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质 | ▶性格 | ▶自我调控系统 |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许多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气质
1)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2)气质的特点
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人的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3)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通常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
多血质型
情绪不稳定,情感发生迅速而易改变。思维语言迅速敏捷,活泼好动。适应性强善于交际,待人热情。
黏液质型
性情沉稳,情感发生缓慢而微弱。沉默寡言,动作迟缓。平静不易激动,很少发脾气,情感很少外露。自制力强。
抑郁质型
性情脆弱,情感发生缓慢而持久。动作迟钝,柔弱易倦。不喜欢抛头露面。
胆汁质型
好冲动,感情发生快而且持久。动作迅速而强烈。对自己的言行不能控制。易怒,易激动。缺乏自制力
性格
1)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2)性格的主要表现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中。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格,受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3)性格的形成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和生活中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因素影响。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1)自我调控系统的定义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和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参考资料: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D].
词条主要贡献者: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