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与“空心病”,只是因为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

文:任丽
来源公众号:任丽的心灵空间(ID:renlixl)

最近有一个新词叫躺平”。它指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在面对高房价、高物价、996工作制的高压下,失去了生活原本的意义。低欲望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不社交,不结婚,不工作,不生娃,只维持基本的生活。

 

北大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一年级新生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教授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空心病”。

 

这是一个呼唤意义的时代。而这也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这位从集中营里走出来的精神科医生在当下被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原因。

 

维克多.E.弗兰克尔正是用自己积极的一生在践行生命的意义,就如他所说的那样,即便经历了苦难和死亡,始终对生命说“是”。

 

当年,已经拿到了去往美国的签证的他,完全可以逃过这一劫,可是他选择了留下来与家人在一起。正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生的欲望,他坚信与家人会在集中营外重逢,让他最终活了下来。

 

走出集中营后,他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通过演讲的方式传播给了更多的人,并且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在重获自由几个月后,他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他也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生命的疆域:67岁考取了飞行员的驾照,80岁攀登阿尔卑斯山,他在向世人证明,生命真的有无限可能。生命的有限性,让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丰富性,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死。

 

《生命的探问》是弗兰克尔41岁时创作的,是由他的演讲稿集合而成,后来出版的畅销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何为生命的意义》均是从这里的核心思想衍生而来的。这本书被称为他的遗珠之作,真的是字字珠玑,让人回味无穷。

01

生命意义的三个假设


作为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提出了生命意义的三个基本假设,那就是创造意义需要的是行动、体验与适应。

 

其实这三个部分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行动可以获得体验,行动后才知道自己的能力与愿望、目标是否匹配,要么提高能力,要么调整目标,这也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我们的焦虑来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担忧,对可能无法承受的结果的害怕,这些焦虑让我们无法行动。一方面渴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又无法行动,一边为错失机会而懊恼,一边为拖延而自责,一边又羡慕别人的生活,结果在矛盾与冲突出耗费自己的生命。

 


其实,我们有时候真的不必要做出那么周全的规划,不需要追求万无一失的方法,因为事物总是变化的,而我们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人生设计得那么完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马上行动

 

没有开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没有开始,你也不会知道自己可以到达多远的地方。开始行动了,你才会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行动,可以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就像弗兰克尔所说,无论是文学、艺术,这些创造出来的作品,可以在人世间留下一些比我们的生命更长、并且持续产生影响的东西。

 

行动或者做事可以带来体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财富、地位、权力都不会留下来,唯一能留下的只有体验。如果说行动会创造成果,创造出影响他人与自我的价值,那么体验就是非常个人化的部分了。

 

对于平凡的我们,可能无法创造出传世之作,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呢?其实意义就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呼一吸之间,活着本身,或者说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比如,今天早上我出门跑了5公里,带给我的体验是,我有了一个可以独自思考的空间,我在某个瞬间获得了心流的体验,我追逐着太阳光感到温暖而有力量,我踩在土地上感到很踏实……

 

生活或许很琐碎,很平常,很乏味,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感恩自己可以健康地活着。

 

塞内加认为,人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而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是随时做好准备。

 

而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怎样适应生活》这本书中提到,在哈佛大学进行的格兰特研究中,人们是否能适应生活,跟他们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成熟度有关。而且防御机制成熟与否,似乎并不受社会地位、教育或者性别的因素的影响。那些未受过良好教育,处于社会底层的男性所拥有的成熟的适应能力,并不见得比本书中的哈佛大学生差。

 

适应生活,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并且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在不断的挑战中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02

意志的自由


弗兰克尔认为,意志的自由,是人们可以对生活进行态度上的选择,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支配。

 

当年处在集中营里的弗兰克尔,虽然身陷囹圄,内心却有着极大的自由,这种态度上的选择,让他的心灵总是可以穿透铁丝网而望向未来。

 

而当下的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自由呢?我们是否有特别多的不得已:妈妈逼着我结婚,老板逼着我加班,生活逼着我不能停下来,女友逼着我买房……我们在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下煎熬,而我们深知,每个人都是为了活出自己而来。

 

那么,我们又是被什么所限定的呢?被什么所束缚呢?

 


首先,被文化所限定。中国文化中会把人严格地归位到某个次序中,这种序位其实是对向权威挑战,或者对质疑的一种限定,而这恰恰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会担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这样可能会被贴上异类的标签,我们不敢向父亲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可能会被认为忤逆。我们一直在追求那个唯一的答案,而实际上生活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其次,被我们的家庭所限定。父母对于孩子超越自己这件事总是心有余悸,因为这可能意味着自己付出多年心血养育出来的孩子对自己的背叛,他们会突然感到自己的虚弱与无力,还有被抛弃的恐惧。在潜意识层面,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尊严,父母就会以爱之名对孩子的成长强加上很多的不允许,而这其实阻碍了孩子成为他自己。

 

最后,我们对自己的限定。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对自己还不够自信,或者我们有着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这些都限定了我们去行动,去冒险,去拓展未知的世界。我们在认知上的局限性,也会让我们如井底之蛙,只能看见井口的那一小块蓝天。

03

生命的意义


他者存在的意义:

 

没有关系,我们就没有存在,生命也就毫无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在活在关系中,而他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没有他者,人类便不可能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并直面生命。

 

关系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者那里看见了自己,就像小婴儿在母亲的眼中看到了自己,他知道自己是可爱的,受欢迎的,还是令人讨厌的,被人嫌弃的,是不被期待的。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一个极为自恋的人,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不能被治疗的,因为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无法与人建立关系。自恋的人,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一样,只是看到镜中自己的倒影,而无法从别人的反馈、反应、回应中去探索自己。

 

当下的意义:

 

我们的生命是由每一个当下串联起来的,也就是生命的意义是与当下的意义等同的。假如,我们要么活在过去,要么活在未来,而从未活在当下,其实,我们就根本没有体验过生活,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虚无的未来,还是无法挽回的过去?

 

当下,我们的行为或者行动是如何被诠释的,这就是一个赋予意义的过程。比如一位清洁工,如果他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扫大街的,可能他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但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城市的美容师,他的使用是为城市换新颜,他会对自己充满自豪感,他也就给自己的生命价值赋予了意义。

 

苦难的意义:

 

弗兰克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苦难的意义,他认为,我们感受苦难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对于生活的投入程度。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快乐的生活,不过,生活其实是苦的,而正是因为苦难,才让我们有感受快乐与幸福的能力。假如我们感受不到痛苦,其实我们也就没有感受快乐的能力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苦难史,正是因为这些苦难,让我们对自然保有敬畏之心,让我们在应对困难的过程中拥有勇气与力量,让我们的精神力量得以代代传承。

 

死亡的意义:

 

正因为生命有终止,我们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我们想做的事情,而死亡本身会成为我们行动的动力。生命意义不在生命的长短,而在生命的质量。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怎样才能不留遗憾?

 

也许,只有充分地活过,就像弗兰克尔一样,对世界永远保持好奇,对自己永不设限,勇于冒险,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也许此生就再无遗憾,也就不枉来此一遭。

 

尼采要求我们不要停留在山下喝酒,而要去接受攀登的痛苦。你准备好承受真正的痛苦了吗?那也许是生命给你的馈赠,因为承受真正的痛苦是一种成就。

——END——

作者简介:任丽,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透过电影看人性,通过文字写人生。本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任丽的心灵空间(ID:renlixl)。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