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性预判,会让你陷入低水平的伪思考

1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先哲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说过的这句话,意思是天网虽然大而且疏散,但任何自恃聪明的人的罪孽,都难以逃脱天网制约。

 

今天的网络就像浩瀚的宇宙一样,包含了很多信息,其实也像天网一样,对很多事物,含有各个角度的评判标准。

 

比如,如果网络上某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出现了三观不正的言论,立刻会引来汹涌澎湃、连绵不绝的系列评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怎样理性分析,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视角。

 

虽然大多数分析就事论事,只分析当事人本身的事件,分析也比较客观,但有一种现象,有的评论开始还理性分析当事者本人,随着网络世界的漫无边际,很快有的评论的关注点被引向当事人的家人,甚至深挖其父母和家人。

 

有的人非要深挖才能后快,似乎不深挖不足以表达自己评论的正确性。



更有甚者,有的人潜意识里植入了一种思维惯性,总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论这个人是多大年纪,都要拉扯上其父母以及家庭环境。似乎其父母也一定三观不正,也非要扒拉出一些缺点,比如人品问题、社会地位,总要挑出点缺点,似乎这样才能可以佐证当事人今日的错误,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更有甚者,有的评论却变成了网络文字和语言暴力,偏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客观分析,演变成对当事人及其家庭、学校甚至工作单位的语言攻击,这就偏离了主题了。

 

2

 

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哲学教授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和其他人(包括《情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一个假说,叫做情感标记”——当我们的大脑存储某一事件或动作的记忆时,也会存储与之相关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标记。

 

大脑会给我们的想法和记忆打上情感标记,因此情感也是决策的一 部分。这些标记被模式识别匹配项触发后,会告诉我们应该对其表示关注还是忽略,并且给我们指明行动方向。

 

举个例子:

我们的大脑会对外面街道 上的噪音进行处理,由于不存在明显的情感标记,大脑会选择忽略这些噪音。

 

但是如果传来的是一个孩子害怕的叫声,大脑会让我们迅速警觉起来, 在我们还没意识到该做什么时,大脑就已经给出行动计划一一走到窗户边,看看发生了什么。


再举一个情感标记的例子:


有的人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归咎于外因,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事业无成,学业没长进,全都是父母没钱没地位造成的,内心深处潜意识里埋藏着对父母深深的埋怨,但是由于某种制约,这种怨恨的情感一直压抑着。每一次遇到挫折或者不幸,就会在头脑中标记这种情感,结果就是,这种情感越来越强烈。甚至用这种思维习惯考虑问题。

 

这种人很少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分析怎样改善,所以常年得不到突破,陷于越来越严重的怨恨当中。一旦遇到机会,这种情感就会宣泄出来。比如遇到别人出现问题,就业习惯性去分析对方的父母,老师乃至于学校这些外因的影响,而选择性忽略了帮助当事者本人去理性分析。

 

这,其实是一种误导自己和误导别人的经验


《避误开错决策的4个陷阱》这本书讲到了误导性经验会导致我们的误导性预判假如我们面对的是不熟悉的信息输入——尤其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曾相识的信息——我们会以为自己辨认岀了什么,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把这叫作误导性经验。

 

我们的大脑可能储藏了过去经验的记忆,而那些 记忆又与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不幸的是,过去的经验很可能和当 前的情况不一样,对我们造成误导。

 

误导性预判——我们的思维在我们接收信息之前就早有判断或是 决定先入为主,而之前的判断和决定与当前的情况可以联系起来。如果 这些判断不适用于当前情况,它们就会破坏我们既有的识别功能,误判 接收到的信息,我们将其称作误导性预判。

 

其实,如果当事人还未成年,三观正在形成,还未定型,父母还可以大概率改善教育方式方法。但是,如果当事人都18岁了,成年人了,就另当别论了。


 一个18岁成年人,接受系统学校教育好几年了,一般而言,早就应该有自己的思维和生活观念,自己思想三观不正,出了问题,难道还要甩锅给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初始立意,肯定是想把子女教育成才。虽然教育方式方法千差万别,教育能力有大有小,但毕竟把子女已经养育到18岁了。18岁以后的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起责任,承担引发的相应后果。

 

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无论好坏,好的结果能享受,不好的结果也是自己言行造成的,自己就应该勇于承认,这样主动改善和提升。

 

父母、老师、学校环境已经那样,无法改变,也无法因某一个人的个体事件而变来变去。不念过往,我们能改变的是当下和今后。

 

3

 

有成绩就是自己的,有错误就甩锅给父母,甚至甩锅给老师,甩锅给学校。按照这个逻辑,当事人啥时候自己能负担起作为成年人自己的责任呢? 


可以理解的原因是,评论者本意是想通过对周围环境施加压力,加大对当事人的批评力度,加大当事人的精神压力,迫使其尽快改正三观不正的错误。

 

外因是辅助,内因才是主导。


只有把重点聚焦于当事人本人的反省,自我分析,帮助其分析现象背后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或者用心理学、思维学分析,就事论事,客观系统分析错误言行的来龙去脉,当事人本人想明白了,才是真正的改变。



思维习惯于从环境找原因的人,自己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往往也是:如果出了错,那就要拉着别人,甚至是跟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人背锅;如果有了成绩,那当然是自己的付出,功劳全在自己。

 

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人们习惯把这个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错误发生在 自己身上的时候,人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

 

别人岀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 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撞大运了;而当我们自己 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

 

当我们自己遭受挑战和质疑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向 外部找原因,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 得更不合理了。于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


当事人有了错误,头脑中的红灯思维就会本能地否认错误,如果评论不去就事论事,不去分析错误本身的来龙去脉、并且提出解决方法,而是扩大化分析父当事人父母、老师和学校,实际上弱化了当事人的责任感,降低了当事人的负疚感。企图通过施加周围人压力迫使当事人就范,这种强迫性压服,不一定会使当事人心服口服。

  

所以,当一个人出现错误,自己去主动弥补,改正,承担责任;如果出现了荣誉,也是应当享受,这才是自作自受的本意。自己做的事,无论结果好坏,都要自己主动承担责任,承受结果。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冷静思考,才是真正帮助当事人,也提升自己思维深度的途径。

 

这种心态,类似于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4

 

保持淡然心态,不受情感标记的控制,然后才能客观冷静地就事论事,分析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得出接近真相的结论。


 

正像我对于自作自受的解读一样。自己成功了,其中自己付出的那部分,得到应得的,同时感谢大家共同的努力付出。如果自己出了错误,自己承当主要责任,这样自己才能把握主动权,处事方圆得当。

 

原创:昆仑云曦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