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听谎言,因为可以不直面残酷。
如果谎言也是一种残酷,真相会不会反而没那么痛楚?
01
出自善意的谎言,
可能带来更坏的结果
由毕淑敏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女心理师》一播出,热度就迅速飙升至各大平台榜首。
第一集中,有这样一个剧情:心理咨询师贺顿,接到一个叫乐乐的小男孩电话求助,心急火燎地赶到约定地点时,却遭到乐乐姐姐茜茜的指责和辱骂。
乐乐的妈妈张燕曾找贺顿咨询过心理问题,请求贺顿帮忙隐瞒肺癌晚期的事实,以与丈夫离婚的理由离开两个孩子,并交托贺顿帮孩子渡过难关。
两个孩子误以为,是贺顿唆使妈妈离开他们的。
看到这里,不知屏幕前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乐乐妈妈的做法是否正确?
心理咨询师贺顿的处理方式恰当么?
可能有人认为,乐乐的妈妈和心理咨询师贺顿都是出于善意,与其让孩子接受妈妈要离开这个人世,永远不得以相见的事实,不如给孩子一个假象,是妈妈暂时离开了家,让孩子心中还抱有相见的希望。
从这个角度出发,也许孩子的确没那么绝望,更容易接受一些。
但是,生活在假象中的孩子,会怎么想,日子过得又如何呢?
02
别有用心的隐瞒,
也许踩踏着别人的尊严
大家是不是对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一直没有忘记?
没有忘记的原因,是不是不知飞机到底是坠落了,还是被劫持在某个地方了,这始终是个谜?
近期又有报道称,一位名叫理查德·戈弗雷的英国航空工程师,称自己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马航MH370的踪迹。
消息一出,再次引爆了舆论。
虽然很多人都已经对这些不确切的消息麻木了,但对于失联者家属来说,却又一次升起了希望。
其中经常出现在媒体和大众视野的,是济南市民文万成和李继平老两口。
他们的儿子文永胜,是济南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职员,于2014年3月8日,乘坐MH370回国失联。
文万成算来已是70岁左右的高龄了,在儿子失联近8年的时间,多次奔波在济南和北京、国内与马来西亚之间,寻找资料,与马航交涉。
他们一刻也没放弃希望,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再看儿子一眼。
他们能等来这一天吗?
在失联的家属中,有人为了寻找亲人,卖掉了自己的家产;有人在漫长的等待当中,遗憾地闭上了双眼;有人的孩子,从出生也没见过父亲一眼。
可是,到底他们的亲人在哪里呢?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种折磨,非一般人能想象。
这些失联者的家属们,在路上,在家里的日常,是怎样的?
希望来了又走,走了又回,个中的滋味有谁能知?
他们在这来来回回的奔波和反反复复的伤心失望中,还有尊严吗?
03
还原事件的真相,
才是予人最大的慈悲
《女心理师》中的姐弟俩,和马航失联家属,都有权知道一个真相。
也许这个真相很残酷,但他们终究得接受。
身患绝症的妈妈也许想给儿女留下一个印象,妈妈还在这个世上,只是生活在另一个地方。
却没想到,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主动的离开,等于抛弃了他们。
被病魔夺去的,只会是妈妈的身体,带不走妈妈对他们的爱。
而如果妈妈主动选择离开了这个家,那就代表身心都不在了。
他们的妈妈可能以为,比起绝望,让孩子们抱有一线希望更好。
但是,这一线希望,要如何让孩子们用日日夜夜的思念和被抛弃感来代偿?
他们的愤怒和恨意要如何安放?
身患绝症的张燕,在告知心理咨询师贺顿以离婚的理由离家时,贺顿没有及时阻止,也没有跟她讨论,给孩子一个善意的谎言,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而是答应了帮她隐瞒真相,以至两个孩子误以为,妈妈是听了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才会不要他们的。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对妈妈的不舍和爱,变成对妈妈和咨询师的不解和恨呢?
马航失联者的家属们,长达近8年的等待和寻亲之路,他们的心理和身体,有着怎样的摧残和耗竭?
他们一直被蒙在鼓里,等着可能永远也无法等到的团圆日子,这难道不比直面真相更残忍?
死别是一种丧失,生离同样是。
难道死别比生离的痛楚更大?
真相可能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假象就不会发出腐臭?
有时候,短期的伤痛可能比长期的悬浮更让人感到踏实。
伤痛总有减轻的一天,没有希望的希望,会把人困住,不得安宁。
若要表现善良,就让他们知道真相!
如要予人慈悲,就让他们亲历当下的悲伤!
04
所有失去的哀伤,
都有必要正式的告别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几个重要他人。
他们可能是爸爸妈妈,也可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可能是爱人孩子,至亲好友。
当与重要他人分离时,分产生切肤的痛。
这些痛无可逃脱,因为生离或死别每个人都会经历。
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都是失去,有失去,就有哀伤。
有哀伤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处理好哀伤,处理好的前提,是当事人得知情。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为了避免强刺激,亲人去世,他们会不通知最亲近的人;男女分手,不明说,选择失踪或若即若离;离开孩子,背着他们走得悄无声息。
看起来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但他们错过了与亲人当面好好告别的机会,心里的隐痛和遗憾,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我们经常谈到仪式感,分离带来的哀伤,也是需要有仪式来告别的。
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提出,哀伤会经历五个阶段:
1、否认
当分离事件突如其来时,当事人不愿意面对,不相信事情真的发生了,会拒绝接受这个事实。
2、愤怒
最初的冲击过后,当事人会对离去的人产生愤怒的情绪:“为什么要丢下我不管?”
他们或者会自责:“是我没有把你照顾好,如果可以交换,宁愿离开的那个人是我!”
他们也可能怪罪别人,比如说医生:“都是你没能力,都是你手术失误……”。
3、协商
当事人意识到愤怒也无济于事时,会退而求其次,只要你能回来,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好不好?
4、沮丧
协商不成,事情已无可挽回,就会陷入情绪低落中,吃不下,睡不香。
5、接受
经过了前面4个阶段,他们的情绪可能会慢慢平复,只能接受事实了,这时候,才愿意开始新生活。
活着的人,在重要他人生命逝去的时候,只求他还在某个地方活得好好的,即使不相见,也会感到知足。
前提是,这要是个事实,而不是面对事实不愿承认的假象。
如果丧亲之后一直活在谎言中,那他们就停留在哀伤的第一个否定阶段,无法进入后面的情绪中,变成未完成的哀伤。
未完成的哀伤,没有好好地告别,就会一直哀伤,无法进入新的生活。
无论是丧亲,还是失恋,抑或是分离,都需要两个条件:知情和告别,才能让留下的那个人,好好地生活。
如果真为对方着想,就呈现真相和诚意吧。
不要用假象,遮住了他们的悲伤,变成永久的遗憾,引得对方埋怨,让好好的爱,换来深深的恨。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