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误解过的心理学

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对心理性的需求就提上了日程,关注和学习心理学,解决心理上的烦恼与困惑、实现自我成长等就成为了大势所趋。

作为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一门学科,心理学的理论概念等具有比较高的普适性,这就意味着心理学的入门门槛低,适合普罗大众学习以及实践运用;而由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问题同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会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来了解和学习。

但同时,较低的准入门槛与亲和度较高的知识区间也会使初学者,尤其是非专业人士容易踏入一些误区,反而不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工具来帮助自己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本文并不打算以短短的篇幅来班门弄斧,仅就非专业人士可能会产生的几个误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它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及自我更新性

心理学作为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从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科学的原则,在【假设—验证】中不断地自我更新,发展至今也具有多个分支,多种学派,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观点、概念以及心理规律,这些观点、概念和规律本身也在不断地修正革新——

这就意味着,心理学的知识是一种基于实验或实证、数据的可能性陈述,它同时具有可重复的普遍性,以及可推翻的不确定性,它对人们的指导意义是在于提供一个相对可能性更大的结论,而非给出一个绝对性的答案。

但是很多非专业人士往往容易万能化心理学及心理学工作者,比如:

心理学研究者借由相似的行为模式背后的驱动因素,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能做出一定的精准预测,但人们容易幻觉为学习心理学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或者能够预测未来;

大众对于心理学具有过高的期待偏见,认为学习心理学等同于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或者认为心理学工作者是万能的,要么是随便期待心理学相关人士为自己解决问题,比如遇到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提出让对方帮自己分析生活中的烦恼是怎么回事;要么完全剥离自己的个体能动性,将解决完全依赖于对方,期待对方的“拯救”;

大众对某些心理学术语一知半解,遇到心理问题时倾向于运用所习得的碎片化知识进行自我分析、归结为某一因素,使某一心理学术语成为了“万能公式”,比如抑郁症、原生家庭等,而不是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客观教授与帮助;

有心的媒体利用心理学知识来包装一些似是而非的伪科学,比如利用【巴纳姆效应】来包装“算命”、制作心理测试等,使人们沉迷于伪心理学对自己的“理解”中,误以为心理学就是神奇玄妙的东西;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万能化”的现象,是因为大众对于心理学研究属于科学范畴这一点不具备普遍的认知。

当然,作为非专业的心理研究者,关注庞大复杂的实验原理与数据和测量标准与结果,关注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关注乏味的心理学历史发展,显然不符合大众的偏好。

对于大多数的非专业人士来说,之所以会关注心理学,往往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困惑,比如人际关系烦恼、亲密关系烦恼、职场关系烦恼、亲子关系烦恼等,然后从某些特定的角度切入与了解,如人格、性格角度,心理效应角度;或者是听到他人谈论,从网上阅读到一些心理学相关理论,引发了好奇与兴趣。

也就是关注的重点会直接落在心理学所描述的心理事实和心理规律上。

如何“拿来就用”才是大众的兴趣点所在,而非“如何来的”。

其中的一部分人在深入了解后,会发现自己原先所关注的部分只是心理学范畴的一部分,属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的内容的一部分,发现自己认定的理论只是某一心理学流派,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的观点内容;

从而明白自己的认知只是“冰山一角”,进而引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意愿,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理学之树”,选择与自身认知最匹配的分支深入研究并运用,自然地与心理学的科学性相契合。

而大多数人仅仅只是浅尝辄止,满足于当下的经验与视角,无视或者忽略心理学的科学性,用绝对性来解释乃至评判心理现象。这就容易引发下一个误区:【简单套用】。

心理学术语与心理现象的简单套用:

警惕“我知道”的情绪总结

前段时间一个经常来找我倾诉的友人又遇上了相同的问题来找我倾诉家庭烦恼,在她诉说了一通自己的委屈之后,她便开始了一长串的“我知道”:

我知道:我不应该怪父母,他们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创伤,很可怜,我理解他们,但我就是忍不住想要怪他们,没办法对他们好;

我知道:我的行为已经让**(孩子的名字)有样学样,他也跟我一样脾气暴躁,我要理解他,不给他压力,要走进他的内心,可是我忍不住,我没办法不发脾气;

我知道:我现在就是丧偶式育儿,没有爸爸的参与,我没有办法也不应该再牺牲自己的生活去生二胎了;

……

因为是熟悉的友人,感到她诉说的差不多后,我打断了她,我说你总结的已经够多了,你知道的很多,但这些总结和知道对你并没有什么帮助,你现在要做的是停,停下这些自我总结。

当我叫停了之后,能明显感觉到对方的情绪潮流迅速退去,理智开始回归。

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泛滥的时代,像友人这样的情况不算少,大家不是“不知道”,反而是吸取了大量的信息,并从中撷取了跟自己想法或经验相契合的部分,套用在自己的情况上,特别是在情绪化的情境下,误把情绪判断当作理性总结,产生认知偏差。

如果去观察人们倾诉烦恼的话,就会发现大量的这种先入陈述,反而掩饰了人们真实的内心与自我。

如果这时候缺乏相关的人事物对其进行“叫停”,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陷阱中,进而加深对内在的自我怀疑和否定,长期处于头脑认知与内心认同相背离的情况下,反而会更加混乱与烦恼,甚至会引发对心理学的怀疑乃至南辕北辙否定心理学。

还有一个现象,在接触心理学的这些年,我看到过很多友人,包括我自己也曾经有过,在学习心理学之后,会拿心理学的观点和理论来简单套用在身边人身上,或直接进行评判,比如斥责对方的行为如何不恰当;或不遗余力地劝导,告诉对方不该怎样怎样;或认定自己才是对的,将心理学当作了绝对真理……

反而使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甚至使对方做出简单结论,反感心理学。

如同这世间的所有学问与技能,心理学同样不支持普通人“闭门造车”,即使并不打算进行专业的心理学研究,只是想运用心理学来解决自己的烦恼,也不是看过几篇文章或几本书,知道几个效应或新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做了几个有效运用,感觉到醍醐灌顶就足够了的。

就像前面所说的,心理学具有庞大的分支,每一分支下又具有庞大的系统,对同一情况的解释甚至会出现反对推翻的情况,“一招鲜吃遍天”的学习心态是“神化”心理学,从根本上否定了心理学不断自我革新的科学性。

因此,我们所熟知管理学上的“空杯心态”,同样也需运用于心理学本身的学习中,只有放下既有的认知,看过更多的观点,听过更多的论点,问过更多的人,才有可能避免进入“我知道”的情绪总结中。

【良师益友,是避免简单套用的最佳良药。】

深入学习心理学,

做好痛苦的准备了吗?

主动学习心理学的好处自不必说,转化底层思维,学会自我接纳,解决人际关系困惑……

前段时间偶遇一个阿姨,聊天中她问我是不是学习了心理学,她说我跟她儿媳妇说话的感觉很像。她告诉我前些年她们婆媳关系特别紧张,儿媳妇动不动就发脾气,让她这个做婆婆的感觉里外不是人。

眼看着家庭矛盾越来越激烈,她儿媳在朋友的劝说下去学习了心理学,这几年慢慢地就变了,愿意与自己沟通,听自己的意见,而且也教自己很多心理学的东西,现在她们家里的氛围好了很多。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心理学有用的例子,但我想她的儿媳妇当初肯定不容易。

因为当她接触了心理学范畴,接受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后,她就会开始面临一系列的痛苦:

与曾经头脑中的“理所当然”话别:她本来可以理所当然地发脾气,觉得一切都是婆婆的错,甚至是自己丈夫的错,但学习了心理学相关知识后,她却要开始考虑自己的心理投射问题、认知局限问题、行为管理问题……要提醒自己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别人;

面对自己内心曾经的创伤,面对自己想要隐藏起来的种种,面对未知的自己;

与自己的固有认知起冲突,引发“我知道却做不到”,“我知道但凭什么”的认知痛苦;

套用心理学知识无效,还要学习更多,既要承认自己的舒适区,又要“走出舒适区”;

……

学习并运用心理学解决生活中的困境,确实很爽,但在这美好背后不可忽视地是在做到前必然会面临的痛苦。

比如“断舍离”,对于一个有囤积习惯的人,开始断舍离首先是痛苦,而不会是哇,太棒了。即使一个人熟知“奥卡姆剃刀原理”,开始做删减的时候也会不习惯,甚至“内心滴血”。

比如“自我接纳”,首先体验到的也不是接纳自我的喜悦,而是“什么才是接纳”的疑惑,“一切都接纳难道不是纵容吗”的担忧。


……


普通大众对于心理学的期待是好的现象,但其实还是回到最初的那个误区:【万能化心理学】,将心理学视为“安慰剂”本身,并不利于心理学在大众中的传播和壮大。

深入学习心理学,是一个【蜕变和突破】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反复,会经历痛苦,会出现跟自己设想不同的种种,只有承认与接受这一点,我们才有进一步的可能性。

比如,当我们看到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与自己的既有认知不相符合,我们可能会否定,甚至产生焦虑的情绪。当我们承认这一点,理性有可能回归让我们想起曾经看到过的某篇文章或某本书,里面提到过否定焦虑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因为过往的经验让我们产生了认同或不认同,但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可能就不会产生投射认同。

这个时候我们的理性可能会告诉自己是自己的认知还存在局限,自己所接触的圈子也存在局限,我们的内心深处可能会产生突破的需要,促使我们不再囿于简单的对错,与焦虑情绪和解,并且去寻求更多的途径来完善自己的认知。

我们学习心理学可能是为了“不痛苦”而学,如果你准备好了面对“不痛苦”之前必经的“思维转变苦痛”,那么就赶紧来吧!

以上提到的误区都离不开人们的【主观臆断】或者说【经验分析】,用认知理论的观点来说,是人们囿于既有的认知局限,才会掉入“想当然”的思维陷阱,虽然是一种误区,但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从某种角度上说,它反映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趋近而不是趋远。


因而,比起对自己可能产生的误区哭笑不得乃至排斥,接纳和正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让自己产生深入学习心理学的意愿。

最后,以我喜欢跟友人分享的一句话作结:心理学说到底是一门科学的工具,而不是绝对真理。时刻觉知“我”是如何运用心理学工具来指导自己的生活的,才能避免让“自以为的心理学”凌驾于一切。


想要系统了解心理学?

鲸选会员你一定不能错过!

200+学习计划,6大知识地图,每周播客、漫画更新,一起心灵觉醒

http://t.xinli001.cc/eMnY


原创:无需刻意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