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咨询客户反馈:她给我的七封信

和乐知对话是一件智识得到充分享受的事。她既是那些关于“自我”的问题的客体,同时也是“自我”的分析者。善于从小切口问题看到更大格局的她,有更重要的事情想说,比如她的过去和现在。

很少你能感受她的情感波澜,即使有宣泄也没做过多停留,她接下来的言语,仍微妙地控制在理性和既定的逻辑框架内。

选择独自离开家乡是乐知自己的决定,这个决定没有和家人、朋友商量。实际上,她的父母希望她留在老家做这份人人都羡慕的高校工作,然后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乐知想南下的想法非常坚定,最终在2020年下定决心裸辞、网上租好房子后,拖着一个大行李箱告别她生活29年的地方。事实证明,她的这次决策为个人目标与真实内心的契合加速了步调。

每次咨询结束,她的反思和回顾都会以一封信的方式写下,收信的时间恰好是我入睡前,她说遇到我是她此生幸运的事,而我,何尝不也是呢?

在公开这7封信前,我询问了乐知的意愿,因为信的内容没做任何修改,几乎都是她真实的感悟。


乐知说,如果是以前的我,剖开自己的内心,一定是拒绝的,但现在的我真的不一样了,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端正看待世界的眼光,所以回头再看这些文字,她见证了我的成长,表达了那刻真实的心境,我也希望通过分享帮助到更多朋友。

 

感谢乐知!

第一封:写给墓志铭

 

魏老师:您好!

因为咨询中部分问题回答过于模糊或者欠缺思考,为了更好的展现真实的内在,特给您来信,将部分问题补充说明如下:

关于“墓志铭”

感谢您的这个提问,因为如何与这个世界妥善的告别,并且日复一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终将离开,是我们一生都应该追寻的问题。您提到的墓志铭,我当时立刻给出的回答是“认真的活过,快乐的一生”。

因为有两件最为关键的事情我特别在意,一个是思考,一个是快乐。


这两天我认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墓志铭能够足以篆刻在墓碑之上作为一生之后幽默的总结。那些严肃的句子实在没有乐趣,我希望是一句俏皮话。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会一直找寻的。

关于性格

首先必须感谢您关于我性格面的引导,实际上这个过程实在太美好了!

我想起很多我忘记了的,我曾经拥有的特质。

 

我以前常常在走路的途中这样做,生机勃勃地看着周围的人群,他们有的平静,有的急躁,更多的是麻木和淡然。但是这种对视和打量消失一阵子了,这两天又重新找回,这种感觉很不错。

 

同时在做一些题目的时候,比如“你渴望一次冒险吗?”“你的人生渴望挑战吗?”等,我被触动到,想起来我特别喜欢标榜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并不是奇装异服和行为怪异的与众不同,而是特立独行的不同。这种的记忆和冲劲也被唤醒了。

 

通过测评和细致的分析,我发现其实我非常在意朋友们的评价与肯定,同时也是聚会上最活泼最幽默那一个。有时候不想聚会的原因甚至是因为那实在太快乐了,我不想过度沉迷其中。我害怕社交浪费过多的时间,实际上我的时间也没有花在有意义的地方啊。

 

我认为自己独处中与自己达成和解和和谐是一种高级的修养方式,事实上,与朋友们互动和创造快乐,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高级。我终于明白了这个事实。

 

有时候,也存在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我害怕过于活泼和言多必失。这是过于谨慎乃至于迂腐的观念了。因为上小学的时候我过度活泼和表达欲过于强烈,总是被家长和老师教导要谨言慎行。

其实现代社会显然是一个需要交流需要表达鼓励交流鼓励表达的世界,而且我天性如此。


我更想起高中主持比赛的时候,我母亲在台下看我的表现,担心我出错,实际上我留恋那个舞台,想多说几句。我也喜欢展示和演说,但是在表达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饰这一点,这是性格的另一面了。

认识自己确实比较复杂也真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这次咨询和复盘,我进一步开始正视自己的性格,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感谢您的专业和时间,感谢您的倾听和鼓励!

 

谢谢!


第二封:写给成长

魏老师:您好!

针对咨询中探讨的价值观,如何才能拥有更多的自我成长,并且能够做到推动成就感建立及发挥专长,从而实现达成自我愿景?我的思考如下:

(一)  为什么要自我成长?

在价值观分析中,目前的状态下,需要调整的方向为自我成长,发挥专长和成就感这三个方向。这三个观念其实是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其基本出发点和目标就是自我成长,形成闭环:即通过自我成长从而使自身专长得以发挥,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的满足,最终又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所以将自我成长作为主要支点和出发点。

(二)  什么样的事情对我而言叫自我成长呢?

思考及总结如下:


1. 内心获得满足感。


2. 技能的切实提升。


3. 具有明确的结果。


4. 工作及生活方向明确,理顺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来源。

(三)  接下来我如何做?

两种方案以及完成路径、所可能取得的效果已发至您的邮箱,请查收。

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还是过于谨慎和胆小了,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今年最大的收获在于:无论目标多么的高远,只要是清晰的目标,分解下来,总能实现。

谢谢您!

 

第三封:写给接纳

魏老师:

感谢您的耐心陪伴!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已经过半,我觉得收获很大。今天想和您分享一下这次的收获,因为对您的指导和陪伴充满感谢!

课程进行到现在,有两个特别明显并且深刻的感受:

认知自己就是慢慢打开接纳自己的一切。

探索世界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种,就像职业选择并不只有一个而已。

其实成长一直伴随着慢慢接纳自己的过程,包括对自己生理性的接纳,比如多高多胖长相如何等,接下来是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接纳,包括我有什么样的父亲母亲,家庭收入如何,社会阶层是怎么样的,我的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如何统一等等。但是每次总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接纳自己的内心和思想。

思想虽然是无时无刻地进行的,但是我们如何思考?思维定式是什么?总是喜欢解决什么问题?害怕逃避什么?那些感情和反应被我们忘记了,面对这些问题我总是欠缺勇气或者仅仅是忽略掉了。

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那些欠缺的功课,都在此时补上了。我要面对性格和内心的多样性,丰富或者贫瘠,面对自己真实的快乐源泉,面对自己的软弱和乏味。

接纳原本的自己,不是非要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是成为真实的自己,也许这样才最快乐。我不认为一定有最好的自己这种模式的存在,最好的一定是充满弹性,不断进步的人生。

在咨询中,您不断鼓励我打开一点,再打开一点,您说,多出去走走!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可能封闭得太久了,总是忘了原来阳光下的自己多么的快乐!

随着向内的探索推进,我还明白一件事情,我发现适合个人的道路其实不是只有一条,合适的职业也不是只有一个。也许是一个方向,一个宽泛的目标,但是伴随着清晰的自我认知和不断大胆地开放的审视,这样才能路越走越宽吧!

功不唐捐,每一个变化都是好的变化,随时也准备着新的挑战,即使到了70岁,也会有新的目标和想要达成的愿望。

最近我母亲常和我聊天,说唯一担心的就是我的心理压力会太大,自己总是给自己很大压力。其实这些我现在都能很好地理解了,因为越来越明白力量真的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还有我很相信一切会变好的执着。

感谢您的指导和陪伴,再次感谢!

第四封:写给明天

魏老师:您好!

探索人生的可能性:未来的三年,我想要什么?未来可见的触手可及的三年,我要达成什么目标?由这些小目标又塑造出了什么样的我?是我期待的样子吗?

我将这个问题想得似乎太过于严重了,其实一份规划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魔力,但是做规划的这个过程,才是我们鼓起勇气,勇敢面对自己的时候。

我用了两周的时间,不断去体会和反思,我究竟要要什么,什么事情是真的我需要花时间去做的。为此我列出了几件事情,并一一标注出预计完成的日期(精确到月份)已发送至您的邮箱,请查收。

 

至此,如何达成这些目标我已经觉得没那么重要,到目前为止的咨询,给了我打开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也给我了面对自己的机会。确实,变化是大的,从内在开始充满活力和信心,我相信很多事情会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好的完成。

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接触可能性。加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谢谢您,今年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第五封:写给行动


魏老师:您好!

 

给您汇报一下近况,有个好消息,目前其实所有面试的都中了,但上午接到电话,我考上心仪大学的专职研究员了,这个消息着实让我异常兴奋。

岗位本来招考博士的,我是硕士进的,可能是助理研究员。前期笔试考的是统计学知识,幸好这么多年我也一直没丢。后面面试了两次,都问的专业知识。其实还是忐忑的,我面试时专门打印了一本自我介绍的册子,也写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思考和热爱。可能打动老师了。

以后就有机会继续做研究或者跟着老师继续深造读博了,老师也说,到时候32岁开始读也不晚。只要踏实专研一个领域,10年就能出来。

我近期终于能安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我的未来。是的,现在的我自信多了:原来打开自己,就能拥抱世界。

第六封:写给当下

 

魏老师:您好!

抱歉这么晚才给您写信。因为进入新的工作环境,立刻开始高强度的工作,每天把学习和进步作为工作主要内容,闲暇之余反而丧失了思考的动力和能力。同时,每天沉浸在工作和学习中,对于前路的思考也变少了。请您原谅!

目前对于自我的探索已经很明显进入到第二阶段,从最开始的迷茫,不自信,到后面的自信,现在更为沉稳和从容,思索也更为深入了。和您汇报一下:

一、工作情况


我已正式入职。目前岗位为专职研究员,在4位教授的带领下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报告撰写等工作。

二、目前职业的感受

1. 学习型工作


工作完全是科研式的,每天脑力劳动强度很大,我又很喜欢很快把手头事情做完。每天工作时间应该是超过12小时。回到房子里只有力气去洗澡,所有的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就缩小了,没有进一步反思的心力了。而且自己的学习和计划总也完不成了。

2. 读博


项目组的负责人是个治学非常严谨的教授,工作两周后和我谈话,说可以读她的博士,让我自己想清楚。


我也正在斟酌中,博士毕业后就业也是一个新的可能,需要新的规划和选择。不过立身不求无患,应该积极面对挑战。但是还是在观察。

3. 一切似乎刚刚好又缺了点什么


去之前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工作,觉得自己非常喜欢。工作后内容也不反感,确实也在进步和学习中。


目前碰见的组内教授都非常好,勤于思考,和蔼可亲。一切刚刚好,但是又缺了点什么。总是害怕缺少一技之长,缺少与社会链接和交流的路径,同时丧失了之前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与时间。

 

第七封:写给自己

魏老师:您好!

谢谢您耐心的陪伴!咨询已经快到了尾声。回首过去的一年,很感激您的陪伴和支持。这是我的做得最对的一次选择。

通过之前的咨询,我逐渐发现了不曾注意到的,闪光的,我以为已经丢掉的自己。步履虽然颠倒,匆忙。但是我也走到了我曾经想不到的地方。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反反复复地问自己, 冷静了几天,我列出了如下的问题:

1. 我如何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 如何保持成长?


3. 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学习和成长?


4. 关于利用我的社交,如何打开思路,去社交和链接社会?

但是这两天,临近咨询,我倒是平静下来了。也慢慢开始重拾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同时,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一切虽然忙碌,但是也慢慢开始掌控。和老师和同事的社交距离被重新梳理,重新处在正确和舒服的道路上来了。慢慢我又平静下来了。

明天,我就想和您谈一谈,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在工作外链接更为广阔的世界。这是我的想问的事情。除此之外,我还要坚持我的计划,过好我的生活。

功不唐捐。

Vin:你的激情体现在哪些方面?

乐知:当我要写一篇论文,思考一件事情或做一个项目研究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干劲。几天都能沉浸在我的计划里,很兴奋。

 

Vin:你的过往经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乐知:作为一个工科本科生,去跨考文科研究生。同时具备工程思维和工程训练经验,又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新闻传播理论方法,我觉得是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对于理科和文科的世界都有洞察,实际上这也是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我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我既能用工程思维考虑问题,也可以及时进行人文思考和关怀。我觉得这一点尤其与众不同。

Vin :谈谈几本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书?

乐知

1.《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告诫我们,随着媒介信息社会的发展,集权式的社会制度其实会不存在的,我们会越来越缺乏思考力,缺乏关注力和感知力,慢慢走向娱乐至死的年代。他的预言在现在基本完全成真了。

 

2.《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成功论断了21世纪以来的国际政治变化与趋势,他睿智的洞见,人类最终冲突的根源来自于文明的对立与割裂,来自于文化本身的矛盾与对抗。几千年来,人类其实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3.《宽容》历史学家房龙从基督教的诞生与发展讲起,由一系列打着宽容旗号的不宽容行为描述人类发展历史的宏大永恒主题。虽然宽容很难得到,但是人类仍然孜孜以求。

 

Vin:讲讲书里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乐知:“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文:职业规划师Vin (生涯咨询师,中高管教练,专注分享职业咨询案例,提升你的职场竞争力。欢迎关注我的壹心理号@职业规划师Vin)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