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8个孩子的一生,揭秘原生家庭突围要做对哪些抉择

文:芒来小姐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追踪8个贫穷孩子的一生,奥斯卡纪录片揭开命运真相|原生家庭突围,要做对哪些抉择?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原生家庭到底怎么影响一个人?

 

印度加尔各答红灯区,有8个孩子:

 

他们不识字,不上学,不知道父亲是谁。

 

他们有着各自悲惨的童年,和同样做站街女的母亲。

 

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两个选择:当混混,当妓女。

 

可随着女摄影师泽娜的到来,一切悄然改变。

 

泽娜打算拍一部关于妓女的纪录片,可大人们对镜头充满了敌意,拍摄困难重重。

 

只有孩子们,愿意接近她。

 

于是,她找来了这些妓女的孩子,教他们摄影,想通过他们纪录自己身边的生活,得到想要的素材。

 

孩子们拿着相机穿梭在红灯区的每一个角落。

 

最终,泽娜的纪录片,拿了当年的奥斯卡。

 

获奖之后,泽娜动用各方资源,帮助孩子们争取到了去美国上学的机会。

 

“一切像极了一个童话故事,一个走向happy ending的故事。”

 

生活从来都不是电影

 

之后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少女普瑞蒂步母亲后尘,成为一名高级妓女;

 

而少年阿吉进入寄宿学校,成了一名好莱坞制片人。

 

同样的出身,同样的机遇,为什么有的人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桎梏,有的人却被不幸吞噬?

 

在他们拍的这部纪录片《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原生家庭到底如何影响我们?


“男人都不好,醉醺醺大吵大闹还满嘴脏话。”

“没有比我们更卑贱的人了。”

“生活本来就充满痛苦难……”

 

9岁的普瑞蒂和小伙伴,面对镜头说下这番话。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从小接触的,是嫖客、妓女、瘾君子……

 

有的孩子随时可能会被卖掉……

有的孩子只等长大,然后开始做妓女……

哲学家马克说:“人类主要是通过思考方式,来感受世界”。

 

孩子们在红灯区长大,思考方式和环境融为一体

 

“人生艰难”“我很卑贱”这样的想法就像一个烙印,深深刻在他们脑海里。

 

这个烙印就是核心信念

 

是从一出生开始,受环境、身边人的影响,形成一个对自我,和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容易被觉察,主导着人的各种选择

 

泽娜教摄影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女孩被家人逼迫。

 

她将孩子们送出红灯区,可还是有一大半孩子回到了红灯区。

 

无论泽娜怎么劝阻,孩子们都认为“我太差劲了”“我活着一点用都没有”……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拉着他们走入深渊。

 

这双看不见的手,就是他们的核心信念。

 

最终,除了阿吉和小琪,其他的孩子都日渐沉沦,用失败的人生来证明“我永远不可能成功”,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这不是他们的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个社会的悲剧

研究发现,成长被忽视打压的孩子,会容易形成负性思维。

 

负面的核心信念大致分为3类:

 

  • 我不行

  • 没人喜欢我

  • 存在有价值

 

内在被这些信念支配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生活过的一团糟。

 

被支持力量改变

 

核心信念诞生于家庭环境,限于父母。

 

亲属或者重要的人的爱,都有积极作用。

 

体验积极情绪形成正向核心信念

 

反之则是

 

10岁男孩阿吉有一个吸毒的父亲,母亲被皮条客活活烧死。

 

他的童年充满孤独,唯一慰藉是绘画。

 

而唯一支持他的,是奶奶。

 

奶奶有个大柜子,专门存放阿吉得奖的绘画作品和奖杯。

 

听说可以上学,奶奶特别高兴。

 

奶奶的爱,是阿吉黑暗生活中的一束光。

 

虽然也充满不幸,但是阿吉是被支持的,奶奶的爱滋养着他。

 

普瑞蒂就没这么幸运,家人只想把她当成摇钱树。

后来好不容易松口,送她上学。

 

可因为是妓女的女儿,普瑞蒂在学校受尽了同学的排挤……

 

而这个时候,妈妈又沉迷赌博,欠了一屁股赌债。

 

普瑞蒂彻底崩溃了,她说:“我什么也不会,除了走妈妈的老路,还能怎么办?”

 

但仔细想想,除了“卖身”,她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在泽娜的帮助下,她本可以去美国念书的。

 

可一遇上问题,她本能地就会冒出“我果然只能做个妓女”的想法。

 

这就是基于她的核心信念,产生的自动化思维。

 

因为觉得不好的所以看不到别的出路像条件反射,驱使总是用一个反应来看待问题

 

心理问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

 

1956年,贝克意外发现:即使让来访者自由联想,完全放松,他还是会被自一种歪曲非理性,来自原生家庭的自动化思维操控。

 

糟糕的原生家庭不是让人体验不到爱而是剥夺了人对生活的希望

 

就像是从小就被绑住的小象,即使长大也看不到别的可能。

 

可能你会说,会不会被支持,到最后还不是由父母决定,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不是的。

 

影片中还有一个女孩叫小琪,父母双亡。

 

她最终也走出了那片红灯区。

 

她和阿吉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去上学了,并且坚持到了最后。

 

“我能进入学校是非常幸运的,我知道这不是理所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努力学习工作。”

 

他们没有困难吗?有。

 

但是比起困难,他们更珍视机会,珍视自己的梦想。

最终改变他们生活现状的,是他们愿意改变,并且坚持行动。

 

我们总是在产生新的体验,遇上新的人。

 

只要有意识去调整,过去没有体验过支持和爱,是可以在新的经历中体验到的。

 

就像普瑞蒂泽娜就是她最大的支持父母的支持强有力的

 

但是她看不见


突围,不是远离就够了

 

有人说,原生家庭那么恶劣,远离就好了。

 

但其实物理上的距离拉开很容易心理很难

 

童年和父母相处的十几年里,我们的内在信念,早已和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融为一体。

 

从小被父母骂“没用”的人,工作后遇到困难,第一反应不是解决,而是骂自己“看,你果然没用”;

从小被父母棍棒教育,婚姻中遭遇家暴,第一反应不是取证报警,而是反省自己哪里错了。


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一个人对事件的反应,取决于他对事件的认知,而不是事件本身。


我们时常意识不到负面的核心信念,或者即使意识到,也觉得“没有其他选择”。

 

这是核心信念的特点,也是我们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根源。

 

但其实,只要调整核心信念,行为就有可能做出改变。

 

埃利斯也说:人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或有益或自伤的方式,去思考、感受、行动。

 

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是把自伤的方式,变成有益的方式。

 

不堪的原生家庭,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苦难。

 真正重要的是,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苦难,你想怎么面对它。

 

生而为人,父母糟糕是没办法选择的

 

可是已经成人的你是有选择的

 

而这,需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点点去实现:

 

a. 觉察负面核心信念

认知改变是改善的重要标志。

 

环境不可能直接指使我们行动或感受。

 

任何习惯性的行为倾向,都取决于我们的核心信念。

 

因此,脱原生家庭的第一步,是觉察到那些糟糕负面有损于自己的想法。

 

同时意识到:这些想法是非理性的,不现实的。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把脑海中的想法,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看看对别人是否适用。

 

比如:讲错了一句话,认为所有人都会看不起自己。那就想想,如果身边有人讲错了这句话,自己会怎么看他?

 

显然,你并不会看不起对方,同样,对方也不会看不起你。

 

b. 改变认知,建立自信

 

当脑中出现不合理认知,学会质疑它。

 

“我真的差劲吗?”

“我真的一无是处吗?”

“如果朋友和我有同样经历,我也会瞧不起他吗?”

 

试着否定这些根深蒂固的负面认知,告诉自己:我并不差劲

 

去列一下自己身上的优点。

 

否定负面认知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找回自信心。

 

c. 改变行为

 

改变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普瑞蒂和小琪同时进入大学,普瑞蒂半途而废,小琪却坚持到最后。

 

相比普瑞蒂,小琪的行为更果断:她父母早亡,凡事只能自己做决定,因而培养了更强的独立性,能够心无旁骛地读书。

 

很多习惯,都是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

 

改变行为之前,我们不妨先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别人如何否定,都要努力实现。

 

实现目标,如同搭建基础,一个个目标完成的过程,就是个体更新换代的旅程。

 

d. 寻找同盟的支持

 

摆脱过去,迎接未来,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

 

真诚的朋友,会为你的一点进步感到开心,你也会因为朋友的喜悦,发自肺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同时,家庭里没有体验到的支持、温暖,别的关系里,也是存在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你补全部分缺失

 

友人如镜,帮我们看到当时当下的感受,也帮我们用幸福快乐,替换掉童年那些不幸的记忆。

写在最后

 

不管你的过去多么恶劣,不管别人对你多么不公,不管你的生存环境多么糟糕,你总是拥有改变的能力和力量。

 

是的,总是

 

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需要知行合一,如果你对此感到孤独、惊慌、恐惧、焦虑,相信我,这都是正常反应。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些情绪,但总有办法,可以把情绪引导向有益于自己的方向。

 

从过去飞跃到未来,是一条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全力以赴,你就会发现,阻碍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大。

 

后路是深渊,过去是阴霾,往前看,才能看到曙光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郭召良认知行为疗法入门》
《认知与改变:CBT对情绪和行为的积极影响》柯瑞妮.斯威特

作者简介: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ydsakyml)本文转载自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