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他人

  “某人不杀人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这人因为严格服从他所信奉的神的要求而不杀人,另一种是这人因为他感受到了被杀者的痛苦而不愿去杀人,看似同样的行为后面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因。”这段话出自当代以色列学者、历史学教授尤瓦尔赫拉利所撰写的《今日简史》。

      

行为表达了人的内心动机,而动机与行为之间却有着更复杂的关系。


赫拉利的这段话中,前一个不杀人的动机是基于恐惧,恐惧着自己心中那个权威的神,或者说那个神可能对不服从要求的人的惩罚,于是行为上的服从就可以使得人远离恐惧的感受。


精神动力学上称这叫做防御机制,确切地说,这种机制被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来克曼在其所著《心灵的面具》中称作——向攻击者认同,即自己被其他的更强大的个体或群体攻击后却认为这种攻击是正确的,并将这种“正确”的攻击行为施加到另外的比自己更弱小的个体或群体身上,以此来逃避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后一种不杀人的动机与逃避刚好相反,这种动机的人直视痛苦,他们拥有更多更深的同理心,心理学上称作“共情”的能力。他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来自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所以当他们有着尊重与理解的表达时,源于他们对于感受的思考功能,而前一种基于对神的恐惧而不杀人的人则缺乏这种思考功能。

     

前一种动机的人的行为是危险的,不稳定的和非独立思考的,如果神要求他们杀人时,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


后一种动机的人的行为是安全的、可控的和独立思考的,在压力下面他们依然不丧失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们也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而前一种人并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在他们的幻想中,他们的神——将为他们承担一切,他们的存在唯在遵从神的旨意。


      

动力学上把这两种不同的人称为未分化分化良好的个体。


“分化”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上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本文所言的分化,指的是一个人到底是跟母体共生在一起的(心理层面上的),或是已经离开了母体而成为了独立的个体。


这来自于心理学家马格丽特玛勒的观点,她认为婴儿出生后虽然身体上的脐带被剪断了,但心理上的脐带还存在于他(或她)跟母亲之间。


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便是心灵的发育,直到那条精神上的脐带被剪断的时候,标志着与母体的分离(当然这个分离是不轻松且困难和痛苦的),也即成为独立的个体,马勒用了一个概念来描述——人格的个体化。

      

当个体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之后,我们才能称之为成熟,或成年。


当然,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未“成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哀,因为他们更害怕、更恐惧、更脆弱。


安全感的严重不足促使他们不得不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一个强有力的依赖(因为他们不敢依赖自己),被依赖者往往就成为了他们心中那个神。


他们通常以一种绝对服从的方式才可以与依赖者建立相对持续的关系(当然某些时候也会表现为疯狂对抗),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体验到婴儿或儿童的体验,无法享受成年人的精神世界的乐趣。


他们还处于与母体的共生状态中,所以,他们没有独立意志,同样的,他们还无法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


      

后一种动机的人是分化良好的人,他们可以独立思考和判断,并可以为自己做选择,当然这都取决于他们已经成为了独立的个体,完成了与母体的分离。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与母体是两个各自不同的存在,并由此理解自我与他人的相异,因为他们的安全感也已经完成了由依赖母体到依赖自己的转变,即安全感建立在信任自我的基础上,所以他们不再害怕自我与他人的差异,且能容纳和理解这些差异。正是对差异和不同的容纳与理解才可能让人走进亲密,它们是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

      

跟身体的发育一样,每个人的心灵也都有着对成长的需要和对成年的渴望,但养育环境可能将这一发展导向迥然不同的方向上去(本文暂不赘述环境部分)。无论如何,人格的个体化发展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但答卷可能会有的优良、有的一般、有的不及格。


      

关于个体化的进程,最后引用尤瓦尔赫拉利的另一作品《人类简史》中的一段:“当别人说你不好的时候,它可能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的认为,并不代表你就真的不好了;反之亦然。”


亲爱的读者,从这段话中你能从感受上而非理智上将你和他人区分开吗?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马晓波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