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之后,我终于懂得生命的意义

生与死,意味着一个人在这世上的开始与结束。在开始与结束之外的,是未知。因着这未知,便有了几分神秘、几分恐惧。

医疗行业的人们,往往比常人能见证更多的生死,因此也更容易被外界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揭开这层神秘的外衣,真实的工作又是什么样的呢?历经如此多的生死瞬间的他们,又如何看待生活生命?

见证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之后,我终于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讲述了美国一个急救员十年的救护生涯,急救员是处于医疗环节前端的一个职业,与国内的救援体制不同,美国的“紧急救援中心“是独立于医院之外的社会机构,主要承担处理突发事件的功能,这些突发事件大到与从死神手中抢救病人,小到处理醉倒在路边的酒鬼。

本书作者凯文·哈扎德,他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自己担任急救员十年间的种种经历,在各种生死面前逐步找寻到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既是凯文十年急救员生涯的纪实,也是能让读者去看见生命的一个独特视角。这些生命不单是被救护者,也包括救护者。

一.

神圣的职业背后是“人”


在一般人眼中,急救员这个词往往更多的会与呼啸的救护车、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急救场景等联系在一起。尤其在某些影视剧剧情和特效的加持下,这个职业被更多地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毕竟那是能从死神手中抢人的人呐。

但是本书就让我们看到,神圣的职业背后,更多的是普通,是急救员作为“人”的存在。

对于凯文来说,经历记者、送报员的职业身份后,急救员成了他仓促决定下的第三个职业。与大多数人一样,凯文的急救员职业生涯也经历了开始、新手期、熟练期、倦怠衰退期。这中间的迷茫、怀疑一样都不曾少过。

在急救技术学校学习8个月,并通过国家注册考试后,凯文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紧急医疗救援人员,他以为自己可以开始做一份很特别的工作。

还在学校时,凯文想象的紧急医疗工作是尽职尽责的医务人员围绕在将死的病人周围,就算是不停地徒劳做着心肺复苏,他们还是会告诉病人他不会死。

但是事实上,凯文没法去格兰迪急救中心(亚特兰大最大的急救中心),因为他们需要有经验的人。他也没能去消防队,因为它们一年只招聘一次。

最后凯文只能找到一家很小很破甚至很不正规的飞思美急救中心,在这里救护车是破破烂烂的,大多数时候用于接慢性病患者赴诊。第一份工作与预期相差太远,这也是我们很多普通人常会碰到的场景,急救员也不例外。当然,凯文没有在这里一直工作下去,几个月后,他便离开了这里,最终去了格兰迪急救中心。

纵观凯文十年的急救生涯,除了那些惊险、荒诞的急救场景,我们更多可以看到凯文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会因为独自面对病人不知如何处理而慌张颤抖,会因为想要迫切地融入同事而希望自己做出特别的成绩,会因为搭档的离开而产生动摇……需要处理和病人的关系小心被投诉,也需要处理同事以及各部门的关系……是的,职业之外,也仅仅是“人”而已。

也许,不少人对于医护人员总是有着超高的期望,把他们视作是“神”一般,希望病人经他们的手都能起死回生,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过度神化很容易使医患关系紧张。让我们真实地去看到一个医疗人员的工作及心路历程,看到他们作为“人”的所有坚强脆弱,是这本纪实很大的一个意义所在。

见证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之后,我终于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二.

完美的救援就是

无人死亡吗?


一个老太太被西兰花噎死了,在这次救援中,凯文和搭档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仍然无法阻止死亡。

一个患哮喘的女人突发心脏衰竭,她坐在沙发上,汗水湿透全身,眼睛快要爆出来,嘴巴张大着想要呼吸。她绝望地说:“别让我死”。电击、心肺复苏、药物,可是她还是死了。

“病人必须活下来,才算是完美救援吗?”


凯文和搭档们在历经多起病人死亡事件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但答案是否定的。完美救援不一定是病人被救活下来,挽救了生命也不能把一个普通救援升级为完美救援。但只要我们率先到达那里,在极端条件下,表现得比预期好而且迅速,其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认为自己能挽救每一个生命,这是何等地傲慢。如果强迫要求自己每一次都要让病人活下来,又会背上怎样的枷锁,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有时候我们需要敬畏生命的来去,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就问心无愧。剩下的唯有在心中祈祷:“今夜无人死亡。”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给伤员分类是一个残忍的决定过程,救援队会集中精力在可以救的伤员身上,而只能忽略那些不能被救治的伤员。只要是在我们发现时已经没有脉搏的人,我们就不再采取措施,继续寻找其他伤员。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还在抽搐的人,但他们瞳孔已经放大,呼吸已经停止,我们也不再采取措施。有时候,这些人会重新恢复呼吸,这会吓到我们,但并不吃惊,那我们就提升救援级别,他会被立刻送到医院。

这听起来有些残忍,但是真相是我们的确需要放下我们的傲慢,去敬畏生命,有时候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是求生还是求死,就如那些重新恢复呼吸的生命。

见证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之后,我终于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三.

你是生命的参与者

还是旁观者?

凯文回想起第一个在他面前死亡的病人,一个88岁的老人,在凯文的搭档随护士去寻找档案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死去了。凯文就这样静静看着,没有采取任何施救措施,因为护士刚刚说过这个病人有不予抢救嘱托。

这次死亡以及之后的其他无数次死亡,在某一刻让凯文的生命意义骤然呈现:要么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要么做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在凯文经历的病人中,他们有的是生命的积极参与者,比如在路途中生产的孕妇、被割草机削掉三个趾头的男人、被骨头噎住喉咙的狗……他们积极地希望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而有些则是生命的旁观者,比如用自杀恶作剧的老太太、裸露而自得其乐的女人……他们对待自己的生命就好像是别人的一样。

见证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之后,我终于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只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没有的人总是比拥有的人更清楚。当死亡真的来临,我们才会真正明白“生命最珍贵”吗?

诗人席勒曾说:“人生不过一瞬间的事。死也是一刹那的事。”生命将以何种方式终止,将于何时结束,都是未知数。在无常的生命中,去努力地活出自己,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生命中去,才不会枉费这一生吧。

文:萧潇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