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区分感受和想法

『01』

通向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之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了区分观察与评论,这是想要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查看我的往期文章。那么在已经能够区分观察与评论的基础之上,想要改善人际关系,还需要做到什么呢?


《非暴力沟通》中提到区分感受和想法也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区分感受和想法。


『02』

“感受”和“想法”是不同的


先举一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父母对于孩子厌学问题的处理。


也许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你的感受不重要,你做出的成果才重要”,父母可能忽略了孩子对于学习的厌倦的感受,而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沟通方式是无法解决真正的厌学问题。


孩子难道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大概率是知道的,而且十分清楚,那为什么不想学习?因为孩子对学习有厌倦感或者厌烦感,找到这种感觉的原因并进行疏导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


上面的例子中体现了“感受”和“想法”的区别:孩子对学业有厌烦感是“感受”;家长认为学习很重要是“想法”。


以想法去回应感受,是无法解决感受带来的关系问题。



『03』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区分感受和想法?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之中,情感含蓄是一种节制的美德,这也许导致了很多人都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而是选择“委婉含蓄”的手段。


除了文化传统之外,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也造成了个体认为“我的情感得不到回应,那也不必要表达”的想法,让人很少表露自己的感受。


还有可能是童年时期受到父母和长辈的过多关爱,家长把孩子大多数愿望都满足了,甚至包括不太合理的愿望,那么这类人比较难去自我中心化,总是认为“我觉得开心就是好,我认为对的就是对的”。容易将自身的情绪投射到外在的人或者事物上,进而混淆感受和想法。


以上列举的情况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感受和看法本身就比较难区分,就像古人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的看法是会受到感受的影响的。


『04』

如何区分感受和看法?

那么怎样区分感受和想法呢?你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

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的变化也是一种能力,这被叫做“情绪粒度”,情绪粒度越大,说明个体对于情绪的体察越敏感,越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


常见的词汇表如下:


图片摘自《非暴力沟通》

  • 注意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

一般带有“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语言不是在谈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比如:我觉得我考试没考好;我觉得我很没用;我觉得我被误解了等等。


在这些看法背后都隐藏着感受和情绪,需要足够细心才能察觉。比如:“我觉得我考试没考好”的背后隐藏着“我付出了努力没有成果,我感到失落、失望和伤心”。


  • 正确看待自己的感受

“边界感”一直是心理咨询上经常强调的词。一个有边界感的人一般都能够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域,不过分投入,也不过分隔离。


感受和看法之间也是有边界的,能够给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划一个恰当的界限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内容,而正视自己的感受是第一步。不要因为一两次不被理解而封闭自己的感受,尝试去说出你真实的看法,也许你会发现与人沟通越来越顺利。


希望大家能够在情感上和理智上都慢慢成熟。







文:东篱之下  (欢迎关注我,我是东篱之下,关注心理与成长,希望能够带给你温暖。)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