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孝子,越难成功

作者:三木水
来源:深夜疗心(ID:shangzhou2018)

1

春节过后,人们陆陆续续从老家回到了自己工作的城市。

北京卫视的早间新闻——《早安北京》,在大年初六——也就是公共假期最后一天,播出了一段对离开家乡回到城市工作的人们的采访。斗志昂扬的少见,沉重者居多。

这和一周前那些不远千里、虽风尘仆仆、却风雨无阻、义无反顾、又兴奋不已的返乡情绪截然不同。

仅仅一周而已,画风陡变。

这陡变的画风中,有离家的不舍、有分离的感怀、有对岁月的感慨、有对生活的无奈。包含了太多东西。

人生两大憾事:生离和死别。

为何频频上演。

不如不归来,又省离别苦。

2

看起来是“离别苦”,其实,苦的远不仅仅只是因为“离别”。

张先生初五从云南老家回到上海,回到上海的当天,就预约了我初六的咨询。而我们节后第一次的咨询时间,原本定在初十。

“是什么原因,让你提前了我们的咨询?”我开门见山地问他,我知道,一定是什么事情促使他生出了很强的心理动力。

“我太难受了。”张先生说:“我从老家回来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从迈出家门的一瞬间到回到上海的家,一路上,精神持续崩溃。

等我回到上海的住处,我觉得自己已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瘫在沙发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发生了什么事?”我继续问。

张先生情绪很低落,继续说:“我太难受了,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说到这了,他顿了顿,似乎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和情绪,“我感觉,可能是因为回家感慨太多,尤其觉得亏欠父母

看到父母一天天老去,很难受。

他们已经没有我印象中的专横跋扈,他们不再能强迫我做什么,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讨好我,照顾我,每天问的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天咱们吃什么?

我看到父母过的并不好,他们很孤单,又省吃俭用,劝他们吃点好的,穿点好的,他们非常固执,根本不听,我给他们买什么他们都不要。

他们鼓足勇气,在某一天的长谈中,很谨慎地表达,希望我赶紧结婚,安定下来,他们就放心了,他们那么老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心愿。

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满足他们啊,但是,我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能力满足他们。

我天天到底在忙什么?真的觉得自己在上海就是瞎忙,有什么用?跟父母分离,不能尽孝心,每天忙忙忙,日子却没有什么长进。

张先生很苦恼。说着的时候,几次哽咽,生生给憋回去了,憋的满脸通红,五官扭曲。

看得出来,有一种极大的痛苦,攫住了他。

强大的共情一瞬间感染了我,我不禁低头垂泪。

张先生今天在的那个位置,我曾经也在那里。

3

为什么我们的亲情,总显得特别沉重?

亲情不应该是因爱而生、自由、亲密、抱持和畅所欲言的吗?为什么我们的亲情有那么多的沉重、自责或者责怪对方、无奈、憋屈和欲言又止?

亲情被悲情绑架,本身就是一种扭曲。

比如,张先生的痛苦里,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春节这么有仪式感的全民团聚后”带来的分离痛苦、不舍和依恋。

这是正常感情的流露,它非常健康,无需干预,你要做的,只是让它尽情表达,就够了。

还有一部分,是对父母的过度认同。

张先生说,他的老家,在云南的一个小乡村。其实现在社会,物质并不匮乏。

但是,在那里生活的父母,和在上海生活的张先生,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别。

比如,父母操劳一生,现在年纪大了,也不能让自己“享享清福”,而是在茶厂打工,非常辛苦,大年三十,还在上班。

他们花钱很节省,等张先生要离开家,父母竟然还拿出了一张卡,把他们这一年攒下的钱,都塞给张先生。

每每这时,张先生就会自责自己,平时花钱太大手大脚,父母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辛辛苦苦,老两口一年攒下几万的血汗钱,塞到自己口袋里。

而自己呢?和朋友吃顿饭动不动就要几百,平时觉得没什么,现在回想,未免过分了。

这是一种弥漫地、恍然大悟式地、在潜意识深层悄然展开的一场深度对父母的认同,和对自己的攻击。

4

过度认同,会带来过度承担。

典型的表现就是:

父母过的不好,自己凭什么过的好?如果自己过得好,那就会有负罪感。

背后的支撑点是:希望自己能代替父母受苦。想要“替父受苦”的想法,就是源于对父母的过度认同和过度承担。

父母早上从没有正儿八经吃过早点,向来都是前一天剩下的对付一下,或者搭配些腌菜,自己呢,地铁口一杯豆浆粉兑水的豆浆都要三块,吃个早点就要十来块;

天气冷了,父母家的空调,自从装了,这么多年几乎没启用过,因为怕花“一天一夜就一度,合计五毛五的电费,自己呢,星巴克喝个咖啡就要三十多;

自己去香港玩,一晚上酒店就1000多,父母呢,一个月工资才1000多……

所有这些,当他自己在上海生活的时候,本是日常,他并不觉得,但是,一旦从老家回来,他简直觉得自己是在作孽,看看父母节省的劲儿,自己就应该一分钱都不花了。

5

对父母的过度认同和过度承担,不仅仅会让你潜意识中“不允许自己过的比父母好”,而且,还会限制你的发展,拖垮你的生活,让你与成功无缘。

我的另外一位来访者,在一次家排中,呈现出了这样的一幕。来访者和朋友在工作之余共同创业,经营一家医疗器械公司。

但是,就在公司第一笔融资成功的时候,来访者却莫名其妙地提出,要退出创始团队。给出的理由是:觉得工作和创业之间,不能得兼。

后来,经过我们共同长时间的工作,他才意识到:其实,他的潜意识是惧怕成功的,因为父母一直以来,挣钱都很辛苦,对生活苦大仇深。

所以,潜意识在告诉自己,不相信自己能挣这么多钱,不相信这么好的事能落到自己身上,不相信自己竟然真的成功了。

潜意识似乎总在对他说:像父母那样,钱,一定要非常辛苦才能挣来。

所以,看起来很努力的他,其实,一直都在避免让自己成功,而且,让自己陷入一种“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却在拒绝金钱”的魔咒中。

因为对父母的过度认同,潜意识中被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不相信”、“不配”、“不值得”这些限制性信念。

这种信念,让他在巨大的机会面前,莫名其妙地走开,也会莫名其妙把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团糟。

6

和父母的绞杀,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有很大不同。

西方社会,每个家庭都追求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追求自主性、自我性,追求自由。

面对这种愿望,每个成年子女,都会和原生家庭、和父母脱离。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曾经因为追求这些,和自己的父母脱离,一代一代,就这样延续下来。

而东方社会则不然。

东方社会独有的文化,是孩子向父母“投降”的文化,父母希望孩子能认同自己,比如,东方社会很讲究“孝”。

这就会让孩子和父母一次次陷入一种“认同父母”和“做自己”的纠结之中。

“认同父母”是民族和家族的集体潜意识迫使,根深蒂固;“做自己”是人性深处的天然使然。

这两者的纠结,就会让你和你的父母之间,形成绞杀。

人,只有活出主体性,才能活出生命的活力。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是“先己后人”,“先人后己”是后天习得的道德和文化使然,不是天性。

活出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然后,才是自己组建的家庭,再然后,才是父母和子女。

这才是对的顺序,也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作者简介:三木水,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学士。本文已获得公众号深夜疗心(ID:shangzhou2018)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Spencer JXL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