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得来”才是你被爱的关键,优秀不是

很多人认为,只有自己变得优秀,才会有人爱,所以,他们努力上进,让自己变得优秀,等自己有钱,有房,有车时再去谈恋爱。

这样的想法没有错,毕竟爱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把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作为自己被爱的唯一因素,就会出现问题了,因为优秀不是被爱的关键,“聊得来”才是。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说,为什么“聊得来”在恋爱时最重要。


心理学:“聊得来”才是你被爱的关键,优秀不是

01

“优秀”是有条件的爱,

“聊得来”则不是


心理咨询师丛非从老师说:优秀可以吸引到一个人,但不能让你和对方相处好。短暂相处靠优秀,长期相处靠感觉。”


这里的感觉,就来自于有的聊,聊得开心,有共同的兴趣点。


就像有些人去相亲,明明双方外在的条件很般配,但就是没有“感觉”,聊不到一起,自然无法成为恋人。


其实,这在告诉我们,“优秀”是有条件的喜欢或爱——你变得优秀,我才喜欢你,想靠近你;“聊得来”则不是,它注重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和兴趣、爱好有关。


可见,“聊得来”,才是两个人的幸福感和相处下去的基本前提。


心理学:“聊得来”才是你被爱的关键,优秀不是

02

“聊得来”,

能给双方带来亲密感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提出爱情三元理论。


他认为,爱情应该有三个核心成分,即亲密、激情和承诺,而亲密是最重要的,因为激情会随着相处时间的拉长,慢慢退去;承诺也很难靠得住,因为两个人随时都有权利走出这段关系,剩下的就是亲密了。


那么,什么是亲密呢?


亲密,就是我们可以和另一个人分享。


最亲密的人,彼此的分享程度就最高。


而“聊得来”就表明两个人的分享度高,所以,它能给双方带来亲密感。


一段关系如果只有安全感和温暖,并不会带来亲密感,“聊得来”是可以的,它是恋情中非常底层的部分。


如果日常部分两个人缺乏交集,会让彼此感觉到在恋情中空洞和孤独。


所以,荣格说:“孤独并不是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心中最要紧的感受。”


心理学:“聊得来”才是你被爱的关键,优秀不是

03

“聊得来”,

可以让双方活得真实


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认为,真爱,只能发生在两个真实的人的互动之间。


而那些“聊得来”的伴侣,就说明他们愿意分享彼此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进而活出真实的自己。


这里,我们还要知道,“聊得来”,不仅仅聊一些兴趣和爱好,还可以聊彼此的不堪和软弱,尤其是后者,是决定这段关系是否亲密的关键。


想想看,如果我们和伴侣聊到了自己的私密,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应该是那种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感受吧,而我们就会体验到那种无可替代的亲密感。


可见,“聊得来”可以让我们真实地活着。


心理学:“聊得来”才是你被爱的关键,优秀不是

04

“聊得来”,

需要避免基本错误归因


前面说了,优秀不是被爱的关键,“聊得来”才是,但做到“聊得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的视角和情境意识不同,以及文化差异,都会出现归因错误。


也就是说,两个人没得聊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不能解释对方的行为,即他们的归因理论出现了问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认为,我们在试图解释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时,需要一致性(个体在这种情境下出现类似行为的一致性如何)、区别性(个体的这种行为是否具有对应于该特定情境)和共同反应(其他人在这种情境下出现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如何)这三种要素,它们影响着我们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于内因还是外因。


心理学:“聊得来”才是你被爱的关键,优秀不是

比如,妻子和朋友们都批评丈夫(共同反应),但妻子没有受到朋友们批评,这时就可以做出外部归因(是丈夫有些问题);但如果只有妻子一个人批评丈夫,同时她又喜欢批评其他许多人,这时就可以做出内部归因(妻子有些问题)。


可见,当自己和他人没有共同语言时,要考虑是外部原因(对方的问题)还是内部原因(自己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


其实,亲密关系中的争吵,多数都是因为两个人的想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解释对方的语言和行为不一样。


如果两个人“聊得来”,就很可能说明他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有着同样的方式,而这就是以后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能否幸福生活的关键——共同语言。


写在最后


“聊得来”,说明婚恋中的两个人愿意分享,愿意分享会带来愿意倾听,而这个互动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回应”。


回应,就是看见,就爱。


任何得到喜欢或爱的方式,如果最后不能走到“聊得来”,最终都不能克服内心深处的孤独,也就无法收获亲密。


优秀,只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桥梁,但它未必把我们送往亲密的彼岸,但“聊得来”能够做到。


心理学:“聊得来”才是你被爱的关键,优秀不是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