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镜中我效应”照出清晰、完整的自我 | 心理词条

半年前我面临过一次比较重要的选择,那时,我不知道是选择留下来更需要勇气,还是尝试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更需要勇气。

 

很快我做出了选择,因为无论哪一种选择,我都需要勇气,需要有让自己愉快的生活的能力。

 

我选择了尝试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虽然内心会有一些落差,后来我常常也有想到,如果选择留下,的确会有一些在别人看来的实惠与体面。

 

但是,我的内心里,感觉自己更需要的,是一些自我的觉察、内心的平衡与成长,需要更清晰的解答:我是谁?我在哪里?想要去哪里?而不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镜中的我。

 

我需要尝试突破思维界限,探索认识真正的自我。

 

经过半年的学习与觉察,现在,我可以平静愉快的分享我对自我的理解与解读。

 01

阐述定义

 

镜中我效应”:顾名思义其内涵就是,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

 

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因此,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02

背景来源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

 

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库利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所以,这个理论又被称作“镜中我效应”。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最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与故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碰到类似的场景,虽然俗套,可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依据却非常充分。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这个智力超群的智者发明了很多用以理解人们行为的技术,他所做出的贡献为大部分人格和心理治疗理论奠定了基础。

 

他在其著作《墨菲定律套装全4册》中,第一章就介绍了‘镜中我效应’: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需要深度了解的小伙伴可以选择阅读原著。


 03

案例分析

 

举个例子,“我”选择某些时间去一家传统文化的机构做义工,然后,通过别人的种种评价和反应,去想象他们对“我”的认识:一个正在参与爱心奉献活动的人。接着,通过他人的口头评论或者其他反馈渠道,“我”认为,他人对“我”的评价是“热心、善良、慈爱的人”。

 

然后,我”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感到十分喜悦,并因此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确实是个热心、善良、慈爱的人。

 

之后,我”也会继续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观的形成过程。

 

相反,在同样的例子中,我”在传统文化的机构做义工,然后,我”发现别人对“我”的评价是“一个无事可做、假装热心于爱心事业的伪善之人

 

这个评价会让我”审视内心,相信自己参与义工并不是因为伪善。于是,我”会产生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愤怒和排斥的情绪,同时,在这种情绪中也进一步认清自己——“我”绝不是一个伪善的人。

 

 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仿佛心里住着一个恶魔,骨子里流着邪恶的血液。某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机缘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于是,所有人都赞扬他,认为他是圣人。

 

他也被别人善意的赞赏而温暖着,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其实更愿意做一个好人,然后,他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逐渐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

 

在小说最后,他往往会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圣人”的人,和过去邪恶的伙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圣人。

一家儿童游乐场里,一排秋千中有一个园园的吊篮秋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他的儿子,已经在上面玩了很久。下面,一位女子抱着孩子哭闹着要坐小孩儿,不断的鼓励自己的孩子明白先来后到的规则。

 

年轻的父亲假装没听见,依旧和自己的孩子打闹嬉戏着。

 

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这位叔叔平时工作忙,和他的宝宝都没有时间在一起,我们再等一会儿吧,他们开心了就肯定会让出秋千来的。

 

一分钟之后,那个年轻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说:宝贝,咱们去那边玩滑梯怎么样?看看谁的力气大,先爬上去好不好?父子两个终于从秋千上下来,开心的向一旁的滑梯冲过去。

 

小孩子哭闹着要坐,年轻父亲不理不睬,妈妈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顺利地让出了秋千,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年轻父亲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变了。

 

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父子的认知是我们先来的,我们喜欢玩,凭什么让给你们,你们能拿我怎样的自私心理。但是,当他听到那位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我需要陪伴儿子,也可以玩其他的项目。

 

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 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04

相关科普

 

①平日里,照镜子对于我们完善自我形象,非常重要;常常聆听来自于他人的反馈评价,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也非常容易做到。但是,我们必须保持对自我的认知界限与觉察。

 

有人情绪容易受到他人牵制,为了别人一句否定而自卑、恐惧、冲动;因为被亲近的人所伤而难过很久,和伴侣争吵时,如果对方情绪崩溃或毫无回应,自己也跟着情绪失控……

 

实质上,这是把自己的喜怒哀恐交由他人控制,是想要别人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比如埋怨伴侣不能让自己开心幸福,或者反过来,想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为了父母高兴,强迫自己做不情愿的事。

 

此时我们就需要明白:我们是心甘情愿还是迫不得已?我是感受到了付出的快乐,爱的流动,还是出于害怕某种后果?

 

当我们过于相信镜子,或者过于相信某一面镜子时,我们就会出现一些自我概念的判断失误。


这种来自于自我概念的判断失误,常常也是我们界限不清最隐蔽也最核心的原因,导致我们的能量被过度的消耗。

 

为什么对这些人来说,别人的评价这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在内心,把“我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本应由自己作答的问题,不自觉的交给他人去定义,是太过于相信镜中我效应的结果。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认知稳定且客观,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最终给自己做出评价的人,只有自己,而不是父母伴侣上级、路人甲、谁谁谁,那么就无需过度在意外界的评判和眼光。

 

②我们需要对自己很好的理解与觉察。

 

理解自己、觉察自己才更重要,因为理解自己、觉察自己会让我们更懂自己,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需要。


比如化妆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高矮胖瘦,做到扬长避短,展现出我们独特美好。

 

比如,在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需要的方面,被爱的需要,独立的需要等等方面,我们应如何对待?不妨去关注它,用合理的方式满足它,就像温柔的对待自己的孩子。

 

内在、外在的需要都不分对错,先别急着去评价,也别去强行否定压制,过度的压制反而容易把它引入歧途。有时候,看似是自己的需要导致了问题,实际上是满足需要的途径有偏差,或是因为我们忽略甚至抑制自己的需要。

 

如果通过控制自己、或者他人的方式去实现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需要,结果反而给自己,给双方都带来困扰,也难以让这个需要真正得到满足。

 

如果我们能理解到,自己入侵他人界限的背后,是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需要,那么,就可以寻找其他更合理、更有效的途径去满足这个需要,就像是在个人兴趣上取得精进,在某些方面提升自己,也能获得自我价值感。

 

如果我们的顺从,来源于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害怕承担后果,那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自己有能力独立生活,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05

个人见解

 

如果每一个人性中的自我存在都能被善意地欢迎、连接、抱持和看见……改变和转化就会发生。

 

我们可以选择多照几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到自己、理解自己;还可以做自己或者他人更多功能的镜子。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你只能做一个“好”的自我,不能有“坏”的自我:

 

你要分享,不能自私;

 

你要聪明,不能愚笨;

 

你要真实,不能虚伪

 

你要勇敢,不能胆小……

 

于是,我们常常会陷入了“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和我“实际上我体验到我是谁”之间的冲突和分裂。

 

我们常常想要变得更好,而没有想到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把完整的自我瓜分为对立的、“好”的自我,和“坏”的自我。

 

我们常常体验到这两个自我的冲突,这意味着我们已经陷入到自我的分裂之中。如果我们对这两部分的自我分裂和冲突没有觉察,我们就更加剧了自我的分裂,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冲突、疲惫、内在的消耗。

 

如果只是锁上其中一边的真相,认为其他都是“坏”的,而无法接纳对立面的部分,我们往往就陷入了分裂之中,失去了完整性。就好像是白天是好的,晚上是不好的,春天是好的,冬天是不好的,开心是好的,伤心是不好的…….

 

此刻,我邀请你一起,做一个绵长的深呼吸,专注地看着镜子中自己的眼睛,温柔而坚定地跟自己说:

 

你好,我看到了你的容颜,真实、自然,普通但是独特;我也看到了你的内在,有自卑的部分,同样我也看到你有自信的部分;

 

我看到了你的某些脆弱,我也看到了你的勇气;

 

我看到了你的某些不安,我也看到了你的平静;

 

我看到了你的某些担心,我也看到了你的放松;

 

我还看到你内在有其他的很多很多很多……

 

每一个部分,我都看到了……

 

亲爱的,我看到你了。

 

当我们能够把不同真相的每一个部分,像一面镜子一样回馈给自己的时候,我们整个人就会放松、淡定,一种平静的感觉在我们的身上出现。

 

如此,我们就可以发展出一种能力,有技能地和所谓坏”的自我去连接、沟通、互动,看到他来到的正向意图和动机。然后抱持「我想成为谁」的正向意图,和「我真正体验到我是谁」背后的正面动机;如果我不去排斥任何的一方,让这两者同时在一个空间里,和谐共处,从彼此那里得到贡献、互补和共鸣,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这样会对我们生活、关系,带来很大的更有能量的转变。


参考:《墨菲定律套装全4册》、知乎、鲸选学习等。

文:舒雅清正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