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习得性无助,走向真实的快乐 | 心理词条

  • 同事李的妻子,不到四十岁,在单位门口开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从她几年前生过二胎,辞去工作,到开门市,很少看到她发自内心的微笑,每天都有数不完的抱怨,是一个看起来完满却又空洞的女人

 

她被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不想见人,亦不想做事,觉得毫无意义好像这个世界,对她满载恶意。

 

静静的听着她数落着一家人的不完美;听她抱怨总有那么一两人买东西时的各种挑剔,让她不胜其烦;听她数说母亲对她说话尖刻直接,有时让她下不了台;街坊邻居也各种攀比,让她烦恼多多……

 

在她里,世界充斥着无助的缺憾、冷漠。她说,不想跟任何人产生交集。这样的抱怨与倾诉,持续了很久。

 

  • 同事N已经工作了6年,依然在常常抱怨工资太低、领导管理水平低、家里各种强势、催婚,感觉只有刷手机打游戏的时间,才能让自己开心一些,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多了。

 

他们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抱怨之中,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走出自己的世界。

 

我告诉他们,有一个心理学效应,叫“习得性无助”,希望他们在手机上浏览一下,多看看,有问题我们再讨论。

 

01

阐述定义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长期经历某些不愉快事件,充斥着各种消极思维的希望躺平的年轻人,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

 

他们身上常常会出现 “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达不到他希望的成功,都以他认为的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绝望。

 

“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不在少数。

 

02

背景来源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一个带蜂音器的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每次都被电到倒地呻吟、大小便失禁为止。

 

这种折磨反复多次后,塞利格曼更改了试验流程,在蜂音器响后,不急着电击,而是先把笼门打开,但这个时候,狗非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开始,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因之前的绝望体验而放弃逃避希望,默默承受痛苦的来临——这就是塞利格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本质上是长期积累的负面生活经验使人丧失了信心,继而丧失了追求成功的驱动力。

 

而要避免习得性无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情绪。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如果能在挫折中坚持下去,挫折实在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但是如果在挫折中沉沦,那便是跌入了“习得性无助”的陷阱,就像实验中的那些被选中做实验的狗一样,再也无法突破挫折了。

 

03

案例分析

 

  • 就算力大无穷的大象也会被一根细细的绳子拴住,出现习得性无助

 

在大象年幼时,训练师用一根绳子将的一条腿拴在一个杆子上。刚刚开始数小时数天内,小象试图挣扎挣断绳子,但因为屡次发现无力挣脱时,便放弃挣扎,乖乖地待在自己狭小的可以活动范围里。

 

就这样慢慢长大的小象成了有足够的力量挣断绳子的大象,但长大后的大象,因为在幼年时期习得自己的挣扎努力是无用的,就不再试图去挣断绳子了。

 

  • 曾经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退役军官科尔曼·米契尔在一次飞行事故中受到重伤,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十六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

 

这样的挫折并没有让他陷入绝望,最后一次手术做完后,米契尔开始了六个月康复训练。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康复后的米契尔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非常成功,没想到四年后,米契尔所开的飞机在起飞时又摔回跑道。这一次,他胸部的十二块脊椎骨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

 

对于这次事故,米契尔几乎绝望:“我始终搞不清楚,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但他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出院后的他第一句话是:“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面对绝境,米契尔自始至终没有绝望。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米契尔说道:“我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视为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们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儿,然后,你们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经过数年不懈努力,米契尔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以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过度开采而遭受破坏。

 

04

相关科普

 

关于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1942- ),这位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学者和临床咨询与治疗专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

 

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且,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习得性无助是各种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而因此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心灵偏差现象,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长期生活在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之中,一是重要他人对他们不恰当的评价;一是他们自己对事物不恰当的评估,让他们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

 

不正确的归因是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

 

人们认为造成他各种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都将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不愿做一些做尝试性的努力,又出现得过且过的心灵偏差。

 

“习得性无助”的陷阱,是我们的大脑为了让自己适应绝望环境、免于崩溃而做出的妥协姿态。

 

但平庸的人才需要妥协,那些心怀梦想,有勇气成长的人,会坚强的走出“习得性无助”为我们营造的心理舒适区,达到成功的彼岸。

 

05

个人见解

 

如果要选择成功,就要学会接纳自己当下的状态,并且积极的做出改变;就要学会勇敢的面对失败——失败从不怜惜弱者。

 

科尔曼·米契尔如果没有铁一般的意志,就会被绝望的环境打垮,就不会看到成功的曙光,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马丁·塞利格曼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曾经说过:“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才是最好的人生。”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快乐》(AuthenticHappiness)一书中指出,快乐由三项要素构成:享乐(兴高采烈的笑脸)、参与(对家庭、工作、爱情与嗜好的投入程度)、意义(发挥个人长处,达到比我们个人更大的目标)。

 

他也告诉我们,三项要素之中,享乐带来的快乐最为短暂。因为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

 

②、正向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快乐基点可以调整:人们可以借由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人格特质的快乐水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我们更快乐呢?

 

③、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桑雅· 吕波密斯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

 

心存感激:每周记下三五件令你感恩的事件。可以是很简单但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如:你的花盛开了今天天气比昨天好等等。保持鲜活,内容愈常更换愈好。

 

我也建议同事N、还有同事李的妻子,关闭了自己检索缺点的雷达,逼着自己去看身边人、身边事的优点,为身边的人、以及自己的生活填写“优点积分表”:

 

家人晨起做了可口的早餐,加2分;

和同事聊天,很愉快,加3分;

当日工作顺利,加2分;

晚上,家人一起晚餐,气氛很愉快,加3分;

接到家人或者其他人的电话,通话内容很快乐,加2分;

周末,可以躺平一晌,加1

……

慢慢的,他们的世界一点点变得可爱起来,心情也慢慢的开朗起来,她说:“以前,我只看到不好的一面,就像是做减法,负责扣分,越扣心情越差,最重要的,越扣觉得世界上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让我觉得舒服的人,可是,哪有完美的人,谁又能事事如我愿,所以之前,把自己搁置在委屈、无助的位置上。

 

她已经能够平静的,但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接着说如今,自己常常想着去看身边人的优点,内心竟然越来越满足,有了快乐的力量

 

时时行善可以是随机的,比如:排队时,让赶时间的人排你前面或每周日固定时间帮助小区的保洁人员打扫卫生;对朋友或陌生人行善,会让自己感觉很慷慨、很有能力,也会赢得别人的笑脸、赞许及仁慈回馈。这些都会让人感觉快乐。

 

品尝乐趣多注意美好的事物,例如苹果的甜美、孩子的笑脸、阳光的明媚。心理学家建议,不妨将快乐时光如照相一般“印存脑海中”,在痛苦时回味。

 

感戴良师快而详细的答谢在某些时刻给与自己帮助的人。

 

学习宽恕放下怒气与怨恨,写封信给伤害与误解你的人,表示宽恕。无法宽恕他人会让自己停在积怨与心怀报复上,宽恕则能让你快乐前行。

 

爱家爱友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家人与朋友身上。极简的生活更有助于让我们自由自在的享受快乐这样的快乐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表达的爱。

 

照顾身体投资自己的身体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包括充足睡眠、科学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平和心态、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坚持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逆境自持没有人的一生一帆风顺,有时还会遭遇困境,可以让自己有所信仰;也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地暗示鼓励,例如“事情总会过去。”、“任何击不倒我的事,会让我变得更强壮”

 

勇敢的走出“习得性无助”为我们营造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走向真实的快乐。

参考文献百度、《墨菲定律全四册》
原创:舒雅清正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