事不关己。
实验室的发现为这一解释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暴露在热环境中的实验参与者们通常会更少地为他人提供帮助。
而在实验室之外,研究者也发现,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极端天气都会让人表现出更少的帮助他人的意愿;
而夏天没有车载空调的司机也将更有可能会对抛锚的汽车按响喇叭……这些发现告诉我们,高温天气下的寡言少语既有可能是压抑烦躁的结果,也很有可能只是过高的温度让我们对他人失去了“兴趣”。
不论是更高的攻击性还是更低的助人欲望,高温环境带来的大多是不好的影响。
而除了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外,高温也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消极的作用,从轻微的疲惫头痛,到严重的心脏病与死亡。这些都有可能发生。
因此,高温天气我们最该干的事情是什么?——做个快乐的肥宅尽量避免出门。
刺骨的寒风与态度的淡漠,炎热的太阳与内心的烦躁,温暖的小屋与关系的亲近……
物理世界对我们内心世界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因此,当下次你的内心浮现出“TA为什么突然对我这么冷漠/暴躁”这样的疑惑时,不妨看看周围的环境:有时候TA们的“善变”并非是出于本意,仅仅只是温度对我们情绪体验的“恶作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