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走出人格陷阱,找到真正的自己

专栏介绍:

这是一个专为爱书籍,爱电影的人开辟的专栏。不定期分享好作品,输出有趣的内容,在故事中阅尽职场和人生百态。期待与想活出力量的有缘人,观点碰撞,思想激荡,抱团成长。

本期推荐书籍《走出人格陷阱》作者:武志红


面对批评你会是什么反应呢?

樊登提到在电视台上班的时候,制片人跟他提制作节目上的意见,他就不断地保护自己,提出特别多的理由“我为什么这样做”,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最后那个制片人觉得他很奇怪,说,樊登,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怎么一点批评都听不了呢。如今回想起来,他觉得是自己太自卑了,所以总是想方设法保护自己。

有的人面对批评,被动接受,自尊心受挫,有的人面对批评,会咄咄逼人,非要争个胜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面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态度呢?——你的人格。人格决定了你的行为模式。

人行走于天地间,皮囊、出生背景是天生的,爸妈给的,但是人格是可以后天塑造的。


《走出人格陷阱》是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2020年的新作,武志红曾写出《巨婴国》、《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等一系列心理学畅销书,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本书通过“心灵成长的六大定律”“七个心灵预言”,揭示了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重塑一个健康、健全、独立的人格?

有钱,有权势,不一定能让你快乐,只有拥有坚韧的人格,才能在这个荆棘密布、竞争激烈的世界,收获快乐与幸福!

宿命,

就是你的内在行为模式

一个女孩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家暴的家庭里,父亲整日酗酒,动不动就对她的母亲拳脚相加,恶语相向。她渴望长大后逃离这样的家庭,但出人意料的是,她成年后找的丈夫,是和父亲一样的酗酒家暴男。

小男孩在学生时代遭受校园霸凌的时候,没有选择反抗,那成年后,他可能在社会,职场中是总是被欺负、被压榨的那个。

一位从小被爸妈贬低“脑子笨”“做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长大后他真的就成了父母口出没出息的人;

……

这些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我们常哀叹,为什么不幸的那个总是我?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没有好结果?为什么生活的悲剧都落在我的身上?不自觉地陷入到宿命论中,感觉冥冥之中好像有一张无形的手,把你拖进暗夜。

那只手不是命运,轮回也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你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我们有一句俗话“性格决定命运”,这里的性格,就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内在关系”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小的时候,你与父母或身边亲近人物的相处模式,一旦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关系模式”,它也就决定了此后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于自己的相处方式。

良好的“内在关系模式”有四大因素:爱、自由、稳定、平衡。然后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理想的父母”存在,所以我们的内在关系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1、要有爱


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受真正被爱。但生活中很多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要考试考满分,爸爸就会奖励你”“你要比别的小朋友聪明听话,妈妈才会爱你”,长此以往,孩子做事的驱动力就会由内部转向外部,他不再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做某件事,而是为了让爸妈开心,得到爸妈的夸奖,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发展为讨好型人格。

2、要有自由


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受,不要孩子做什么事就横加干涉,这么不行,那样不对。网络有句梗叫“你妈觉得你冷”孩子冷不冷不重要,重要的是妈妈觉得你冷;孩子明明不喜欢吃鸡蛋,却强行要他吃下;孩子喜欢画画,你非得让他学不喜欢的钢琴;孩子会在父母的意志之下,失去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到底什么是冷,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他没有了主见,长大后沦为典型的妈宝孩,什么都交给父母做决定。

3、关系平衡


“内在父母”“内在孩子”是关系的两极,如果一方太强势,另一方就会呈现弱势,都不利于内在关系的平衡。父母过于强势,孩子就会显得懦弱,没有担当。父母极尽宠爱孩子,满足孩子要求,孩子成了强势一方,只懂得索取,不懂付出,变得自私自利。国内外很多弑父/母案,恰恰是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一旦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怀恨在心,报复自己的父母,酿成悲剧。

4、关系稳定


如果小时候孩子长期和父母分分合合,内在关系极不稳定,孩子长大后也很难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他人。

如果要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内在关系”,无条件的爱、充分的自由、稳定、平衡的关系缺一不可。



我们一生都在

与他人玩认同与投射的游戏

“内在关系”对一个人的未来影响深远。武志红说,内在关系模式是我们与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你一生都在用“内在关系模式”与他人社交,他人也在用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与你社交。所以看起来是两个人在的相处,实际上是两个“内在关系模式”在玩着“认同”与“投射”的游戏。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有时候你以“内在父母”自居,有时候你又在扮演“内在小孩”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和改变。

“投射”即一个人怎样对他人,反映着他的内在关系模式;

“认同”即当某人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你的时候,你接受了;

在我们父母那个年代往上追溯,家里的婆婆地位很高,表现地很强势,对于儿媳妇经常是百般刁难,干粗重的活,又在物质上极尽克扣,在言语上指责媳妇这不好,那不好,儿媳妇再委屈也得忍气吞声。

在这段“内在关系模式”中,“内在父母”是强势的,儿媳妇是弱势的“内在小孩”。可有朝一日她升级成了婆婆,有了儿媳妇,她非但不会因为自己当年受的苦,体恤自己的儿媳妇,她反而也变成了恶婆婆,把过去婆婆加诸于她的手段变本加厉地对付起自己的儿媳妇。

这个时候,她是以“内在父母”自居,把“内在小孩”的角色投射在自己儿媳妇的身上。如果儿媳妇觉得婆婆这样对她是理所应当的,那就是认同了婆婆对他的投射。

一个男子拥有一对强势的父母,总是苛责他这不好,那不好,他默默承受着这些批评指责。这时候他的角色是一个弱势的“内在小孩”。他的内在关系模式就是,弱者就是应该被强者踩在脚下。可是如果他在生活中遇到一个处处不如他的朋友,却表现的很强势,奚落嘲讽起比他弱小的人。

这个时候他就是以强势的“内在父母”自居,把对方视为弱势的“内在小孩”。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了比他更弱小的人身上。如果朋友没有反驳,任由他奚落,那么朋友就是接受了他的投射。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无处不在:

你在吃着东西,你的闺蜜来一句“你这么胖了,还吃,小心没人要你”,你就立马停止进食;

老师对你提交的作文很不满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奚落你“连一篇作文都写不好,就你这样的脑子,还指望考大学”,你羞愧难当,变得更加不自信;

毕业就业时,爸妈让你去他们安排的国企上班,苦口婆心劝诫你“爸妈都是为了好,不会害你的”你为此放弃了你自己喜欢的职业;

……

更有甚者,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甚至利用“认同”与“投射”操控他人的心智,比如情感PUA术、邪教组织的洗脑术。

19年全国的北大法学院高材生女生包丽因男友PUA自杀事件震惊全国。男友以俩人交往时“她已不是处女”为由,让包丽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和愧疚,接着他步步为营,让包丽在身上纹“我是牟林翰的一条狗”以此证明她爱他,发展到最后,他让她去自杀,完成对他的赎罪,包丽认同了所有他给予的投射,乖乖地一一照做,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牟林翰从精神层面彻底扼杀了她的自由意志。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由意志,那跟死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要切忌,他人有给你“投射”的自由,我们也有选择认同或不认同“他的投射”的自由。这一点对于人格的独立至关重要。

中国式父母习惯于打压式教育,考了班级第三,让你反思没什么没有考第一;考90分批评你为什么还错10分,经常用“你太没用了”“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话贬低孩子,到后来孩子真的就可能变成“没出息”的孩子,因为孩子认同了父母的投射。如果父母怎么批评,孩子没放在心上,那就是投射的“不认同”。

 

时刻省察自己,

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有的人会说,我不再是个孩子了,我的“内在关系模式”已经形成,是不是一切已成定局,我将陷入被心理模式左右的轮回,重复相同的苦难。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是我们阅读《走出人格陷阱》这本书的意义。你完全有机会通过改变你的认知,重塑你的人格。当然过程并不容易。

《走出人格陷阱》这本书中强调:当你已成年,就不要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怪罪是一种逃避,那你要在你的内心寻找答案。

我们需要先来理解我们的心理行为模式。

A(affair事件)—B(belief信念)—C(consequence结果)

看起来是A(事件)直接导致了结果C,但其实B(信念)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逃脱命运轮回,逃脱被心理模式左右的关键是你要放下改造他人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把重点聚焦在你自己的B(信念)上。

今天3月,成都一女子和朋友在一家火锅店吃饭,邻座一男子当众抽烟,女子好言相劝,男子瞬间暴怒:我抽烟关你什么事,甚至对相劝之人恶语相向:你不抽烟别人就不能抽烟,你不抽烟就不是男人。最后当众泼了那女孩一脸的水,引得警方介入。

明明是一件小事,为什么最后演变成一条社会新闻。让A“当众抽烟被劝诫”这件事导向了C“两位当事人的恶性冲突”的结果,因为男子的信念出了问题。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判断,他的B(信念)不觉得当众抽烟有什么不对,很多人也这么做,甚至是一种很man的行为。而被一女子当众劝阻,在他看来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所以才大动肝火,引发冲突。

2018上海迪士尼一女子被8岁男孩碰到敏感部位,她教训了一句,就被男孩妈妈和同行女子一路追着女子骂:,摸你屁股怎么了,你没被摸过屁股啊。她们一伙还动手打人,把女孩推到地上。显然这位妈妈的B信念是:被孩子摸下怎么了?我的孩子凭什么被你教育?。

以上都是负面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B(信念)出了问题。B根植于你的内在关系模式,可以推断饭店抽烟男子,迪士尼的那位妈妈遇到同类的事情,会是同样的条件反射,他们的处理方式是他们潜意识中信念的外化。如果要改变结果,就必须从改变B(信念)开始。

如果火锅店那名抽烟男子,能换一个角度思考,改变他的B信念,意识到自己影响了别人,当众抽烟不文明,掐灭烟这件事就过去了,甚至以后也警醒自己不要在公众场合抽烟,那他就让自己比从前有了更文明的举止。如果那位母亲意识到孩子行为的不妥,跟女子说声对不起,并适时地给她的儿子进行性教育的引导,那事件便导向了更好地结果。

佛家说:自我关照,就是要觉察你当下的那个想法。当你处在某个暴躁的、低落的情绪中时,试着去省察我为什么暴躁?为什么焦虑?追本溯源找到那个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潜意识中的B信念,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把负面的向正面的引导,不做情绪的奴隶,寻求更积极,更有价值的人生。



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生命的根本动力就是成为自己。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这些生命体验必须是我们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自我选择,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考哪个专业父母说了算;跟什么人结婚父母说了算;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交给师长来安排……他已经习惯了别人为他做决定。当有一天需要他独自面对一切的时候,他变得彷徨无着,没有决断力,没有担当,拼命得想要抓住任何一个能帮他出主意,帮他做决定的人,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生活中很多单身男女因为家里催婚,找了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或者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人,和父母中意的相亲对象结婚,到最后婚姻生活不如意了,他们就会抱怨说,当初都是在家人的压力下做出的选择,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个巨婴躺赢或者躺尸似乎容易地多,但这样被动接受的人生,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没有主动参与的人生,将无法产生愉悦和价值感。

习惯被动接受的人,本质上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主动选择,意味着你把结果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不管结果好坏,你都要自己去面对,去承担可能的后果。做自己其实很难,意味着你要和你价值观不相符的观念抗争,和你父母的权威抗争,和世俗的偏见抗争,放弃更容易的选项,承受生命之重。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读者都想成为三毛,但终究世界上三毛只有一个,自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当你主动选择时,你发现没有人能主宰你的人生,父母、朋友、领导,上帝 都不能,因为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无声告白》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本书的主题。“成为自己”是我们要用一生去完成的课题,“摆脱他人的期待”不妨从行使你“投射不认同”的自由开始。

文:职业规划师Vin  (生涯咨询师,中高管教练,专注分享职业咨询案例,提升你的职场竞争力。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职业规划师Vin)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