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孩子写作业,你不必鸡飞狗跳

01

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家长们开始自己辅导孩子的作业。然而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是抓狂的。


有父母说,我孩子总是拖拉,晚上写完作业都是半夜了,又要催促他快点睡觉,睡眠时间严重不够,影响他第二天在学校的学习状态。


还有父母说,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恨不得把他绑在板凳上写作业。甚至有父母会说,我情愿去吃工作的苦,也不吃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苦,这样下去我和孩子倒不像是亲人,会变成仇人的啊。


如果辅导孩子让亲子关系变了味,那么不妨停下脚步,思索一番:


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孩子的作业还是父母的作业?


究竟是孩子需要帮助还是父母满足了自己的无所不能?


究竟是孩子这个人重要还是孩子的作业重要?


如果你的出发点是帮助孩子,那么你得停下和孩子有关于作业的战争,进一步寻找到你们可以合作的方式。


如果你的出发点是相信孩子,那么有时你得需要和孩子的作业之间保持一点距离,除非他真正的需要你的帮助。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忧虑的父母不信任自己,不信任孩子,也不信任将来,他们只能想到防守和预防。


放下你的忧虑,学会信任孩子,是你们能够在孩子的作业上可以达成合作的前提。


记得心理学者贺岭峰在谈到他女儿的教育时说,他知道女儿的数学很差,经常考不及格。有些题反复错,错了好几遍。他还被老师叫到学校,被老师批评。


他说,如果女儿的数学老师都没法给她讲明白,我一个心理老师更是没办法讲明白了。即使这样,他也不亲自给女儿辅导作业,而是和女儿建立了一种自然亲密值得信任的关系,她女儿也在他的保护下走上了一条快乐学习的路。


孩子学习的过程可以是快乐的,即使有很多困难和痛苦,也不应该是父母施加的,而是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存在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上成长的力量,他们会找到一种甚至多种方法去一一面对和解决。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只能是配角,是孩子需要帮助时的帮助者和协助者,是有分寸和界限的陪伴者以及情感上的支持者,不可越俎代庖,不可替代孩子去学习。

02

关注孩子学习的时间安排。


有一个孩子,常常写作业到晚上10点,效率特别低,经常写错别字,计算也出现很大的问题。仔细观察他学习的状态,他一会起喝水,走一圈回来又坐下写几个字。写了10分钟不到,他又去上厕所,一圈回来又写几个字。写了一会,又想起要喝点牛奶,于是反反复复的,他学习的注意力都被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不断中断,看起来写了很久的作业,但其实是把时间完全浪费在和作业无关的事上,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当一个孩子无法静下来学习,注意力被严重破坏的时候,他的学习是混乱无序的。


他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作业。


这样的孩子,会让很多家长头疼。


家长急得骂孩子甚至动手,这不但没有效果,也会进一步让孩子有巨大的挫败感。


没有孩子不爱学习,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种高效学习的习惯。


这需要从时间管理上开始。


帮助孩子做时间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就是一个孩子对于他自己的作业和学习要非常清楚。


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什么作业,需要一用本子记录下来,一条条的罗列出来。回到家,你可以问问孩子,今天老师布置作业的情况,然后帮助他回溯今天要做的事。他的计划是什么。学习时长是多久。是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语文,数学花多长时间,语文花多长时间。在做作业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准备花多少时间。


比如,是否需要吃点东西,喝水,上厕所。写作业的文具准备好了吗。铅笔、钢笔、直尺、三角板等等。写作业的书桌上是否保持整洁,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做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书是否准备到位。


时间管理中伴随着习惯的培养,当一个孩子知道每天需要做哪些事,长期如此会形成良好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有助于高效的完成作业。


03

关注孩子遇到问题的态度。


无论一个孩子多么优秀,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难题无法解决。


这时候,你关注孩子的状态,陪伴在他的左右,在他需要帮助时提供有效的帮助,这是孩子迫切需要的。


但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主体是孩子,一定不是父母。


举个例子:有父母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每次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他都很乐意的刷刷的就帮助孩子做好了,可是孩子并不懂这道题是如何解决的。孩子还需要他再详细讲清楚的时候,他就不耐烦的开始责骂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了之类。


孩子只能默默承受这种打击。一方面他确实做不了,以后还要父母的帮忙,另一方面,他没有空间再往前去挑战,因为这样的父母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他无法翻越。久而久之,留下的更可能是一个充满巨大自卑感的孩子。


再比如说,一个孩子一遇到稍微困难的作业,不会多动一点脑筋,直接放弃,或者让父母帮自己做。这样的孩子,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可能是在他学习的过程中,每遇到困难,总会有爸爸妈妈解决,做作业就变成了父母的事,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父母把孩子的作业变成了自己的作业。害怕孩子做不完作业,被老师批评,给自己丢脸,被同学嘲笑,等等原因,所以宁愿帮助孩子写作业,也不愿意孩子就此面对。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写作业从来不是父母的功能,帮助孩子有学习能力才是父母的功能啊。


所以,当父母抱怨说,这个孩子就是不爱动脑筋的时候,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你剥夺了孩子动脑筋的过程,全程代劳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关注孩子遇到问题的态度,也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帮助孩子。如果一个孩子遇到问题,会不停的请教或者查找资料,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个孩子是有学习的动力以及钻研精神的,这时,父母不要轻易出手,除非他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开始向你求助。


但如果一个孩子已经把做作业这件事当做了父母的事,需要你为他负责的时候,这时就需要警惕了:我们是不是做得太多?退出孩子的学习世界,放下对孩子的学习控制,克制住想要帮他完成作业的心情,才能让他学会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让他找回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04


关注孩子学习的感受。


美国的儿童心理专家沙法丽·萨巴瑞说,我们的关注点不再是孩子考试是否答对了全部的题目,而是他们做错了题目时的感受。


学习的过程,有快乐也有痛苦,可能是自己努力之后全部做对的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也可能是做错题目之后的挫败感。


一个孩子考100分固然值得父母骄傲,开心一整天,但如若做错题之后,就会被惩罚、责骂、打击,或者没有父母的好脸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无疑只能是雪上加霜。孩子一定会把成绩和自我价值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只有我考100分才是值得妈妈爱的,没考到100分就可能失去妈妈的爱。


父母对待孩子分数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孩子做得不那么完美,甚至有一些学习困难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如何看待学习,如何看待他在家庭中的位置,是否有价值感,是否被肯定,是否被接纳。


所谓关注孩子学习的感受,是可以及时的分享孩子学习的喜悦成果,也可以及时安抚孩子考砸之后的落魄心情。


比如:


儿子:妈妈,我今天考试考了70分。
妈妈:啊,有点意外呢。
儿子:是的,我考了历史最低分,以前从来没有考过这么低的分。
妈妈:恩,是的,是有点低,妈妈为你感到有一点遗憾,是你在学习的时候出了什么特别的状况吗?
儿子:也不是,就是做题的时候时间有点匆忙,我好几个题都看错了。
妈妈:这样啊,那是有点可惜,后面需要妈妈帮助你在时间上做一些训练吗?
儿子:可以啊,我觉得我后面不可能考这么低了。


简单的和孩子谈谈他考砸时的心情,你也许会看到他,自己已经开始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了。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检测孩子学习结果的一种工具,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自己找到调整的方法,无论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还是情绪调整,都是孩子未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去创造生活的重要技能。


而,作为父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对孩子的关注,给他理解和支持,并在他需要时赋予及时的帮助。


最重要的是做孩子学习的“心灵陪伴者”,创造值得信任的亲子关系,你孩子的学习自然不会让你鸡飞狗跳。



文:李增芬  (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致力于陪伴人的成长。微信公众号:Fenny情感馆(lizengfen-11))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