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吉如:比能力不足更可怕的,是自我捆绑与消耗!

文:赵晓璃
来源: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
原文标题:《奇葩说》许吉如被淘汰,止步《主持人大赛》:比能力不足更可怕的,是自我捆绑与消耗!

写在前面的话:

在第六季《奇葩说》舞台上,要说备受争议的新奇葩,许吉如无疑是一个。

从一出场她就自带“美女学霸”的光环:本科清华,哈佛硕士,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360度无死角的女神级人物,随着节目的播出,反倒是不断地暴露出自己的短板。

不论《奇葩说》里的导师们如何看好她,甚至被怀疑节目组刻意将她被淘汰的那一期提前播放,试图给她拉些票“复活回归”,但现实打脸,观众们很不买账,最终杨奇函复活,许吉如被淘汰。 

(细心的网友正是从细节发现了播放顺序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主持人大赛中,许吉如更是暴露了自己非科班出身的能力欠缺:不论是语速还是节奏把控都缺少新闻主播应有的干练、沉稳及理性,最终,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许吉如再度被淘汰。

《主持人大赛》上的许吉如~


在我看来,许吉如的落败源于自我捆绑与消耗,而这才是比能力不足更为致命的因素。

01

所谓“自我捆绑”,指的是个人很容易受到外在评判及标签的牵制,无法真正摆平心态,更不太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自我认知不足,这些外在的评价及标签更容易形成一个“框架”:TA认为自己只能在这个框架里,行为表现上会出现战战兢兢、患得患失、束缚而拧巴等状态。

“自我捆绑”到底具有多大的破坏力?

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有些人用“温柔”进行自我标榜,他们就会从心底深处认为,因为我是温柔的,所以我永远不能发火,更不能出现负面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在他们遇到压力或者冲突的情况下,只能一味隐忍,由于负面情绪无法得到适当的排遣,这些人很容易憋成“内伤”,诸如精神层面的抑郁症、身体方面的各种疾病,等等。

让我们回看下许吉如在《奇葩说》里的历程,就不难发现,她的出场,就被打上了深深的“美女学霸”这样的标签!

还记得刚开始介绍许吉如的时候,杨奇函啧啧称叹:“让五个年轻人代表国家去联合国开会,绝对有许吉如”;


赵英男评价说:“她不用讲段子,也不用多动听,她讲话就是让人愿意听”……

瞧啊,清华学霸、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硕士、从导师到辩手的一致追捧,如果放在任何一部电视剧里,不是妥妥的“主角光环”吗?

但可惜的是,这种“主角光环”背后,更有一种“只能赢不能输”的自我绑架。

许吉如在《奇葩说》里,不论是辩论还是开杠,给人感觉始终是紧绷的,她眉头紧锁、语速超快,但很显然,在情感方面缺少共情,无法让观众代入,在逻辑方面也是疏漏不断,甚至在开杠环节被胡老师怼的哑口无言。

展不开的眉头~

你再仔细观察她的表情,不难发现细微的变化。

在首次和杨奇函1V1的辩论中,刚开始许吉如占据上风,孰料最后开杠环节,被杨奇函扳回一城,当时她的表情极度不自然,直到导师“壮士留步”,得知自己能留下来的时候,才破涕为笑;

后来,许吉如深受薛兆丰教授赏识,成为了队长;

然而在《喜欢的工作一直996,要不要886》那场辩论中,她的发言完全没有打动观众,在罗振宇送出队里唯一一张“在下不服卡”时,她选择了接受,因为她太想赢了;

就在这种“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下,她选择了看似实力最弱的胡老师PK,这个举动引发了蔡康永以及很多观众的不适,最终以较大的比分悬殊败北。

在我看来,许吉如的失利,和这种自我绑架密切相关,这种绑架让许吉如患得患失、紧张焦灼、失去了难能可贵的真实与可爱,显得太过凌厉而缺乏亲切感。

(感受下班主任般的既视感~)

难怪有网友评价许吉如身上的这股凌厉劲儿时说道:“她太像小学班主任面对差生的姿态了,高高在上。

02

再说说自我消耗。

如果说许吉如被自我绑架,导致无法放开全然投入到娱乐性较强的《奇葩说》节目,那么,她在《主持人大赛》中的表现,则体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味的自我消耗带来的能力匮乏,是她节节退败的重要根源!

没有了《奇葩说》的“免死金牌”,在强调专业的舞台上,许吉如的表现经不起专业的考量,康辉说:我觉得她说得有点乱,观众们也多少能够察觉到,在时间的把控等细节上,许吉如真的很难称得上“专业”。

很快,观众们就对许吉如的能力和水平产生了质疑。

据网友爆料,许吉如在21世纪演讲时还在清华读书,在《演说家》时还在律所上班,可当她走上《奇葩说》、《主持人大赛》这样的舞台时,已经孑然一身:她切断了自己的后路辞去了律所的工作,卖网课也是备受差评,再看看各大社交平台的粉丝数量,经过频繁的综艺节目的消耗,折损大半。

(老粉丝的评论~)

这种趁势拼命赚取快钱的方式,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自我消耗。

这些年,她像赶场子一样热衷于各种网盘综艺节目,开始接各种广告(有的疑似三无产品),她是那么急切地想要变现,但可惜的是,除了昔日的“本科清华、哈佛硕士”的光环加持,她能让观众记住她的,真的乏善可陈。 

更有网友爆料,许吉如并不是对外鼓吹的那样,根本就不是“哈佛法律硕士”,她就读的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生专业是公共政策;而许吉如本身更没有律师资格证,司考考了很多次都没有通过,根本算不上“律师”,充其量无非是有过法学教育背景的人。

毕业许久,成绩寥寥,处处靠消费母校的声誉和光环为自己壮胆,能力和实力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长进,这才是引起很多人反感甚至遭遇群嘲的原因所在。

03

放在职场情境中,许吉如的案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1、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起,请学会“归零”心态;

从我们这边经手的大量职业咨询案例来看,一个人学习时代的优秀只能代表某个维度上的出彩,但在综合考量的职场环境中,一味地用过去的辉煌自我绑架,无疑只会阻碍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而这里面一个最大的风险在于,因为自我绑架带来的“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更是让他们无法客观认清自我,容易表现出孤傲、紧张、不好合作的特点。

因此,不论你过去毕业于多么牛逼的学校,那都代表你的过去,从你踏入职场的第一天起,就要重新熟悉职场规则,适应职场环境,加快学习与成长的步伐。

我们咨询师团队里的王老师做过企业人才育培工作,她曾经和我分享过企业里一个秘而不宣的用人法则,那就是,一个人能力不足没关系,后天可以培养,但如果一个人过于自我,不能展现出一定的协作性,即便再能耐,企业也不会予以录用。

这就是所谓的“聪明陷阱”——智商高学习能力强固然不错,但这只是让你用来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武器,从来不是自我标榜展现优越感的工具!

2、要想走得远,根基得扎实;

我这边接触到一些来访者,对于自我品牌的构建很感兴趣,他们总是恨不能明天就建立自己的品牌,然后加速变现进程。

他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问题是,一来你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二来你没有足够核心的硬实力,在我看来,个人品牌构建之路更是遥遥无期。


3、缺乏脚踏实地的支撑,运气来了照样兜不住;

对于很多人而言,追求名利甚至财富本身没有错。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力量最为真实和感人,一种是天分,一种是努力。

但这里面还有个逻辑就是,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天分,更是大量努力和练习的结果!

你可以不服输,但也要有不服输的底气和实力。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见惯了太多仅靠一腔不服输的孤勇、却抵不过人生贫瘠的现实——这种情境下,“高开低走”更是分分钟的事情。

有很多人埋怨说,自己运气不好,但今天许吉如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运气开挂如许吉如这样的人,同样因为能力不足惨遭淘汰!

这就是最质朴最核心的职场规则,那就是,当你能力不足的时候,运气有时候更像是一种晦气——当缺乏实力的支撑,你暴露的越多,则跌落的越快。

就像有个网友看到许吉如接二连三的淘汰,说出的这句话一样:“果然,口号喊得再响都没有用,实力才是最终的话语权”。

以上。

——The End——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排版:小鲸鱼,林洁愉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