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反应|逃避心理

-01-

逃避可耻但很“爽”

“生活就是,有很多问题。让你下意识的,想逃避。哪怕只是暂时的,想办法,不面对,去逃避。昨天我反省我自己,对着镜子,站在厕所里。我不停地告诉我自己,要改变,去面对,别逃避。我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就看不见屋里的垃圾。我不想下楼倒垃圾。”

以上这段歌词来自王勉在第三季《脱口秀大会》里的“逃避之歌”,歌词里描写了当代年轻人的逃避“套路”,从礼让共享单车逃避上班,到加班做PPT逃避女朋友,再到逃避结婚于是辣哭不能吃辣的女朋友父母……不得不感慨,这一届年轻人的逃避花样可真多。

在匈牙利有这样一句谚语‘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翻译成我们大家熟知的话就是‘逃避可耻却有用’,相信每一个人都曾因为逃避而感受到了生活上的“小确幸”。

但在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里,逃避显然非“君子”所为。那为什么在做出选择的十字路口前,我们常常会选择“可耻的逃避”呢?

-02-

逃避是生存本能

人类的大脑共分成三个功能各异的脑区:其中脑核(Central Core)是最古老的大脑,掌管呼吸、心跳、睡眠、消化、平衡等人类必要的生存机能;“第二大脑”脑缘系统(Limbic System)是在人类从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过程中进化而来的,掌管行动、情绪、记忆等功能;“第三大脑”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则是伴随人类从哺乳动物进化为类人猿而进化出的,掌管较高级的认知、推理和情绪能力

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脑缘系统会立刻接收到被威胁的信号,由于脑缘系统直接连接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因此人们往往会跳过“理性脑”的思考直接做出应对恐惧的本能反应,即冻结、战斗或逃跑——这就是战逃反应

随着人类进化至今,我们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遇到威胁生命安全的危险情况,取而代之的是由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恐惧、焦虑、紧张等引发的应激反应。

既然战斗和逃跑都是应激反应的一种,为什么我们常常会选择逃避问题而不是迎难而上呢?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认为,当个体处于情绪问题中时,倾向于采用把问题排除到意识之外的做法,于是引发了逃避的防御机制。

-03-

逃避之于依恋风格

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为了适应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进化出了“逃避”的生存本能,但这样的本能并没有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演化。它使得我们对所有的不适感仍然非常敏感,这种敏感导致的逃避行为,体现在成人依恋风格上就是回避型依恋。

前段时间大热的电视剧《不完美的她》里,由周迅主演的林绪之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者,她在工作中总是独来独往,和朋友之间即使是告别也不愿拥抱,和一起长大的妹妹间总是关系客气,和自幼抚养她长大的养母间也不亲近。她就像一座冰山与他人保持着距离,一旦有人对她好,便赶紧逃离。

依恋理论最初被用来解释照料者对婴儿的依恋行为,是一种心理结构和心理的过程。依恋行为不会随着童年的结束而结束,相反会持续终生。成人依恋的行为和背后的机制与婴儿时机非常相似,最初被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三种。

回避型依恋者在童年时常遭遇父母的情感忽视,而孩子是天生需要母亲的爱和照料的,父母的缺失或对孩子依恋需求的忽视会让孩子产生被拒绝后的痛苦心理。时间久了,孩子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心不被伤害,他们只好回避一切依恋的需求和亲密接触,并说服自己“我不需要”。

林绪之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她自小生活在父亲的威胁下,更被亲生母亲遗弃在游乐场里。童年时她得不到依恋需求的满足,后来被养母收养后却得到明显多于其他孩子的偏爱,这过于浓烈的爱让她感觉到不真实,于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感越来越强。

逃避型依恋也是防御机制的产物,它在我们可能会被“爱意伤害”时提前带我们逃离。但回避型依恋者所表现出来的“假性独立”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不需要爱,只是表达爱和接收爱的通路都被阻挡罢了。

我们都明白逃避或许能“爽”一时,但如果我们不想当现实世界里的“亡命之徒”,我们就应该在短暂的逃避休息后,直面自己的内心需求。如Dan Siegel所说:

“通过理解过去的自我,我们可以解放当下的自我,并赋予未来的自我以力量。”

原创:咸鱼Rey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