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12 个认知误区,让无数人陷入痛苦、无法自拔…

文:阿城
来源: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这 12 个认知误区,让无数人陷入痛苦、无法自拔……. | 2021年壹心理知乎精选回答

2021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你可能经历了步入婚姻的喜悦,也可能遭遇了双减失业的痛苦,或者,度过了极其平静的一年。

 

2021年,壹心理一直牵挂读者生活,这一年,我们在知乎上,见证了无数人的悲与欢。

 

从河南的暴雨,到奥运冠儿的胜利,看到了无数人日常的忧愁与烦恼。

 

在看了无数人的困惑、迷茫后,我们发现很多人遭遇痛苦,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陷入了认知误区或没找到正确方法。


在心理层面,大家也有着类似困扰。例如: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抱怨究竟有没有用呢?又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呢?

周末在床上躺了一天,为什么还是感觉累?

要不要把女朋友当小孩哄,这是爱还是歧视?这能有效解决双方的冲突么?

 

为此,我们梳理了2021年壹心理知乎的优质回答,试图帮你厘清一些关于原生家庭、个人成长、婚姻情感等问题的一些误区,希望2022年你不再被其困扰,开启幸福与快乐的一年。

 

原生家庭

 

误区一:频繁谈论原生家庭,是为了改变

 

一类人在谈论起原生家庭时往往滔滔不绝。


他们觉得自己的种种痛苦,都是由父母和原生家庭造成的,向别人倾诉会让他们感觉到舒服。


可频繁地谈论原生家庭,也可能是一个人在逃避当下的责任。什么才是解决原生家庭的正确方式?

 

这些年来,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否被过度夸大了?

误区二:与原生家庭和解,需要完全理解父母

 

还有一类人认为童年已经过去了、原生家庭的问题已经不可改变了。所以抱怨父母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努力理解他们。那么承认对父母的恨,是否也是有意义的呢?

 

那些抱怨父母教育方式有问题的人,

有没有想过于父母而言这也是一个无奈的事情?


误区三:爱孩子,就等于“我对ta好”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你是不是经常喜欢牺牲自己?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家里吃鱼时,妈妈每次都吃 “不好吃”的鱼头,把好吃的鱼肉留给孩子。

 

可这样牺牲性的爱,真的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么?

 

孩子会感激牺牲型父母吗?

误区四:爱,只能等其他人来填补

 

“缺爱”一词,经常被提起。童年时没有获得爱的人,往往想要从父母或伴侣身上获得被爱的感觉,却屡屡受挫。那么,爱可以通过后天获得么?

 

充满爱的家庭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这些能否通过后天获得?

 

个人成长

 

误区一:内向者情绪内耗,只是因为敏感

 

你是不是经常看到,内向的人情绪细腻、思想深刻、同时具备领导力等等文章。虽然它们都是正确的,可你却仍旧容易情绪内耗,生活也并没有因此改变。

 

内向的人除了认识到自己的天赋与特质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为什么说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呢?

 

误区二:自卑,是一个需要被消灭的特质

 

提到自卑,很多人的第一想法都是 “如何消除自卑、变得自信”。可当你试图消除自卑时,是不是又经常陷入自我攻击,更没有精力与能量去改变。

 

试着接纳与利用自卑,会让你发生什么改变吗?

 

朋友很漂亮,

和她走在一起很自卑怎么办?

 

误区三:休息,就等于不工作

 

周末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在床上躺一天刷手机,明明没干什么,可晚上的时候还是觉得累。其实这很可能是你休息的方式出了问题。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


误区四:改变,就一定是痛苦的

 

你是不是对当下的生活很不满意,可是一想到改变就觉得麻烦、没动力。


既没有死磕的动力,也没有算了的勇气,在两种状态中左右冲突,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你在舒适与高能量的状态下,轻松改变呢?

 

现实和理想有差距时,

你会「死磕」到底还是「算了」?

如何平衡心态?


婚姻情感

 

误区一:女朋友不哭不闹,就算哄成功了

 

女朋友生气时,很多男生本能的想法,就是怎么做才能让她不哭。


一类男生会选择插科打诨、甜言蜜语,略过争吵的本质问题;另一类男生,是直接把女朋友当小女孩哄,除了忽略问题外,还可能让女朋友感到被歧视。什么才是哄女朋友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我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男生,女朋友生气的时候怎么哄才合适呢?


误区二:在爱情里,不需要友谊

 

谈恋爱时普遍有一种说法,当两个人在友谊区呆久了,就不可能再陷入爱情了。


可研究发现,那些把彼此当作是最好朋友的已婚人士,婚姻质量更高。所以,一段长久的爱情,都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

 

什么样子的情侣关系能够长久?

误区三:和若即若离的回避型依恋者恋爱,保持距离他们会更爱自己

 

很多人认为回避型依恋者若即若离,不敢承诺也不敢亲近,是因为他们需要距离感,所以就与其减少联系。


其实,回避型依恋者最需要的不是距离感,而是安全感。那么,你可以怎样去做呢?

 

回避型依恋是不是越不理她,

她就越会贴上来?

 

误区四:伴侣有义务承受我的情绪

 

很多人认为谈恋爱就应该无条件接纳彼此,所以当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时,就可以将其发泄给伴侣。


然而,爱真的能经受起一次次折腾吗?我们的情绪,情侣真的可以负责吗?

 

伴侣应该是自己真实情绪的承受者吗?

写在最后

 

2021年马上过去,2022年即将到来。

 

无论过去一年你经历了什么,都希望在这个年末迎新的时间里,你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与憧憬。


然后在新的一年,成功拥有全新的自我与崭新的生活。

 

对即将来临的2022年,你最大的期许是什么?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作者简介:阿城,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