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回家见爸爸蹲着抹泪|原生家庭,直面成长的痛与爱

文:茗荷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偷偷回了趟家,看见爸爸蹲在地上抹泪”| 4个原生家庭故事实录,直面成长的痛与爱

李健在2017年,翻唱过一首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

原唱作者许飞直到长大之后,看到父亲的日记,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当时的难处。

 

原生家庭究竟怎样影响了我们?

童年的伤害是否真的要用一生治愈?

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吗?

我采访了年龄20+、30+、40+和50+的人,来一起探索原生家庭的话题。


01

“她跟情人私奔,不配当我妈”

@小木 29岁 男 消防员  

我出生于贵州的一个小村庄。

我刚出生不到一岁,妈妈抛下我们兄弟三个,和情人私奔了。

每次回忆我的童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场景:

哥哥姐姐拉着年幼的我,饥肠辘辘地在村口张望,希望等到妈妈。

可每次我们都哭着归来。


亲戚们说我妈妈是坏女人,然而我还是希望能见她一面。

爸爸在这个家是沉默的。

我总是发现他蹲在地里偷偷地哭,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20岁那年,我成为了一名消防员。集体生活尽管艰苦,我却忽然有了家,很开心。

我不怕苦不怕累,队里各项考核我都能拿到前几名,脏活累活也愿意干。

另外,我还自学了画油画,走廊上到处都挂着我的作品。

我还有个好了五六年的女朋友,最近准备结婚了。

现在的日子,感觉是一天天变好的。

 

这个时候,那个曾经是我妈的女人回来了。

她住在我买的房子,我叫她“大娘”。

 

我和她之间没有什么情感,也几乎不说话。

我知道是这个女人,给了我一个不幸的童年。

因为缺爱,我在感情上走了很多的弯路,也没什么安全感。

所以,我的情感很复杂:

一方面,我希望有个母亲,至少还有情感的寄托;

但是,在心底,我对她的恨并没有消失。

02

“我一个留守儿童,

不会让孩子走我的老路”

@明天里的橡树 33岁 男 行政管理

初中时,我迷上了打游戏,整夜整夜呆在网吧里生活。

自从爸妈去上海打工,我在学习上就心不在焉了。

我和姐姐被留在伯父家。

每年我最渴盼的,就是寒暑假去父母身边。

那个时候,爸爸妈妈还经常为生活琐事吵架。

怕他们打架,我把凳子抱在怀里,躲在桌子下,以免他们冲动起来拿凳子打对方。

 

有一年过年,爸爸妈妈一直在吵架。

他们吵完了,才发现我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年幼的我提着菜场买的菜,说:“爸爸妈妈,不要吵了,我买菜回来了。”

直到现在,妈妈讲起来还含着泪。


前几天,我看到了9岁时候的日记:“我好想好想爸爸妈妈,我胸口好疼,可是他们说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好疼的?”

我结婚之后,太太看了日记说,她好想抱抱那个时候的我,我忽然觉得好幸福。

 

太太一直开玩笑:“要是我小时候认识你就好了,可以分给你吃的。”

我的确是成长得不容易,不过,我还是很优秀是不是?

不然怎么能娶到到她呢?

 

“爸妈那个时候也在奔生活,想必那种分离也是他们不愿意的。”

“尽管小时候充满不理解,但是我现在很理解父母的选择。”

 

我有信心:

我不会再让我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我不会总是和太太吵架,

我会成为一个好爸爸。

03

“我出生时,爸爸准备把我掐死”

@孤独的鸢尾花 50岁 女 医务人员

我出生的时候,爸爸因为我是女儿,准备把我掐死。是外婆让我活下来了。

我不仅活下来了,还靠边打工边学习取得了硕士学位。

自从我工作开始,父母就一直找我要钱,一会儿弟弟要买房,一会儿要替哥哥还赌债。我工作十几年,基本存不下钱。


一开始,我还陷在那种“女儿就是要帮助家庭”的思路里。

后来我发现不对劲:我自己的孩子想买个玩具,我都舍不得,却把几万块给娘家,凭什么啊?

自那以后,我逐渐不回家了,因为只要回家,我就是“负债”归来的。

我在各个方面都争强好胜,试图证明自己比哥哥强。我从心底里并不认同女性身份。

在情感上也极度缺乏安全感,别人稍微对我好一点我就感动得不行。

我的前夫给我买吃的,买衣服,我感受到了长久以来都没有过的温暖。

结婚后,他对我却极其吝啬。离婚后,我俩还在为了孩子抚养费扯皮。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法和父母亲近。

我觉得,我的自卑、缺乏自我价值感,都和我童年经历有关。

也许爸爸妈妈不欢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他们而言,只是多了一个摇钱树而已。

去年,爸爸忽然过世了,妈妈一下子老了。

葬礼上,妈妈替我拿掉身上的落发。那一刻,我忽然没那么恨他们了。甚至如果可能,我还希望抱一下爸爸。

或许你不会理解我。

我确实永远不会原谅父母,但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的失落,任何一个失去父母的人都会有体会,哪怕他们曾经伤害了我。

04

“我靠父母的爱,

撑过了离婚的岁月”

@山上的精 42岁 女 老师

 

我想对原生家庭道一声感激。

我家人从不会因为我是女孩而轻视我。

爷爷奶奶和其他亲人们,也变着法儿疼我。

我奶奶生了5个儿子,没有女儿。

我舅舅、小姨全生儿子。

可想而知,我降生在这种家庭,会得到什么宠爱。

爸爸有多疼我呢?

小时候因为上学,我寄宿在叔叔家。

我在家亲手种的草莓成熟了,爸爸小心翼翼地摘下来,生生跑了几里路给我送过来。

别人认为没必要,可爸爸说:“闺女自己种的,第一颗当然得让她尝尝。”


 

对了,爸爸还很疼妈妈。

他能理解——妈妈急躁脾气不好,是因为在12岁就失去了母亲,受过了太多苦。

 

我也没让爸爸妈妈失望。

我和哥哥一样上进,从小成绩很好。

爸爸妈妈在我求学、工作、买房结婚等事情上,都全力支持我。

 

几年前,我离婚了,爸爸却忽然过世了。

但我没有垮下去。

 

爸妈的关爱给我生命的早期,打下了很好的底色

 

不管处于什么困难的境地,我心底始终有个信念:“我是上天的宠儿。”

抱着这种蜜汁自信,我才能走过一个又一个坎儿。

05

给长大后的我们

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要原谅吗?

前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小木和@明天里的橡树,他们经历过并不顺畅的童年,但一直在努力成为温暖而积极的人。

我们决定不了过去,却可以把握现在和未来。

 

很多人会说,这真的是太难了。

是,我们不需要逼迫自己和父母和解,也有权利和父母继续疏远。

 

但如果你想更深刻地理解原生家庭,不妨试试:

a. 站在父母的角度和时代背景下,去看待自己的遭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与乐。

父母或许真的没有给你足够的爱和关注,甚至对你随意打骂,贬低挖苦。

 

但不能忘记的是,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经济状况和情绪状态都不好,他们的内心,空洞也很大。

一个不懂爱的人,是没多大能力给的。

或许你可以跳出儿女的角色,来看待当年的父母。(当然,理解,并不等同于你要原谅。)

 

b. 为自己的生命,承担起完全的责任。

心理学上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未必是影响我们的最关键因素,如何认知和看待才是关键。

 

严格的父母让孩子觉得无法亲近,但却往往促成了孩子的优秀;


散漫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不被关注,却客观上教会了孩子独立。

 

不妨试试发现积极的意义,把更多的精力去扬长避短。

如果我们把自己视为有能力去创造、去承担责任的人,或许家庭的创伤就难为不了我们。


06

写在最后

或许在你的内心,曾住着一个小小的,伤痕累累的自己。你有着很多孤独的黑夜。

但是,现在你长大了,可以勇敢地抱抱自己,告诉自己:

“你是安全的,也是被爱的,我会至死不渝地爱你。

滚蛋吧,原生家庭伤害。”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茗荷,心理咨询师。我唯一的使命是让你记起你有多完美。公众号:mingheonline,新书《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责任编辑:小鲸鱼 木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