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淇|转自心思享(id:smileinside)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这首雁丘词在金庸武侠剧《神雕侠侣》中曾广为流传,成为人们描述爱情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爱情一直都是人们歌颂的主题,从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再到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传唱千古的霸王别姬,到现代普通平凡的都市爱情,尽管已道尽爱情千万遍,但似乎仍让人痴迷不解,正如雁丘词中所问,“敢问世间,情是何物?竟能让人付之生死!”。男女之间的情感是如此的微妙与复杂,以致数千年来都没有人能够回答的清楚,直到心理学的出现。
在心理学中,爱情是情绪情感的一种,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原来爱有七种,那你的爱是哪一款?
接着看下文,方便大家对号入座!
1.迷恋式爱情
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多数是受到性的吸引而产生的。
要说迷恋式爱情,这部电影堪称教科书
2.空洞式爱情
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种爱情犹如一种交易,当某一方的利益被中断时,必然导致破裂。
“金钱能买来婚姻,却买不来爱情!”
3.喜欢式爱情
只有亲密,没有了激情与承诺。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崇尚精神的恋爱,寻求的是某种情感上的温暖体验。多数的友谊即属于此。
男女之间,根本没有单纯的友谊!最起码也是“喜欢式爱情”
4.浪漫式爱情
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现如今发生的婚外情多属于这一类,多数无法长久,缺乏了责任的担当,在耗尽新鲜感之后,浪漫早已烟消云散。
此处省略一段婚姻……
5.伴侣式爱情
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廊桥遗梦》的浪漫,前提就是女主人公的这种伴侣式爱情。
6.愚蠢式爱情
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对不起,这种“爱情”贫乏到没什么故事好讲……
7.完美式爱情
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不过,请你相信,包含了亲密、激情与承诺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承诺为恋爱双方奠定了深厚的安全感,赋予双方一种责任与义务;亲密则为彼此提供了情感上的共鸣,相知相信,共同分担快乐忧伤;激情是彼此生理上的吸引力,带有一定的性欲成分,两者的结合共同孕育后代,建立稳固的家庭。
爱情会以许多形式到来,那种心醉神迷的、难以自拔的、高度魔力化的精神状态,完全占据了人的整个身心。通常,这种体验是美好的,但是有些时候,这种迷醉造成的痛苦甚于快乐。有些时候,爱是永远难以实现的。不管情况有多少变化,有一种体验是类似的:爱的一方理想化了被爱的一方,并因此而难以自拔,经常感到除了和对方共度一生之外就别无他求了,一种令人狂喜的水乳交融;孤独的“我”融入令人心醉的“我们”可能是个人生命中最为美妙的感觉之一。
罗曼蒂克的爱情有一个真实的特点,就是它从来不会持久,幻灭是迷醉的爱情状态的本质之一,但是小心不要试图急忙结束它。要让它自己去发现和表达对于这种情感的非理性感觉,或者是对于被爱的人的幻灭。
成熟的爱是对对方的存在和成长的爱,解除迷醉的状态也不是一个稳定的过程,会出现退步,不要因为退步而受挫,一些迷恋就是会经历数年的时间才会消失:这到并非意志力薄弱的表现,而是在迷恋的体验中,有一些东西触及了个体非常深层次的东西。试着去理解这种沉溺在个体内心生活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自己相信,迷醉的爱通常是一种分心,可以使人们从更为痛苦的事情上转移,而往往建立的亲密感,实则是灭绝了个体存在的孤立感,缓冲了存在的焦虑。又或者是回到了童年的依恋时期,去修复和补充那未曾得到过的关爱与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这就是爱情,有痛苦,更有欢乐,让人难以抗拒。
问世间情为何物?
答案只有你自己经历过,才可能会知道……
原题:爱,就请爱他(她)的存在和成长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心思享
题图来源:123rf
文内插图:原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