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休息室 | 我的心情我做主

有天,在壹心理的“问答”中,看到以下问题:

为什么别人的一句话就会引发我的情绪,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这种感觉横亘在心中非常的不舒服,这个时候,做不了其他事情,又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缓解这种不舒服,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状态。

这位题主所问的问题,其实我们经常会碰到——经常被老板说,被老师说,被家长说,被朋友说。我们的情绪随之波动,或开心,或气愤,或恶心。

我们要怎样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呢?这要从为什么我们会丧失控制自己心情的权利开始。

01 

自己的心情,要靠他人支配,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但我们又总是陷入“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地,这是为什么呢?

小时候,我们要靠父母供养,所以我们本能上会按照父母说的做,不敢随意拒绝,不敢任意表现我们的情绪。

  • 当我们长大后,假如我们依然不懂说“不”,不会拒绝,那我们就是把权利拱手让人。

       

例如,老板交代的事情,明明在限期里无法完成,我们不说,老板就认为这是可以完成的任务。老板名言——这就是5分钟的事情,我给你1小时,把报告交给我!然后就有一堆5分钟的事情,把我们“逼”到喘不过气,终日加班也只能换来一个“工作效率不高”的评价。

  • 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情绪边界,不懂表达,我们的生活就这样被逐步侵占。

       

太多的婆媳关系,都是彼此间未曾表达各自的情绪边界。两代人的生活方式肯定不同,自己爸妈可以表述的话题,自己子女可以沟通的问题,到了婆婆、媳妇这里,就成了“禁忌”,彼此沉默。最终,婆媳问题就“默契”地成了个世纪大难题。

02

车库里,真的有呆在车里,不想回家的人。他们只是呆坐着,他们试图逃避,哪怕是一小会也好。因为,他们知道,家门打开之后,他们需要面对种种问题,都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而这些也是从他们权利的丧失开始的。

  • 当我们地情绪全由别人掌控,我们就会认为受害者总是自己。

       

渐渐丧失的自主权,让我们会过度依赖他人。在人生一帆风顺时,我们不会觉察到问题的存在。但当境况发生变化时,我们只会不自觉地把问题都规则到他人,而忘却了自己在当中的角色。

  • 当自我价值由别人决定,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愿景。

        

我们把情绪的控制权交给别人,我们就不再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价值都需要通过别人来评定。生活目标也将由他人决定,没有办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我们不去面对真正的问题,对批评特别敏感。

       

我们放弃了控制权,任何问题都不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没办法解决。但我们又会超级在意别人的只言片语,害怕被他人批评。

03

丢失的自我,要靠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人生,何其悲哀!我们要怎样收复自己的权利呢?

  • 日常生活中,尽量说让自己有选择权的话,例如“我选择……”。

做任何事,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我们可以有哪几种选择?例如,是出门买咖啡呢?还是在家自己做咖啡?自己在家做咖啡,要早起;出门买咖啡,味道没有家里的好?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早起,是为了有一杯满意的咖啡;或者是为了多睡一会,就路上买杯咖啡,也可以接受。但假如是因为晚上加班,导致没办法早起,被迫上班途中买咖啡,心情上就是会有一点不适。

  • 建立和别人交往的情感底线。

       

当他人的做事方法,触犯到我们的底线,一定要明确表示。这就像路上有人遛狗,绳子放了好长。此时你经过,如果你害怕,你一定要告诉对方你害怕,让对方把绳子收回去。不然,你是没办法前行的。

  • 对批评进行客观地分析,不要急着下结论。

       

有时,明明做好事帮朋友或者同学带了东西,你去催款,还有可能被对方说——这么小气,这点钱也催?

       

所以,别人的任何评价,都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说?这个原因是真的么?我需要改变么?

       

参考上面的例子,为什么说我小气?——因为催还钱。

       

催还钱就是小气么?——当然不是,这个是自己的权利。

       

下次再叫我带东西,我是不带呢?还是不催钱?——以后带之前就说清楚,要催钱,就不带了!

       

我的心情我做主,自己的人生自己过。


关于如何收回自己的心情控制权,推荐学习鲸选·学习会员的以下计划:


「脆弱休息室」

部分目录:

  • 你的脆弱需要让人知道!

  • 习惯性顺从和委屈自己,该如何改变?

  • 我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改变不了。

  • 成熟,是学会接受世界的不完美——心事博物馆。

什么是“鲸选”?


  • 壹心理app出品「鲸选」学习产品

  • 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

  • 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

  • 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文:LK乐天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