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个,被太多人提及,却鲜有人真正做到;听着简单,做起来却贼难的话题——共情。
共情,是心理咨询中非常常见的概念,也是心理咨询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很多人觉得咨询师的工作好像很简单,只需要去倾听就可以了,但其实倾听并不是放只耳朵在那里就可以,它是需要共情基础的倾听,而共情本身是有一定难度的。
01
那不当咨询师,
也需要有共情能力吗?
需要。
学会共情,也是大家走向幸福之路的必修课。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和自身个性。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就像有的人说天是蓝的,有人说天是灰的,是有可能他们处在不同的地域。在心理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主观感受」。
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是如此多元和不同,每个人都组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就像一个小岛。
而共情恰恰是连接岛与岛之间的桥梁。在关系中,比如家庭关系、亲密关系、朋友关系等,我们要感觉到和对方的连接,就必须有这个桥梁。
我经常接到一些夫妻咨询的案例,会发现他们常常用“男女差异”来解释自己,比如男方说:“我比较理性,她比较感性,我没办法满足她”。
但是理性不能作为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当你不了解对方的时候,你更需要去共情对方,搭上一座桥梁,才能在关系中看见对方,理解对方。
举个例子,比方说你今天刚下班回到家,跟家人说“我今天好累啊”,家人会给你什么样的回应呢?
常见的回应是这三种。
比较:“你累,我更累”;
否定:“你天天都说累,那工作就是这样,你怎么总唠叨埋怨呢?”;
给建议:“你既然累了,就不要做那么多事了”。
这些回应,都是没有共情的表现。
02
那什么是共情呢?
我们可以从反面去理解共情,先看看什么不算做共情。
从反面理解共情
a. 共情不是同情
很多人认为共情就是去同情和怜悯对方,不是这样的。
同情自带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态度,比如同情残疾人,心里想的是:“Ta好可怜,Ta身体不健全……”,里面是有看低的意味在的。
b. 共情不是支持
共情里面其实是含有支持的,但是这个支持并非「支持对方的行为或决定」。
举个例子说,有个女孩喜欢上渣男无法自拔,闺蜜可以理解她的感受,但不会无条件支持她的想法,反而会说:他是渣男,会伤害你的感情,你要放弃。
共情里的支持,只是支持TA当下的感受。
c. 共情不是解决问题
很多家庭中都会有这样的场景:妻子抱怨工作很累很烦,丈夫下意识地就出谋划策,结果妻子就生气了,丈夫很不理解。
其实当我们立刻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就否定了对方当下的感受,哪怕是说出“你别工作了,我养你”,也不能安抚到对方。
为什么很多人都急于给出建议、急于解决问题呢?
一是在那个当下,我们好像没办法耐受住那种低落的情绪。
二是我们想要去通过解决问题来证明,自己在关系里是有价值的。
但其实你不解决问题,你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价值了。
共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也是有步骤有路径的。我们可以先了解共情的几个层次,然后先做到第一层,再做第二层,慢慢获得共情的能力。
03
共情的四个层次
a. 言语层
我们平时都会对服务员说谢谢,但是在关系里却很少有这样的表达。
这跟我们内敛的文化有关,如果突破一下,多去表达,比如在对方说很累的时候,你说一句辛苦了,就足以帮Ta缓解掉很多压力,让Ta感觉自己的辛苦被看见了,被理解了。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说,我考了多少分,你说一句你很棒,比上次进步了。这种言语上的表达,能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兴奋快乐,是被接纳了的。
当你无法有很深的共情的时候,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去付出一点共情。
b. 情感层
情感层面的共情,就是接纳和支持,你能够看到ta在此刻的情感和感受,能够提供一种温暖。闺蜜之间,就能提供情感层面的共情。
但这部分确实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到对方的情感的,看不到ta到底在难过些什么、纠结些什么,ta的痛苦来源于什么。
这些不理解,有一部分也源于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情绪情感的不理解。
还有的人,情感层面其实已经共情了对方,可是却没有表达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回到第一层,去表达,去突破。让人看到你丰沛的情感,感觉到你的共情,两个人的连接就会更深。
c. 存在层
这一层,不需要你去做些什么,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有句话说,家是港湾,很多父母的存在本身,就是孩子的灯塔,出行在外,你知道家里有人在等你,这种感觉是会让人很有归属感的。
有时候我们刷到一些视频,可能视频本身没有什么内容,可能ta只是在静静地看书,或者专心地做某一件事情,但是这些存在本身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疗愈,安住在当下,享受片刻的光阴。
d. 精神层
精神层面是共情最高的层面,是悲悯之心。
有人曾经问印度国父甘地:“你为你的民族付出了这么多,难道不觉得苦吗?”
甘地说:“我并没有觉得我在付出,我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在努力。”
这就是悲悯之心。
我们普通人也有这种悲悯之心。比如疫情以来,我们会为全世界各地的疫情感到揪心,看到人们具体的经历,也会牵动我们的情绪。
产生悲悯之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无形当中和世界产生了连接,不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了。
04
怎么共情别人?
a. 关注对方身上发生的具体事情
共情的第一步,你先要了解发生了什么,Ta为什么开心?或者为什么不开心?那件事情对ta的意义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总是急于自我表达,当对方跟你说我很累了,你说一定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其实就是在给对方贴标签,好像你什么都知道一样。这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心情没有被尊重,自己的情绪没有被看见。
b. 关注对方具体的感受
很多时候,对方说我很开心,或者我很不开心,都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情绪,里面其实是包含了很多细腻的感受的。
比如孩子哭了,是委屈哭了,还是愤怒哭了,着急哭了,尴尬哭了,紧张哭了?背后的感受各不一样。所以怎么去理解笼统情绪背后的感受,精确定位到具体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了解对方具体的感受之后,我们要有一致性的情感表达。比如对方遇到了一件难事,诉说自己很痛苦的时候,如果你能感到同样的痛苦并且表达出来,对方就会觉得有被共情到。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那共情岂不是很消耗自己?确实是的。
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耐受力,在对方不开心的时候,耐受住这种低气压,耐受度提高了,共情对你的消耗就会降低。
同时,我们无法去共情所有人,你只需要共情你在乎的人,与其他人可以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
c. 第三步,关注对方本身
我们除了要关注事情和感受,还要关注ta这个人本身。还是以“我今天工作很累”举例,说出这句话,可能是因为ta本身是很上进的,我们就要告诉ta,你很不容易。
还有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面有不满和痛苦,那在这些痛苦背后,ta本人可能是对亲密关系有高期待的人,对家庭有美好的向往。看到这个人本身,才能看到具体事情和感受背后的内核,做到深入的共情。
05
为什么有人无法共情?
经常听到一些女性抱怨说,老公长期缺乏共情,好像天生就没有这项能力。女性被认为天生更加能共情,但也有一部分是无法共情的。
这些没有共情能力的情况,是怎么产生的?
a. 首先,跟我们的社会文化、成长经历、原生家庭有关。
在我们的文化中,情感部分是被压抑的,男儿有泪不轻弹,表达情感会被认为没有男子气概。
所以很多男性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自我消化。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他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亲人爱人的情绪。
很多回避型依恋的人,就会有这种表现。
b. 第二个原因是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的人,看世界通常是黑白分明的,规则是什么样就什么样,标准是什么样就什么样,ta很难允许自己去体验到别的感受,经常会说: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按规则办事就好了。
这样的人在自恋型人格中比较常见,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c. 第三个原因是自我苛责。
自我苛责就是连自己都不能共情,因为没有被共情的体验,只有被挑剔、被责怪、被拒绝的体验。
连自己都无法共情,又怎么去共情他人呢?
想要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自己首先要体验过被共情的感受,所谓亲密关系能给人带来疗愈也是如此,有一个爱人真正关怀你,会让你得到与以往都不一样的体验。
但依靠亲密关系去疗愈,是非常需要运气的。对方可能内核也不稳定,无法做到时时共情,时时“托住”你;或者,一直做一个付出共情的人,却没有得到回馈,终究也会有疲惫的一天。
而依靠咨访关系去培养共情能力是个更稳定安全,也更高效的方式。
咨询师经过专业的训练,拥有比常人更高的共情能力,能给来访者提供抱持而温暖的环境,让你从中体会到深深的共情,改变了你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共情的能力从内心长出来。
每个人都不应该成为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